一季度业绩飙升难掩影院后市经营压力挑战

一季度业绩飙升难掩影院后市经营压力挑战"/

一季度业绩暴增,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好消息,但这也可能反映出一些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影院经营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潜在的压力:
1. "基数效应":如果去年同期业绩不佳,那么今年一季度业绩的暴增可能是由于基数效应,而非真正的业绩增长。
2. "市场复苏":疫情后,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宽,市场开始复苏,消费者对电影的需求增加,导致一季度业绩暴增。
3. "票价上涨":影院为了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可能会提高票价,这也会导致一季度业绩的短期增长。
然而,以下是一些影院经营可能面临的压力:
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复苏,越来越多的影院和在线平台加入竞争,可能导致票价下降,利润空间缩小。
2. "成本上升":影院运营成本包括租金、设备维护、人力成本等,随着市场复苏,这些成本可能会上升。
3. "内容竞争":优质电影内容的竞争激烈,影院需要不断推出新片吸引观众,否则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
4. "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可能会对影院经营产生影响,如限价政策、限排政策等。
5. "疫情反复":疫情反复可能导致影院再次关闭,影响经营。
总之,虽然一季度业绩暴增,但影院经营仍面临诸多压力。影院需要关注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相关内容:





近日,一众以影院投资、经营管理、电影放映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从呈现的数据来看,得益于今年春节档的超强市场表现,特别是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强势带动下,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迎来爆发。

例如,横店影视(603103.SH)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9.15%至11.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0.35%至3.25亿元;幸福蓝海(300528.SZ)同期营收同比增长40.4%至3.3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暴增2817.87%至6844.04万元;金逸影视(002905.SZ)同期营收同比增长37.28%至5.0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1879.78%至9834.15万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2月份过后,国内电影市场的行情便一落千丈。灯塔专业版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的市场大盘票房收入分别为63.7亿元、160.92亿元、19.25亿元、11.98亿元。

“自春节档结束后,市场上一直没有质量过硬的商业大片,已经出现热度断档。特别是清明档和‘五一档’都创下近十年来最差票房观影人次与上座率,目前市场低迷程度已非常严重,下游的电影放映环节体会十分明显。”一位影院管理公司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果即将到来的暑期档不能扭转这一颓势,那么第二乃至第三季度的业绩将不容乐观。”















好日子与苦日子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公司的财报中,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都不算突出。
影院、院线市场份额第一的万达电影(002739.SZ)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33%至47.09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65.72%至8.16亿元。
不过,上述增长并非完全来自影院和院线,万达电影在今年春节档出品发行的《唐探1900》和《熊出没:重启未来》也分别取得了36.03亿元和8.15亿元的票房收入。此外,据万达电影介绍,其国内直营影院实现票房34.2亿元,同比增长44.9%,观影人次6397.9万,同比增长32.7%。
万达电影方面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亮眼,全国大盘票房243.9亿元,同比增长49.1%,观影人次5.2亿,同比增长 43%。在《哪吒2》《唐探1900》等头部影片的带动下,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再创历史新高,优质内容激发了观众观影热情,为电影行业的持续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横店影视方面表示,公司院线实现票房收入9.97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增长50.76%,累计观影人次2527.87万,同比增长47.16%,院线票房市占率4.53%;其中,直营影院实现票房收入8.86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增长55.17%,观影人次2257.99万,同比增长50.48%,票房市占率4.02%。
“有《哪吒2》带来的这波票房红利,其实让不少影院、影管、影投都能获得很大的喘息机会,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档前后,市场都非常低迷,这一笔收入够公司支撑一段时间,静待市场转好。”上述人士说。
灯塔专业版显示,今年3月和4月的月度大盘票房收入分别同比减少了31%和46.5%,票房甚至不及2014年同期的水平,下滑幅度则仅强于新冠疫情期间这一特殊时间段。
在市场趋势尚未明朗之下,上游的影院投资方也放缓了影院建设的步伐。据拓普数据方面统计,今年1月,国内新开业影院数量一度高达329家,新开业影厅数量高达2419个,分别同比增长229.4%与240.7%。但到了2月份,新开业影院数量骤降至17家,新开业影厅数量也锐减至91个,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93.3%与94.2%。3月份的两项数据保持稳定,分别新建为20家影院和81个影厅,但拓普数据表示,这一水平仍然低迷。
“一般来说,春节前因为大家对春节档有着非常高的预期,所以会有一些影院集中开业,节后则会进入一段时间的低迷期。直到5月份,因为‘五一档’和暑期档,会有好转。”上述人士同时表示,“但今年的行情目前还很难判断是否会在暑期档出现好转,因为现在定档暑期档的大片还不多,有多少观众能够回流影院、又能拉新多少观众都有很大不确定性。”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相关上市公司的营收增幅均远远小于净利润的增幅,这也意味着,虽然遇到了“最强春节档”的红利,但相关公司也在采取降本增效的方式。“目前主要是在一些费用开支上有所缩减,比如宣传,还有就是产地租金也在寻求固定租金之外的方式,比如与商场采取票房分账的方式。”上述人士说。

