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将眼控对焦技术融入EOS R3取景器中的过程,是一个结合了光学设计、软件算法和精密工程的技术创新。以下是这一过程的大致步骤:
1. "光学设计":
- 在EOS R3的取景器中,佳能工程师首先考虑了如何在不牺牲取景器视野和清晰度的前提下,集成眼控对焦传感器。
- 他们可能使用了微型光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检测用户的视线位置,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2. "传感器集成":
- 传感器被集成在取景器内部,确保它不会影响用户通过取景器看到的画面。
- 传感器的位置和角度需要精确调整,以确保它能准确检测用户的视线。
3. "软件算法开发":
- 佳能的工程师开发了一套复杂的软件算法,用于处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
- 这些算法能够快速分析用户的视线位置,并计算出相应的对焦点。
- 软件还需要与相机其他系统(如自动对焦系统)进行协调,确保对焦点的准确性和速度。
4. "系统整合":
- 眼控对焦系统与EOS R3的自动对焦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无缝的工作流程。
- 当用户通过取景器观察场景时,系统会自动对焦到用户关注的点。
5. "用户界面和体验":
- 佳能
相关内容:
佳能EOS R3之前已经宣布将会配备“眼控对焦”(Eye Control AF)功能,这个功能早在1992年的EOS 5出现,不过当年EOS 5只有水平5个自动对焦点,与现在的微单相机可以动辄可达上千个自动对焦点不可同日而语,厂商需要大幅度改良眼控对焦技术才可以用于顶级全画幅微单EOS R3上。

佳能一份在去年10月提交的关于“眼控对焦”功能专利于近日曝光,从专利设计图中看到佳能打算在电子取景器内侧多加一枚小型感光元件,并使用可以将部分光线一分为二的分隔式稜镜,使光线可以导向小型感光元件上。加入“眼控对焦”功能后,电子取景器的周围会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并将在眼球反射回来的光线再投射在侧面的小型感光元件上。由于红外线光束从不同的角度射向眼睛,所以系统可以分辨摄影师在电子取景器看著那一点,从而控制镜头自动对焦至合适的位置。



通过这种控制方式,佳能可以保留电子取景器的高解像力之余,同时又能够检测眼球移动的方向,而更重要的是不会让相机的性能或使用体验较之前的相机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