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手机选购指南,带您看懂镜头参数全解析

拍照手机选购指南,带您看懂镜头参数全解析"/

选择拍照手机时,了解镜头的参数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主要参数及其对拍照效果的影响:
1. "主摄像头像素": - 像素越高,理论上照片的分辨率越高。但像素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像素高也可能导致照片噪点增多。 - 通常来说,2000万像素以上就能满足大多数需求。
2. "光圈大小": - 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f值越小,进光量越多,照片在低光环境下表现越好,同时景深(即照片清晰范围)也会更浅。 - 例如,f/1.8或f/1.4的光圈比f/2.0或f/2.2的光圈表现更好。
3. "传感器尺寸": - 传感器尺寸越大,单个像素面积越大,感光能力越强,照片质量越好。 - 通常来说,1/1.7英寸或更大的传感器是较好的选择。
4. "光学防抖(OIS)": - 光学防抖可以有效减少因手抖导致的照片模糊,尤其在低光环境下。 - 有OIS功能的手机在拍摄运动物体时,也能减少模糊。
5. "变焦能力": - 常见的变焦有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 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移动来实现的,画质损失较小;数码变焦则是通过软件放大

相关内容:

一、前言

手机性能可能过剩,但是拍照永无止境。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手机镜头的那些参数,以及怎样挑选拍照手机,怎样用好自己的手机进行拍摄,算是《手机拍照系列》的第1篇吧。

二、原理

手机拍照实际就是,外界的光线经过镜头,进入图像传感器(感光元件),再转化成电信号,最后通过手机芯片的运算,把电信号计算转化为我们最终看到的图片,形成照片文件。镜头的作用,就是调节光线的折射,确保在图像传感器上能形成清晰的画面。那么,好的拍照手机,一定是好的图像传感器加上好的镜头,再外加好的算法处理(计算摄影)。

三、图像传感器

拍照、录像用到的图像传感器有CCD和CMOS两种,CCD在早期的相机上使用较多,CMOS现在是主流。手机基本都是CMOS图像传感器,有以下几个选择原则:

3.1. 看厂商,优先选择第一梯队的索尼、三星、豪威(中国品牌)3家,后面还有格科微、海力士、思特威、安森美等厂商。

3.2. 挑尺寸,传感器整体尺寸越大(通常说的大底),整张照片收集到的光线就越多,最终画质提升很明显。以几分之一英寸(符号:'')的分数表示,分母数值越小,传感器越大,近几年的旗舰主流是1/1.3''到1/0.98''(俗称1寸大底),中端是1/1.5''左右,入门是1/2''往下。

3.3. 看单位像素尺寸,即平均每个像素所占的实际物理尺寸(长、宽),单位通常用微米(字母:μm)表示,像素尺寸越大,单个像素收集到的光线就越多,画质就越好。旗舰1μm起步,往上有1.2μm、1.6μm、2.4μm等规格,中端0.56μm到1μm。

3.4. 最后才是像素,像素指传感器上能够独立捕捉光线的感光单元。每个像素记录特定位置的光线和颜色信息,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幅数字图像。比如传感器横向排列有4000个像素,竖向排列有3000个像素,最终能形成一张4000x3000个像素组成的照片,那么这个传感器和对应的照片,就是1200万像素(4000乘以3000,也就是照片的分辨率)。

目前传感器的像素从800万到2亿不等,高像素拍出的照片精度更高(放大更清晰、裁切余地大),但如果CMOS尺寸不大,过高的像素将导致单位像素尺寸变小,导致单个像素的画质反而变差,最终照片精度变大了,但是放大来看,画质并没有提升。高像素便是噱头了。

通常在默认设置下,高像素的传感器会采用多合一的方式输出最终的照片,比如5000万像素的传感器,默认4个像素合一,输出的照片为1250万像素。 这也算是一种提升照片画质,减小照片文件大小的方法。需要高像素照片时,可以手动开启相应的拍摄模式。

当然,还有一些传感器相关的参数,比如ISO、动态范围、信噪比、满阱容量、技术工艺等,很少会出现在手机的参数中,不在此多讲了。

四、镜头模组

4.1. 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上的圆形开口,光线通过该开口进入图像传感器。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比如F/1.7光圈比F/3.4要大,大光圈进光量更多,更适合弱光环境或高速快门。

