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过会A股迎“支付第一股”:上市破局源于“监管问答”
近日,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卡拉”)成功过会,即将登陆A股市场,成为我国支付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支付第一股”。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标志着拉卡拉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也为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拉卡拉过会A股的破局,源于“监管问答”这一关键因素。在过去的几年里,拉卡拉在支付领域不断拓展业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然而,在上市过程中,公司遇到了一系列监管难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拉卡拉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以下是拉卡拉过会A股过程中,监管问答的几个关键点:
1. 业务合规性:拉卡拉在上市过程中,针对监管部门提出的业务合规性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改。公司对支付业务、金融业务、互联网业务等方面进行了合规性审查,确保业务符合监管要求。
2. 风险控制:针对监管部门关注的支付业务风险控制问题,拉卡拉加强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了风险控制流程。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措施,确保支付业务安全、稳定运行。
3. 数据安全:在数据安全方面,拉卡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用户数据进行严格保护。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4. 内部控制:针对监管部门关注的内部控制问题,
相关内容:
拉卡拉IPO破局,很大程度上和证监会在2019年年初解决的一项政策问题有关。
A股有望迎来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支付企业。3月26日,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9次工作会议上,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成功过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登陆A股的诉求强烈,如今拉卡拉成功过会,无疑将为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筹划登陆A股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解密IPO困局
“中止重组之后,公司采取的策略就是进行分拆。据监管的要求,把支付业务以及其他一行三会监管的部分,组建成了拉卡拉支付股份公司,然后把非一行三会监管的其他业务剥离出去,组建了考拉金服。”3月26日,一位接近拉卡拉的人士透露称。
拉卡拉的IPO进程一波三折。2016年公司希望通过借壳方式登陆A股市场,但在借壳高压监管的环境下,最终未能借壳上市,随即转道申请IPO。
随后在2017年IPO常态化的影响下,拉卡拉提交IPO材料并在当年3月完成预披露,开始了漫长的登陆创业板之旅。
按正常IPO流程,拉卡拉将受到证监会的第一轮反馈并且回复,如果反馈结果受到证监会认可,那么将完成招股书的预先披露更新。但在预披露后,拉卡拉的IPO审核进度陷入了泥潭,停步不前。之后,拉卡拉更是宣布因为律师事务所更换签字律师中止IPO审查。
直至2019年3月12日,证监会官网更新披露拉卡拉招股书说明书,其IPO审核进程得以继续。也就是说,拉卡拉在拟IPO企业的队伍中足足等待了2年时间,而这一期间IPO环境已时过境迁。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使卡拉卡的IPO进程得到了破局的机会?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这很大程度上和证监会在2019年年初解决的一项政策问题有关。
2019年1月11日晚,证监会发布一则监管问答,即《关于首发企业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存在未弥补亏损事项的监管要求》(下称“《监管问答》”)。
此前,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第二十六条,发行人要满足“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因此一些企业及中介机构期望利用整体变更的手段来抹去亏损。
但目前整体变更时存在未弥补亏损的公司,如何进行整体变更,法规和监管层始终没有明确规定,现存办法都是中介机构和公司摸着石头过河,也产生了争议。但拉卡拉的出现让这一问题成为了实际案例,因此,在没有明确的解答之前拉卡拉的IPO都存在争议,无法推进。而最终,《监管问答》的发布清理了卡拉卡上市路上的障碍。
“类似的情形一直没有实际案例,直到拉卡拉申报IPO,这个问题才成为焦点事项。这也是后续卡住拉卡拉IPO进程的重要因素,如今这一困扰在官方层面解除,拉卡拉IPO进程自然恢复正常。”一位熟悉拉卡拉IPO情况的沪上投行人士透露。
第三方支付闻风而动
拉卡拉过会,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冲击境内市场IPO有着重要的标杆性意义。
第三方支付公司长久以来都是A股稀缺的标的,在此之前没有相关的企业以独立的身份成功IPO,因此2017年先后有拉卡拉和上海漫道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漫道金服”)向证监会递交IPO申请时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不过,根据记者查询的信息显示,在拉卡拉成功过会的同时,另一家漫道金服仍处于IPO审核中止的状态中,IPO进程继续停步不前。
与此同时,在拉卡拉和漫道金服IPO进程均受阻之时,另一家三方支付公司汇付天下2018年6月选择在香港上市。
而近两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一直处在强监管阶段,业务模式和行业格局剧变,因此在拉卡拉和漫道金服后,再也没有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交IPO申请。
但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对于强监管的压力已经逐渐适应,多项颠覆行业格局的政策也已进入平稳过渡阶段,因此在拉卡拉过会的刺激下,业内人士对第三方支付公司重新冲击IPO抱有乐观态度。
“2017年前后我们是准备在A股IPO的,但后来港股热了之后,中介机构又在引导我们去香港上市,尤其是汇付天下第一家上市之后,香港市场上可能还有投资者能看懂这个行业。目前公司选择冷静一下,不过,如今拉卡拉上市,未来我们还是会倾向重新考虑A股的规划。”3月26日,北京地区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董秘表示。
“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停发,由于违规吊销与牌照合并等原因,第三方支付牌照减少了三十多张,目前仅有238张,并且未来还会进一步减少。支付牌照就是金融的稀缺资源,一段时间以来强监管会让行业的风险出清,留存下来的头部公司质量会有上升。”一位长期跟踪研究第三方支付的资深投资者告诉记者。
不过,第三方支付行业的IPO之路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一位国元证券分析师指出:“第三方支付风险点主要有预备金挪用、反洗钱等,同时还有在行业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是否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这些问题都会是影响IPO的因素。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IPO来说,行业破冰出现多家企业上市的场景或比预想中的要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