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户为中心是任何企业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流程管理体系以客户为中心的底层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密:
1. "客户需求导向":
- "市场调研":华为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潜在需求,从而制定产品和服务策略。
- "客户反馈":建立快速有效的客户反馈机制,确保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改进。
2. "流程优化":
- "简化流程":华为不断优化内部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效率,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 "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3. "组织结构":
- "客户导向的组织架构":华为的组织结构设计以客户为中心,确保每个部门都紧密围绕客户需求运作。
- "跨部门协作":鼓励跨部门合作,打破信息孤岛,确保客户需求能够得到全面响应。
4. "技术创新":
- "持续研发":华为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技术创新满足客户的未来需求。
- "快速迭代":产品和服务不断迭代更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5. "人才培养":
- "客户服务培训":对员工进行客户服务培训,确保员工能够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
相关内容: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其流程管理体系的成功实践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文将深入解密华为流程管理体系的底层逻辑,探讨华为如何通过独特的流程框架设计,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实现高效的组织运作。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其流程管理体系的成功实践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文将深入解密华为流程管理体系的底层逻辑,探讨华为如何通过独特的流程框架设计,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实现高效的组织运作。
这几天,我在升级给客户讲解流程架构设计的课件。
借这个机会我把流程架构的顶层框架该如何设计,结合华为的做法,以及我在甲乙方多年的实战,从本质上掰开揉碎,详细给大家分享一下。
并且详细解释,我为什么推崇华为的流程框架;核心原因是它是对准战场,对准客户,从流程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01 目前常用的四大流程框架
目前有四大常用的流程框架。请参考下图:

一是,APQC(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的OS流程框架,它把企业的流程分为“运营类、支持类”两类。
二是,华为、IBM都采用的OES流程框架,它把企业的流程分为“运营类、使能类、支持类”
三类,见下图。

三是,POS流程框架,它把企业的流程分为“规划类、运营类、支持类”三类。这类流程,从很多企业的组织架构上就能体现出来。比如,有些企业设置了战略中心、几大业务BG、人力中台、财务中台等。
四是,POES流程框架,它把企业的流程分为“规划类、运营类、使能类、支持类”四类。采用这类流程框架的企业,其实是类似华为把POS或OS流程框架中的运营类流程,按照内部客户、外部客户进行了拆分。
02 OS流程框架的局限
APQC的OS流程框架,非常中规中矩,体现不出现在倡导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它跟波特价值链的思路很相似,是以企业的内部活动为中心,没有重点考虑,如何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如何通过提升服务客户,来实现企业的回报。
波特价值链的核心内容,请见下图。

波特价值链中的主要活动,基本和APQC的运营类流程相对应,而支持活动基本和支持类流程相对应。
可以说波特价值链,就是一个简版的OS流程框架。它同样体现不了以客户为中心,甚至体现不出“以商机为中心”。
所以,APQC的OS流程框架的局限,也是华为OES流程框架的高明之处。
03 拆解华为流程框架的底层逻辑
华为的OES流程框架就摆在那里,为什么我要用“解密”这个词呢?
是噱头?是为了吸引眼球?是故弄玄虚?
当然不是。
因为,很多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甚至,没有想过权威机构APQC有OS流程框架,为什么华为还要自创一个OES框架?
很多企业天天喊,以客户为中心,但是真正做事儿的时候,内部面临一道道部门墙,严重内耗,大家都急功近利的关注自己的眼前利益;甚至还做出了不少伤害客户的事儿。
这样的以客户为中心,天天把嘴喊破皮,也落实不下去。如果做到公司内部拧成一股绳,实现“以商机为中心”,也是烧高香了。
解决这个问题,把“以客户为中心”落到实处,也是华为OES流程框架的底层逻辑,它体现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
华为把APQC的运营流程,拆分成“运营流程、使能流程”。
拆分后华为把“IPD(集成产品开发)、MTL(市场到线索)、LTC(线索到回款)、ITR(问题到解决)”,这四支面向外部客户价值实现的流程,全部留在了运营流程。
而把诸如OTD(订单到交付)、ISC(集成供应链)、MCR(管理客户关系)这些支撑外部客户价值实现的流程,以及面向内部客户的流程,归入了使能流程。
通过这种拆分,突出客户界面上流程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在客户界面上建设流程型组织,打破部门墙,提高流程执行效率,实现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
通过这种拆分,把服务外部客户、服务内部客户的流程分开,让运营流程真正对准战场,对准客户。
04 华为的流程框架能照搬吗
不要盲目学习华为,也不要盲目黑华为。
每家企业如同树叶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学习成功者的成功之处,结合自己企业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有很多企业,在APQC和华为流程框架的基础上,演进出了POS、POES两种流程架构。
从我个人的倾向来讲,也倾向于把战略流程划分在规划类中。因为它是引领企业如何做正确的事儿,而运营类流程是如何正确的做事儿。把它放到支持类流程中,显然有点儿降低了战略规划的地位。
如上,就是借如何做流程框架这事儿,把华为流程管理体系的底层逻辑给大家分析、解密以下。
让大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且,不盲目,融贯东西,汇天下精华为我所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营销数字化实战】,微信公众号:【营销数字化实战】,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