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紧急提醒,警惕这些日常习惯,小心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网警紧急提醒,警惕这些日常习惯,小心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网警提醒广大网民注意以下几种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的习惯,以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1. "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尤其是那些要求输入个人信息或安装软件的链接。
2. "使用简单密码":设置复杂的密码,避免使用容易被猜到的生日、姓名等个人信息作为密码。
3. "在公共Wi-Fi下登录敏感账户":在公共Wi-Fi环境下,不要登录涉及个人隐私的账户,如银行、支付宝等。
4. "随意丢弃含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如快递单、银行对账单等,应妥善处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5. "过度分享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信息时,应谨慎,避免透露过多敏感信息。
6. "不定期更换密码":定期更换账户密码,尤其是重要账户,如邮箱、社交账号等。
7. "忽视软件更新":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修补安全漏洞。
8. "使用公共电脑处理敏感事务":在公共电脑上不要处理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事务。
9. "不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被恶意篡改。
10. "轻信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对于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电话或短信,应谨慎对待,必要时核实对方身份。
保护个人信息是每个网民的责任,提高警惕,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可以有效减少

相关内容:

数字时代的高危行为,你中招了吗?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生活的今天,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公安部网安局近期发布警示,揭露了四类日常习惯正成为信息泄露的“隐形帮凶”,呼吁公众提高防范意识,筑牢隐私防护墙。

高危行为一:随意连接公共WiFi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看似便利,实则暗藏风险。

黑客可通过伪造同名热点或监听未加密网络,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支付信息甚至聊天记录。网警提示,应优先使用手机流量,确需连接时需向商家核实WiFi名称,并避免在公共网络下登录网银等敏感账户。

高危行为二:社交平台“晒生活”不留心


一张带有机票二维码的照片,可能泄露身份证号和行程;快递单上的地址和电话,可能被黑产批量收集。网警强调,晒图前需检查是否暴露敏感信息,建议将朋友圈权限设为“仅好友可见”,减少公开曝光。

高危行为三:全平台使用同一密码


许多人图省事,社交、支付、游戏账号共用一套密码。一旦某一平台遭遇数据泄露,攻击者便可“撞库”攻破其他账户。网警建议,至少将账户分为“重要”与“普通”两类,设置差异化密码,并定期更换。

高危行为四:轻信陌生链接与二维码


“扫码领红包”“点击查快递”等诱导性链接,实为钓鱼网站的常见套路。用户若输入银行卡号或验证码,资金可能被瞬间盗刷。网警提醒,对不明链接需多方核实,警惕域名与官方高度相似的“高仿”网站。

加固“信息防护盾”的三重防线

1. 定期检查隐私设置:关闭不必要的应用权限,清理过期授权;

2. 启用双重验证:为重要账户绑定手机或邮箱,增加安全锁;

3. 遇事多核实:自称“客服”“公检法”的来电,需通过官方渠道二次确认。

案例警示与法律严惩

今年初,浙江绍兴网安部门破获一起教培机构非法获取学生及家长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获公民个人信息数千条。根据《刑法》第253条,非法提供或出售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可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个人信息安全无小事,一次疏忽可能引发财产损失甚至身份冒用。网警呼吁公众改掉危险习惯,转发提醒亲友,共同织密隐私保护网。正如网友所言:“再高明的技术防护,不如多一份日常警惕。”

(本文综合公安部网安局及多地网警提示,案例与建议均来自公开通报。)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