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发布指南,助您避免家电“小病大修”陷阱
正文: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电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家电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家电维修知识的不了解,故意夸大问题,进行“小病大修”,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为帮助消费者避免此类陷阱,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特发布以下指南:
一、了解家电基本知识
1. 学习家电使用说明书,了解家电的基本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关注家电维修保养知识,了解家电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二、选择正规维修机构
1. 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维修机构,可查看其营业执照、维修许可证等。
2. 优先选择品牌官方维修点,确保维修质量。
三、掌握维修费用标准
1. 了解家电维修收费标准,避免被商家恶意加价。
2. 在维修前,与维修人员沟通,明确维修项目、费用及维修期限。
四、保留维修凭证
1. 在维修过程中,保留好维修单据、发票等凭证。
2. 如遇纠纷,可凭凭证维护自身权益。
五、维权途径
1. 如发现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2. 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六、预防措施
1. 定期对家电进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2. 注意家电使用安全
相关内容:
来源:【宁夏日报】
家电维修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费需求,但市场上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参差不齐,消费者稍不注意就可能遭遇“小病大修”“坐地起价”这类消费陷阱之中。5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了解到,近日该厅连续接到多起有关家电维修的消费投诉,主要涉及维修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
有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花费30元维修家中水龙头,维修店工作人员上门后称,对消费者家中水龙头维修需要50元,消费者认为不合理,要求退还30元。经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核查调处,商家为消费者退款。
有消费者家中燃气灶打不着火,寻找某家电维修中心的师傅上门维修共花费180元,两天后又出现打不着火的情况,再次联系该商家,商家一直以忙碌推脱不予维修,消费者要求商家退款。经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核查调处,商家为消费者维修。
针对在家电维修过程中消费者遇到抬高收费、虚构故障等问题,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发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家电维修时注意这些事项。优先官方授权服务,消费者应通过产品说明书、品牌官网获取品牌官方售后联系方式,直接联系品牌指定维修网点。严格核查经营资质,选择维修企业时,需查验其营业执照、固定经营场所及行业备案信息。正规维修人员应着工装、佩戴工作牌,消费者可通过品牌官方渠道核验其身份。对无证照或资质存疑的维修点,建议优先选择具备实体店的正规企业。通过平台选择服务时,需核查商家营业执照、服务评价及用户评价。支付费用应通过平台正规渠道,避免线下转账或扫码支付。发现“山寨维修”线索,可通过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同时,维修前需书面约定维修项目、配件价格、服务标准及质保期限,建议采用“先维修后付费”模式。避免宣称上门费仅30元,但后续加收高额费用,需提前确认总费用范围。完整留存维权证据,保存维修单、付款凭证、沟通录音或聊天记录。若通过平台下单,留存订单截图。
在选购使用过程中,如遇到消费纠纷,应保存好发票、购买凭证、维修记录等相关证据,消费者可及时向商家、网络平台进行投诉或拨打平台所在地12345、12315热线进行投诉,也可登录全国12315平台等途径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宁夏日报记者 陶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