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规范民生广告市场!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发布十项合规提示(附五种举报方式)
正文:
为了进一步规范民生广告市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了十项合规提示,旨在提高广告从业者的自律意识,促进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具体提示内容:
一、严格遵守广告法律法规,不得发布虚假违法广告。
二、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
三、广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四、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五、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经营者、商品或者服务。
六、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不得利用公众人物形象误导消费者。
七、广告不得含有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领域的虚假宣传。
八、广告不得违反公平竞争原则,不得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九、广告不得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虚假宣传。
十、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应当建立健全广告审查制度,确保广告内容合规。
同时,为了方便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违法广告进行监督,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提供了以下五种举报方式:
1. 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官方网站在线举报;
2. 致电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电话;
3. 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
4. 将举报材料邮寄至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5. 直接到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现场举报。
相关内容:
![]()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璇)日前,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以进一步规范医疗、药品、食品等民生领域广告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4月23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就广告合规发布作如下提示: 一、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坚持正确导向,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二、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所推销商品或服务的广告内容真实、合法,不得发布虚假违法广告。 三、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不得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 四、严禁发布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等进行商业广告宣传。 五、发布医疗(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已通过审查的广告,应严格按照审查核准的内容发布,不得擅自剪辑、拼接、修改。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发布宣称保证治愈癌症、绝症或者治愈近视等误导群众健康观念、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广告。 六、发布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食品与医疗、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虚构或者夸大其具有保健养生等功效。不得发布无事实依据、违反相关标准规定宣称“零糖”“零卡”“无添加”“不含防腐剂”等内容的广告。 七、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不得含有以“新赛道”“新技能”为噱头发布“包工作”“快速致富”等广告。 不得在校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商业广告。不得在中小学生学习专用的APP或者小程序内投放教育培训广告。 八、金融投资类广告应当与金融经营许可证或者备案文件载明的经营范围保持一致,广告中所涉及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必须按规定经金融监管部门核准或备案,应当明示相关风险及责任承担,并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得“免审核”“无担保”“零利率”等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 九、房地产广告须遵循真实准确的原则,房源应当真实,面积应当标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应载明预售或者销售许可证号,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承诺以及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 十、旅游服务广告中宣传的旅游项目、旅游线路、住宿酒店、交通工具、消费购物等应当真实、准确,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以“零团费”“免费游”“零元购”等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今后,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广告监管监测力度,依法规范和查处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对虚假违法广告进行监督,若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以下五种方式进行投诉举报: 一、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二、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12315”注册后提交相关投诉举报信息即可; 三、在支付宝首页搜索“12315”打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12315小程序,注册后提交相关投诉举报信息; 四、通过电脑、手机在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进行投诉、举报;(12315互联网平台:http://www.12315.cn) 五、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全国12315平台”,注册后在该应用上提交相关投诉举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