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用来计时的一种方式,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以下是十二时辰与现在时间的对应关系:
1. 子时:23:00 - 01:00
2. 丑时:01:00 - 03:00
3. 寅时:03:00 - 05:00
4. 卯时:05:00 - 07:00
5. 辰时:07:00 - 09:00
6. 巳时:09:00 - 11:00
7. 午时:11:00 - 13:00
8. 未时:13:00 - 15:00
9. 申时:15:00 - 17:00
10. 酉时:17:00 - 19:00
11. 戌时:19:00 - 21:00
12. 亥时:21:00 - 23:00
这种计时方式源自于古代的农业社会,与自然界的日出日落、昼夜更替相对应。随着现代时间制度的普及,人们更多地使用24小时制来计时。
相关内容:
3个冷知识+1个灵魂拷问:①夜半子时虱子开饭,丑时僧众集体干饭;②古人上班打卡叫“点卯”,摸鱼被抓竟算渎职;③清朝前的一刻钟只有14分钟!
试问:若穿越回古代,你怎么和闺蜜约下午茶?


时针倒转3000年,你会发现古人的计时骚操作比《盗梦空间》还烧脑!当年菩提祖师敲孙脑门三下,猴哥秒懂“三更密会”的暗号——但要是换作现代社畜,怕是连子丑寅卯都分不清。


先看光影魔法:日晷这玩意儿可不是公园摆设!西汉的学霸们硬是把69条刻度线刻在石板上,靠影子定位时辰,误差堪比机械表。遇上阴雨天?青铜玩家上漏刻——水壶滴答声里藏玄机,浮箭沉浮间精准到“刻”

十二时辰的诞生更是一波三折。殷商人把一天切成16块凉皮似的时段,光吃饭就有“大食”“小食”专属档期。直到唐朝社畜们卷出《十二时辰歌》:“平旦寅,两眉千斤困成狗;日南午,穿针引线露肚肚”——这哪是计时口诀,分明是打工人血泪史啊!

穿越生存指南来了!想约闺蜜喝酉时(17-19点)的奶茶?记得带圭表测日影,否则夕阳西下人影拉长,约成戌时(19点)直接喜提宵禁大礼包。夜猫子们注意:亥时(21点)叫“人定”,官府敲完“闭门鼓”还在街上晃悠?等着吃牢饭吧!

古人把太阳轨迹编成生活密码,今人却被手机绑架成时间的奴隶——当“日昳未时方破睡”的和尚都在卷午觉,熬夜追剧的你良心不会痛吗?


所以问题来了:你属于子时的“修仙党”,还是卯时的“晨型人”?评论区晒晒你的生物钟,点赞最高的送故宫日晷文创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