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手机诱惑,有效降低“即时冲动”的实用策略

摆脱手机诱惑,有效降低“即时冲动”的实用策略"/

控制不住玩手机,想要降低“即时冲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设定目标":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减少玩手机,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身体健康还是其他原因。设定具体的目标可以帮助你更有动力去控制冲动。
2. "制定计划":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比如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或者在工作时间不使用手机。
3. "环境调整":将手机放在视线之外的地方,比如抽屉里或者另一个房间,这样在需要专注时就不会被手机分散注意力。
4. "替代活动":找到其他能让你感到满足的活动,如阅读、运动、绘画等,当想要玩手机时,可以选择这些替代活动。
5. "技术辅助":使用手机自带的屏幕时间管理功能,或者下载一些专门用于控制手机使用的应用程序,如Forest、番茄钟等。
6. "社交支持":告诉家人和朋友你的目标,让他们帮助你监督和鼓励。
7. "自我激励":给自己设定奖励机制,比如连续一周不玩手机,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8. "心理调适":了解自己为什么会频繁玩手机,是否因为焦虑、无聊或其他心理因素。如果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9. "逐步减少":不要一开始就完全禁止自己玩手机,而是逐步减少使用时间,让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10. "反思与调整":定期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发现某些方法效果不佳,要及时调整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安徽日报】

如今,手机常常成为干扰孩子们专心学习的一个障碍。很多孩子对沉迷手机会有悔意,但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合肥市蜀山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蒋杜鹃告诉记者,自己经常会收到学生“总想玩手机,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学习的时候老是想玩手机,根本学不进去”等类似的问题。她表示,其实不需要“戒掉手机”,而是要将重点放在重新建立自己和手机的关系上。

蒋杜鹃说,每当孩子们玩手机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短视频平台更是利用“无限下拉”的设计,让受众的大脑始终处于“期待奖励”状态,这就导致“放在手机上的手指根本停不下来”。针对这种情况,她给出了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对手机使用的自控能力。

首先在学习之前,她建议孩子们可以将手机放置在视线外的固定位置如书包、抽屉,并给自己设置5分钟“冷静期”,用这5分钟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如整理书桌、做5次深呼吸等,通过行为的激活转移注意力。这时候还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5分钟后我可以选择继续专注学习或短暂查看手机”,利用延迟满足来降低即时冲动。

学习的时候将学习任务分解为25分钟的“微单元”,如解3道数学题,完成任务后再用5分钟作为“手机奖励时间”,但需要设闹钟提醒。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就要延迟奖励。同时,用便签记录下每次完成的任务和奖励时长,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可以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感。“这里有个小妙招,我们可以试着把奖励变得更丰富多样,比如允许自己听一首喜欢的歌,坚持一天可以奖励一顿美食。”蒋杜鹃说。

蒋杜鹃建议,当孩子忍不住想拿手机时,可以尝试深呼吸3次,激活副交感神经,缓解焦虑。然后进行自我提问:“我现在必须用手机吗?能否10分钟后再看手机?”通过认知重评打破即时冲动;接着可以做一些替代动作如起身喝水、做5个深蹲等,通过身体动作转移注意力。她鼓励孩子们说,改变需要耐心,微小的行动经过积累就能带来显著的变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