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影像大赛高校巡讲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传媒大学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一项活动,旨在推广摄影艺术,激发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摄影技能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关于中国创新影像大赛高校巡讲的一些详细信息:
1. 活动目的:
- 提高高校学生的摄影水平;
-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 推广摄影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 为优秀摄影作品提供展示平台。
2. 活动内容:
- 名师讲座:邀请摄影界知名人士、摄影师分享摄影心得、技巧和创作经验;
- 作品展示:展示优秀摄影作品,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 实践环节:组织摄影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摄影的魅力;
- 互动交流:搭建学生与摄影界人士的交流平台。
3. 活动时间:
高校巡讲活动一般在每年的秋季学期进行,具体时间以主办单位公布为准。
4. 活动地点:
巡讲活动将在全国各高校举办,具体地点以主办单位公布为准。
5. 参与对象:
全国各高校摄影爱好者、摄影社团成员、摄影专业学生等。
6. 报名方式:
关注主办单位官方渠道,按照要求进行报名。
通过参加中国创新影像大赛高校巡讲,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升摄影技能
相关内容: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积极响应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的部署,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重点打造科普进校园,高校巡讲活动。5月16日,学会将科技服务带进了西安美术学院,这是一所立足卓绝的延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独具特色艺术教育理念的学术殿堂,拉开了2025年中国创新影像大赛全国高校巡讲活动的序幕,助力更多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通过参与创新大赛,在掌握新技术、提升创作能力方面迅速成长并脱颖而出,为未来媒体教育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整与优化提供支持。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秘书长韩强出席,活动现场百余名师生参加。

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陈军以“技术重塑视觉边界—中国创新影像大赛设计与展望”为题,深度剖析了中国创新影像大赛如何借技术之力重塑视觉边界。同时,介绍2025年大赛的赛道设置情况、明确的技术规格要求以及评审维度,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跨界协作、文化与科技产业的创新融合,并对创新影像和大赛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学会数字视觉设计与呈现专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教授史纲以“视觉传达跨媒介转化:影像创新中的多元表达与实践”为题,围绕视觉传达跨媒介转化,阐述媒介进化下影像艺术形态演变,结合“中国创新影像大赛”分析创新实践,助力探索跨媒介表达可能,展望未来趋势与应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这一新兴影像比赛,推动影像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学会数字视觉设计与呈现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博为师生们带来“从 PGC 到 AIGC:理解内容创造的演变,以及 AI 对话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精彩讲座。为大家梳理了从 PGC 到 AIGC 的内容创造演变历程,深入解读 AI对话在这一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与带来的变革影响。讲座不仅为大家带来了前沿的技术见解,也为未来媒体学习和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副教授李勃,为师生们带来“创新时代传媒影像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主题分享。他深入剖析了影视行业的未来趋势,并为学生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创新时代传媒影像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关键要素,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思路和方向。他指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带来不同程度的艺术效果,鼓励学生们勇于尝试,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来拓展影像艺术的可能性。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特邀专家、4K 花园副总裁兼前端技术总工程师于路发表题为“虚实共生-佳能光学技术如何解锁 3D VR 制作及虚拟制作的无限可能”的演讲,聚焦佳能光学技术,探索其在 3D VR 制作与虚拟制作领域的创新应用,揭示虚实共生的技术魅力与无限潜力,通过打造VR落地应用场景,从根本上解决3D VR内容流程复杂、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推动内容制作端的进一步繁荣。

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主题是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学会以开展科技服务进校园为契机,结合行业关键革新技术,展现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传承。中国创新影像大赛西安美术学院站科技服务活动点燃了青年学子对影像创作的无限热情,加深了大家对影像艺术的更多认识。师生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将踊跃参与和深入交流,携手以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共创影像艺术新篇章!

来源: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