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钱包作为华为公司推出的支付工具,其安全性、便捷性在用户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然而,近期有用户反映,在未开通网游充值服务的情况下,华为钱包却扣费2万元,引发了用户的质疑和不满。
以下是可能的解决步骤和原因分析:
1. "核实情况":
- 首先,华为钱包客服应核实用户的投诉情况,确认是否存在扣费行为。
- 查看用户账户的充值记录,确认充值时间和金额。
2. "原因分析":
- "误操作":用户可能在使用华为钱包时,无意中点击了充值按钮,导致扣费。
- "账户安全问题":用户的账户可能被他人非法获取,他人利用账户进行充值操作。
- "系统故障":华为钱包系统可能存在故障,导致误扣费。
3. "解决措施":
- "退还费用":若确认是误扣费,华为钱包应立即退还用户被扣费用。
- "加强账户安全":提醒用户加强账户密码保护,避免账户被他人非法获取。
- "优化系统":华为钱包团队应排查系统故障,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用户建议":
- 用户在使用华为钱包时,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充值规则。
- 定期检查账户余额和充值记录,确保账户安全。
总结:华为钱包在用户中拥有较高的信誉,但在
相关内容:
从未开通过钱包功能,手机却能自动扣款,这让华为用户李先生产生了极大困惑。若非11岁的儿子偷玩网游充值买装备,他至今还不知道自己这部手机的支付安全隐患:在未经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华为钱包”没开通却“连”了微信绑定银行卡,进行游戏充值。李先生说,儿子还偷玩他太太的华为手机,令人惊讶的是,同样出现了没开通“华为钱包”,但网游充值能通过此渠道付款的怪现象。到底是用户自身问题还是华为方面的“漏洞”?记者展开调查。

图说:手机截图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用户:未开通钱包功能
“华为钱包”是华为手机自带的一款支付软件,用户开通后绑定银行卡,就能实现网上支付。李先生说,自己的手机是华为Mate10,他太太使用的是华为麦芒5。记者从李先生提供的一份统计单上看到,去年6月到9月间,其儿子使用他太太的手机玩《阴阳师》、《第五人格》等各种网游,游戏中购买魂玉、宝石、药水等商品,多达81次消费记录,总计20162元。去年9月以后,李先生儿子偷玩他的手机,消费16次,充值金额为1192元。至去年12月底,两个手机一共通过“华为钱包”支付掉21354元。

图说:李先生的手机一直未开通华为钱包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记者查看李先生的手机发现,点击其手机中的“华为钱包”软件时,首先弹跳出来的是一则通知,通知中写明使用钱包工具需要调取用户手机中存储、位置、电话等相关信息,底部有两个选项,分别为“取消”和“同意”。李先生强调,“我从来没有点过同意,没有绑定过任何一张银行卡。”
在李先生微信支付的消费记录中,记者看到,网游充值的扣款商为“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商品支付信息有的显示工商银行银行卡,有的为中信银行银行卡。这两张银行卡正是李先生绑定在微信钱包中的卡。这不禁又让他不解,没有开通“华为钱包”,“华为钱包”是如何“连”上了他微信中绑定的银行卡呢?
华为:不开通无法支付
4月上旬,针对李先生的投诉情况,华为客服中心一位高级服务经理与记者取得了联系。该客服人员表示,去年9月和今年3月,他们两次接到李先生的投诉,经查实,通过“华为钱包”方式支付的不仅有网游,还有一款英语学习类软件。“仅仅从支付行为上看,无法判断这是一个儿童充值的情况。”据了解,华为方面已经拒绝了用户的退款诉求。华为方面认为,通过付款时长和付款项目,无法判定用户是否为未成年人。另外,去年9月李先生投诉后,客服已经提醒家长更改密码,但之后仍有网游充值行为,“假如是儿童支付,无法判定家长是否知情。”

图说:手机扣款截图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记者质疑,为何用户没有开通“华为钱包”,却能正常支付?华为客服人员回应,钱包没有被开启或使用过的话,肯定是无法操作付款的。只有用户登录了华为账号,单独开通“华为钱包”后,才能进行付款。“不开通钱包是不可能支付的。”其称,绑卡或者华为钱包与微信钱包、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关联等行为,这些都必须用户本人多步骤确认,华为不可能代替用户操作。
对此,李先生相当不认可。他表示华为混淆了争议点,支付行为人是否为儿童不是重点,问题在于“华为擅自绑定用户支付账号”,涉嫌非法绑定。“这些充值的游戏都是无需微信账号登录的,游客模式就能玩。钱包到现在没开通过,怎么来的微信关联?”对于这个问题,李先生从始至终没想明白过,而华为也给不了一个令他信服的答案。
新民晚报记者 夏韵
【律师说法】
观点一:涉嫌非法窃取信息
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郭韧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她认为,前述游戏充值款项等均是通过华为钱包支付,但当事人及其家人从未注册过华为钱包,从未将名下的信用卡关联绑定华为钱包,也从未授权华为钱包使用本人的银行账户信息、身份信息等资料。就此而言,华为钱包涉嫌非法窃取银行账户信息、身份信息等资料。
观点二:联合运营应承担责任
另外,郭韧律师表示,《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限定网络游戏用户在单款游戏内的单次充值金额,并在用户进行充值或者消费时发送要求用户确认的信息。确认信息中应当包括充值或者消费的法定货币或者虚拟货币金额、获得的虚拟道具或者增值服务的名称等内容,以及适度娱乐理性消费等提示语。
但华为、网易等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未要求投诉人小孩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也未在充值时发送确认信息,已涉嫌违反了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
郭韧律师介绍,根据《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为其他运营企业的网络游戏产品提供用户系统、收费系统、程序下载及宣传推广等服务,并参与网络游戏运营收益分成,属于联合运营行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本案华为公司为网易等公司的网络游戏提供收费系统、程序下载及宣传推广等服务,并参与网络游戏运营收益分成,可以视为上述通知认定的联合运营行为,如有责任应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