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照片转换为具有国画风格的画面,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即使使用手机也能达到类似《清明上河图》的质感:
###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照片
1. "主题选择":选择一张具有明显场景和故事的图片,这样转换成国画后更有意境。
2. "清晰度":图片要清晰,以确保细节在转换过程中不会丢失。
### 第二步:应用手机摄影应用或编辑软件
1. "下载应用":如Adobe Photoshop Express、VSCO、Artistic Effects等。
2. "应用国画效果":
- "色彩调整":将照片的饱和度降低,色调偏向古色古香。
- "笔触效果":应用类似水墨画的笔触效果,模仿毛笔的笔触。
- "水墨画风格":使用“水墨画”或“国画”滤镜,很多应用都提供此类效果。
### 第三步:细节调整与完成
1. "细节调整":
- "线条调整":检查线条是否流畅,必要时进行调整。
- "色彩平衡":根据需要调整色彩,使整体画面更加和谐。
2. "添加国画画框":很多编辑应用中都有提供传统国画画框的选项,为画面增添文化气息。
### 示例步骤
- "步骤一":选择一张风景或人物照片。
- "步骤二":在VSCO中,使用“
相关内容:

一、核心技巧:3 个「古画灵魂」拍摄法
1.光影:用「墨分五色」思维控制层次
▶ 3 种光线模拟古画笔触:
- 逆光勾线(焦墨轮廓):
- 拍古建筑飞檐时,让阳光从背后照射,檐角轮廓变「焦墨线条」,墙面阴影形成「淡墨皴擦」(手机对焦亮部,曝光补偿 - 0.7EV)

- 雾天柔光(水墨渲染):
- 雾中拍山水,近景树清晰(浓墨),中景山模糊(淡墨),远景消失(留白),天然实现「墨分五色」(相机用低对比度模式,手机开 HDR)

- 侧光分层(工笔质感):
- 拍花卉时,侧光下花瓣亮部作「石青 / 石绿」,暗部加「赭石阴影」,花蕊用微距拍「细笔勾勒」(参考《工笔花鸟图》的光影层次)

2.色彩:给画面「褪掉现代感」
▶ 古画色彩 3 原则:
- 去饱和:拒绝「影楼红」「游客蓝」
- 手机后期:HSL 中红色饱和度 - 40,蓝色饱和度 - 30(红墙变「故宫朱砂色」,天空变「青金石色」)
- 相机预设:自定义白平衡为「5200K + 洋红 + 5」,模拟古画「矿物颜料」质感

- 留主色:遵循「三色法则」
- 山水:青(山)+ 绿(树)+ 白(云)
- 古建:红(墙)+ 黄(瓦)+ 灰(砖)
- 花鸟:粉(花)+ 褐(枝)+ 青(叶)

- 加灰度:营造「旧绢质感」
- 手机:醒图「滤镜 - 中国潮 - 山涧」强度 60%(自动加灰调)
- 相机:RAW 格式后期加「通道混合器」,红色通道减 10% 亮度

3.细节:给画面「装裱古画肌理」
▶ 3 个「显微镜级」加分项:
- 捕捉「枯枝 / 残叶」:
- 拍荷花留 1 根弯曲枯枝(参考八大山人「残荷」意境),拍梅花留 2 片焦叶(模拟「墨梅」的「以枯衬荣」)

- 引入「人文符号」:
- 古建照中加入提灯笼的行人、写毛笔字的老人(参考《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气」)

- 制造「水墨晕染」:
- 拍流水用慢门(相机 30s / 手机流光快门),水流变「淡墨渲染」,岩石保留「焦墨笔触」(如拍黄果树瀑布,秒变《瀑布水墨画》)

二、分题材实战:3 类场景「对症下药」
1.山水篇:拍「可游可居」的水墨世界
- 设备:手机 2 倍变焦 / 相机 70-200mm(压缩山体层次)
- 关键:拍 3 张不同曝光(正常 / 欠曝 / 过曝),后期用「曝光合成」实现「近实远虚」

2.花鸟篇:拍「工笔细作」的精微之美
- 设备:手机微距镜头 / 相机百微镜头(放大花瓣纹理)
- 关键:焦点对准花蕊,背景虚化留 1-2 片叶子作「陪衬」,模拟古画「主体工笔 + 背景写意」

3.人物篇:拍「画中仙」的古风韵味
- 设备:相机 85mm f/1.8(虚化背景突出人物)
- 关键:人物服装选棉麻材质,动作取「持扇 / 抚琴 / 漫步」,后期加「高斯模糊」模拟古画「绢本晕染」

【点赞收藏加关注,学习摄影不迷路】
【跟着老郝去咔嚓,天天都有新玩法】
下期预告:《古风人像摄影秘籍:3 招拍出「画中仙」氛围感,附汉服搭配指南!跟着老郝解锁古风人像新姿势,秒变古装大片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