IMAX吃到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电影终端放映市场,特效厅的贡献占比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据拓普数据统计,今年1—3月,特效厅产出票房分别为13.95亿元、42.23亿元、4.71亿元,占总票房的比例分别为24.41%、28.98%、26.88%。作为对比,记者统计了2023年和2024年的年度数据,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其中,2023年特效厅产出票房111.36亿元,占比20.28%;2024年全年特效厅产出票房85.3亿元,占比20%;2024年第一季度产出31.2亿元,占比18.85%。
对于特效厅票房产出的大幅提升,拓普数据表示,主要归功于《哪吒2》的带动。在今年第一季度,《哪吒2》对特效厅的票房贡献超过八成。
“特效厅在视听上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明显强于普通的2D厅。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春节档上映的《哪吒2》《封神第二部》《蛟龙行动》等都是非常强调视听特效的大片。加上春节档是票房产出集中爆发的黄金档期,因此今年第一季度特效厅票房占比提升也在意料之内。”上述人士说。
而且,许多观众为追求更极致的体验,对IMAX GT影厅放映的《哪吒2》异常热情。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有IMAX GT巨幕的影院仅有8家。其中直到今年4月中旬,位于北京的中国电影博物馆的IMAX GT影厅的《哪吒2》都一票难求,即使是座位处于第一排或影厅边侧、拐角等偏僻位置,也需要提前几个小时甚至数日抢票。类似的还有贵阳云岩区越界影城,这家拥有IMAX GT巨幕的影院此前默默无闻,但从春节开始,一度成为周边居民短途旅行的打卡点,甚至在今年“五一档”,据灯塔专业版《2025年“五一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该影城以152.7万元的票房产出领跑全国所有的电影院,其中异地购票占比达55%;辽宁省科技馆的IMAX GT激光影厅原本并非电影市场的放映终端,因观众呼声临时加入《哪吒2》放映,吸引跨省影迷打卡,甚至一度排在全国产出票房影院排行榜的前列。
据拓普数据统计,在今年1—3月,各特效厅品牌中,IMAX在票房产出、票房增幅方面均遥遥领先,尤其是在1月和2月,IMAX的同比增幅分别高达218.1%和259.4%。IMAX(NASDAQ:IMAX)近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3%至8666.7万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0.37%至815万美元。
“多部视效大片集中上映,让今年春节档成为‘特效量’最足的一届春节档。”灯塔研究院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2024年重工业视效大片供应量偏少的状况,在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有望得到缓解。”
在刚刚结束的“五一档”,特效厅的票房产出仅1.5亿元,占比又回落到20%。“这是因为‘五一档’缺少商业类型大片,特别是视效大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市场、观众对大片的需求还是非常高的。”从事电影制片的金妍说道。
陈晋此前向记者表示,2025年大片数量有望增加,待映片单中包括袁和平导演的武侠动作片《镖人》、冯小刚导演的《抓特务》、文牧野导演的《欢迎来龙餐馆》、迪士尼时隔近10年推出的续作《疯狂动物城2》、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3》等,“好莱坞影片也有望在2025年扩大复苏之势,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编剧与演员两大工会的罢工后,多部重点影片在今年将上映,《侏罗纪世界4》《超人》《碟中谍8:最终清算》《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3》等都有望被引进”。
来源:《中国经营报》

记者:张靖超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