大的传感器加上大光圈,聚集的前后范围更小(景深小),离得远点的背景对不上焦,自然就产生了背景虚化、突出主体的效果,这是跟相机一样的物理光学虚化,不会象AI抠图那样物体边缘出错。

比如下图是我前几天随手拍的挂在枝头生长中的荔枝,普通拍摄(没有用人像模式抠图啥的),背景就是光学虚化带来的效果(大底大光圈,荔枝后面的枝叶都在焦点之外,自然就变模糊了)。如果用AI抠图的方式来处理,荔枝边缘很容易跟后面的绿叶相互混淆,主体识别出错。

现在已经有个别手机镜头出现了可变光圈,比如在不同的强弱光场景下,调节光圈大小确保合适的进光量,这算是加分项。

4.2. OIS光学防抖,按下快门拍摄瞬间,靠镜头或传感器反向位移抵消手部的抖动,能大大减少因抖动带来的照片模糊,在光线暗时拍摄非常有用。

4.3. 镜头中镜片的好坏及各种镀膜,能增强透光率、减少眩光鬼影等,比如蔡司T*镀膜。

4.4. 手机厂商与徕卡、蔡司、哈苏等传统影像巨头的合作、认证等,这些都属于加分项。

至于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快门,在手机里也提及不多,切换到专业相机模式能用到。

五、对焦方式

对焦指所拍摄的画面,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清晰影像的过程。对焦最终是通过马达,驱动镜头中的镜片前后移动实现的。

现有手机的对焦技术,一般是多种对焦方式进行混合,目的就是确保快和准,其中有早期的反差式对焦、现在主流的相位检测对焦,以及一些辅助的对焦方式,比如LDAF激光对焦(后置摄像头旁多一个红外激光传感器)、景深镜头等,在计算摄影的帮助下,还能实现锁定目标物体连续自动对焦(在拍摄界面手动点选某个物体锁定)。还有眼部对焦,能自动检测到画面中人或动物的眼睛,锁定眼部区域精准对焦。这些,算是拍摄中的加分项。下图为索尼手机的拍摄界面,快速追踪眼睛焦点(绿色小方框):

六、选购

6.1. 以上这些参数繁多,其实有个最简单的挑选办法,就是根据主摄的CMOS图像传感器型号,来挑选手机,从中再找自己喜欢的品牌(系统),或者价格最低、或者其他短板更少的型号。

目前顶级的CMOS图像传感器有:

传统老牌索尼LYT-9001/0.98'',索尼IMX9891/0.98'',三星GN2(1/1.12'')

后起之秀豪威OV50X,今年4月最新发布,1英寸大底,搭载的手机尚未问世,值得期待。

还有索尼LYT-818、索尼IMX700、索尼IMX707、豪威OVB0B、思特威SC585XS、思特威SC580XS(均为1/1.28'')

三星HP1(1/1.22''),索尼IMX903、索尼IMX803、三星HP2、豪威OV50K、豪威OV50H(均为1/1.3'')等等,这些均可算得上旗舰级的CMOS图像传感器。

后续,我会慢慢整理出一些使用了好的图像传感器、高性价比的手机

6.2. 兼顾视频拍摄需求,最好能4K60帧往上(60帧即每秒有60个画面切换,相对30帧,视频看起来运动画面会更连贯更流畅)。4K视频相比1080P画面大了4倍更清晰,从4K视频中能截取一张将近830万的照片出来,而1080P截取出来的照片只有207万。

如果能拍摄8K视频,算是加分项,8K分辨率为7680x4320,截取出来的照片精度高达3300万

6.3. 手机的处理器性能不能太差,闪存芯片读写不能太慢(UFS 3.1以上),否则按下快门后,还要等好几秒钟手机才能处理完照片,非常影响体验和连拍。

七、变焦

为了能拍摄到更宽广或更远距离的画面,需要变焦操作,就是把拍摄的画面拉近或拉远,分为光学变焦数码变焦两种。

7.1. 光学变焦

在相机中,有些镜头能通过调节不同镜片的前后移动,把画面拉近或拉远,最终都能在图像传感器上成像,类似人眼通过望远镜去看物体一样,这就是光学变焦,每次成像能完全利用整个图像传感器的尺寸,画质不会有损失。比如某个相机镜头最大能把画面放大10倍,那么从1到10倍,镜片的位移,就会有一个非常连贯性的变焦过程,各个倍率下都能拍到清晰的照片,这就是光学变焦,一种不会降低画质的无损变焦方式。

