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不忘旧情——闲置智能设备处置之道

喜新不忘旧情——闲置智能设备处置之道"/

标题:“喜新恋旧,智能设备处置有道”
正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许多家庭和企业都面临着闲置智能设备的处理问题。这些设备不仅占据了空间,还可能涉及隐私和数据安全。因此,合理处置闲置智能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大家妥善处理这些设备:
1. "数据清除":在出售或捐赠前,首先要确保设备中的个人数据被彻底清除。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通过设置中的“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功能来删除数据。对于电脑等设备,可以使用专业的数据擦除软件来确保数据无法恢复。
2. "功能检测":在出售或捐赠前,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功能检测,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这不仅是对购买者或接收者的负责,也是对设备本身的一种尊重。
3. "二手市场":如果设备状况良好,可以考虑将其放在二手市场上出售。这样既能回收一部分成本,又能让设备得到新的生命。
4. "捐赠":对于一些老旧但还能使用的设备,可以考虑捐赠给需要的人或机构,如学校、社区中心等。
5. "回收利用":对于已经无法使用的设备,可以选择专业的回收机构进行回收。这些机构会将设备中的有用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6. "环保处理":对于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设备,如含有汞的显示器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设备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当升级更换设备时,如何处理旧智能设备成为大家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数字化时代,许多智能设备存储着我们的社交轨迹、财务信息、消费习惯、健康数据等大量敏感信息。闲置废旧智能设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甚至是泄密的黑洞,带来安全风险。

闲置智能设备里藏有大秘密

人们通常认为,手动删除信息并将智能设备恢复出厂设置就安全了。殊不知,普通删除只是把信息数据标记为“可覆盖”状态,数据依然留在存储芯片里,很容易通过专业数据恢复软件还原。公开资料显示,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专业数据擦除技术门槛高、企业及个人数据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我国近半数闲置交易智能设备存在数据残留或数据擦除不彻底问题。

不当处理 隐患无穷

近年来,因丢弃或回收闲置智能设备而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淘汰的智能设备如处理不当,易产生信息安全隐患。

——随意丢弃,风险最大。已经损坏且难以修复的智能设备,很多人会将其直接丢弃。但经过专业处理,尽管智能设备已无法正常使用,但其主板与芯片有可能被修复,设备存储的数据仍可能被读取。因此,随意丢弃的“废物”可能会变成别有用心的人眼中任意访问的数据库、信息源。

——闲置交易,暗藏玄机。在闲置交易的智能设备境内外流通中,个别企业及个人为了降低成本、快速通关,存在瞒报品名、夹藏夹带等现象,尤其是一些涉关键信息的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在未向我网信部门报备,未进行安全评估情况下,如私自将含有加密数据的硬盘及未擦除干净的闲置交易智能设备运往境外,极易造成数据泄露风险。

——闲置设备,窃密跳板。个别智能设备在关机后仍能被远程定位与追踪,如果该设备事先被安装了特定程序,或预留后门,其摄像录音功能在关机状态下也能被激活使用。比起正在使用的手机,已关机的闲置智能设备更容易被忽视,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监控窃听的工具。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闲置智能设备不同于一般的废旧物品,在日常处置时,要做好防范措施。

——日常用机不涉密。牢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不用联网智能设备记录、存储、处理、传输任何敏感信息与涉密信息,定期清理内存,查找修复系统漏洞,提高智能设备的安全性。不将联网智能设备带入涉密场所,不在非涉密场所谈论涉密事项。

——隐私数据要处理。在更换智能设备前,应彻底删除旧设备中的所有数据。为了防止数据痕迹残留,可再度存入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占用存储空间后再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如此反复,尽量覆盖原存储信息,降低数据被恢复的风险。

——妥善处置闲置设备。及时退出旧设备中所有应用的登录状态,删除过往设备登陆记录,必要时可修改重要账户密码;及时关闭定位服务和麦克风等隐私授权,千万不要未经任何处理就将旧手机出售、捐赠或随意丢弃。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