7.2. 数码变焦

但是手机狭小的空间,做不到这种镜片移动所带来的连贯性变焦,一个镜头通常只有一个固定的焦段,如果要变焦,把画面拉远是没办法实现了,但是要把画面拉近,可以通过放大画面的办法,这就是数码变焦,相当于从一张照片的中间截取一部分画面,进行二次放大,达到变焦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这种数码变焦的缺点很明显,画质变差。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后置多镜头。

7.3. 多镜头组

加多几个不同焦段的镜头,比如把主摄定义为1倍,加多一个3倍和10倍的长焦镜头,再增加一个超广角镜头算成是0.6倍,这样就有了后置4个摄像头,在拍照界面点不同的倍率,就会切换到对应的不同镜头进行拍摄,这样拍到的照片,不会降低画质,算是固定焦段光学变焦

但是问题来了,怎样做到连续变焦呢?中间就用数码变焦来补充,比如上图的4个镜头,从0.6到1倍之间,是把0.6倍镜头(超广角)的画面放大,到了1倍便切换到1倍镜头(主摄),再继续放大画面数码变焦到2.9倍,到了3倍再切换到3倍长焦镜头,继续放大画面,到达10倍时最后切换到10倍长焦镜头,这时还可以再放大画面数码变焦到30倍甚至100倍。这就是焦段之间的接力。这种办法当然比不上连续的光学变焦,在切换不同镜头时,能感受到画面清晰度、色彩等有一个突变。但是在手机狭小的空间里,目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手机最高能有100倍以上的变焦,有的最高只有10倍甚至更少,主要就是缺少长焦镜头导致的(光靠主摄放大,数码变焦到几十上百倍,画面完全没法看,没实用价值了)。

八、如何利用好手机的镜头拍摄

重点:拍照时应了解清楚自己手机有哪些镜头和焦段,尽量利用好每个镜头减少数码变焦带来的画质损耗。比如很多人拍照时,习惯用两指缩放取景画面进行变焦,但完全不看当前的倍率和焦段,明明可以用主摄1倍拍摄,偏偏要缩到0.9倍,此时是用的超广角数码变焦,超广角的镜头及图像传感器本来就比主摄要差,还加上数码变焦的画面放大损失,导致这个0.9倍,要比1倍主摄拍出来的照片,画质差了非常多,这就不能完全怪手机拍照差了啊。

同理如果有3倍焦段的镜头,使用3倍变焦,就会比2.9倍画质要更好。

九、其他提升画质的方法

9.1. 多摄融合技术。比如上面所说0.9倍变焦这种场景,缩到0.9倍拍照时,中心画面采用主摄来拍,四周主摄拍不到的区域,再用超广角拍摄进行填充合成。如下图所示,红框内画面用主摄拍摄,四周用超广角拍摄: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大大提升了照片中间区域的画质,但是对摄影计算、画面的拼接技术要求较高。

9.2. 无损裁切变焦。还有很多手机喜欢砍掉长焦镜头,声称可以通过高像素的主摄进行裁切,达到无损变焦的效果。此话不假。

比如下图所示,整个照片是主摄拍的5000万像素,截取中间四分之一红框内的画面,相当于就得到了一张2倍光学变焦的1250万像素照片:

只是整个照片的像素变低了,但是画面并没有被二次放大,没有带来放大导致的画质变差。属于一种长焦缺失的补救措施吧,前提是主摄像素要尽可能多。

所以,尽量选择主摄加超广角、长焦,3摄齐全的手机用来拍照,最好某个镜头还带微距拍摄,能从根本上解决拍得到、拍得更清晰的问题。

后续,我会慢慢整理出一些使用了好的图像传感器、高性价比的手机

声明:文章为作者个人原创,纯手动打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文中数据可能有错漏之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