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闻多一度 | 手串也成健康杀手 能量石暗藏哪些“杀机”?
导语:近年来,手串作为一种时尚饰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然而,一些所谓的“能量石”手串却可能成为健康杀手。那么,这些能量石手串中暗藏着哪些“杀机”呢?
正文:
一、重金属超标
一些能量石手串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添加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长期接触可能导致中毒、致癌等严重后果。
二、辐射超标
部分能量石手串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如铀、钍等。这些放射性元素会释放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接触辐射,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细胞突变等健康问题。
三、细菌滋生
手串在佩戴过程中,容易受到汗液、油脂等污染。如果不及时清洗,手串上的细菌会大量滋生,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甚至引发感染。
四、过敏反应
部分能量石手串含有对人体过敏的物质,如镍、铬等。过敏体质的人佩戴这类手串,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
五、虚假宣传
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夸大能量石的功效,声称其具有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等神奇效果。实际上,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消费者切勿轻信。
专家建议:
1. 购买手串时,
相关内容:
你也有佩戴手串的习惯吗?近期,“手串 辐射”的话题登上热搜,能量石手串一度引发热议。近些年,有些商家宣称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因与“玄学”关联,小小一颗石头就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元。不过有媒体报道,一些能量石有很强的辐射,有的戴一天等于胸透117次。能量石手串为何成了健康杀手?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能量石真的会带来能量吗?
“能量石”通常是天然矿石、陨石或经过辐照的石头。近年来,“能量石”“保健石”被一些商家刻意炒作,宣传有特殊能量和治疗效果,甚至被赋予了神秘的超自然属性。
据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019年12月,辽宁大连周水子机场,一位入境旅客随身行李中有一枚名为“五行质子量子能量共振器”的石盘,引发了核辐射仪器报警。经海关关员检测,该石盘也含有放射性物质钍-232,核辐射值为112.4微西弗(放射性剂量的计算单位之一),超标1120倍。据海关关员介绍,把这块石盘戴在身上一天,相当于在医院做117次X光胸透的辐射量总和。旅客表示,这枚“能量石盘”在购买时被称可保平安,但其女儿佩戴该“能量石盘”三个月之后,经常无故流鼻血,怀疑可能与该放射性超标物有关。
近年来,多地海关截获“保健石”“能量石”“能量塔”等物品,经检测发现存在严重辐射超标。
2023年10月大连海关截获的“保健石”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1050倍(本底值是指自然环境中本来就存在辐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辐射量超标原因是该“保健石”含有放射性核素钍-232。


图片来自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发现旅客携带的15条“保健石”项链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超现场本底值468倍,经放射性核素分析,该保健石中含钡-133、钍-232两种放射性核素。
2025年年初,昆明海关截获的“能量塔”也有严重的辐射剂量率超标,核素分析证实了其含有放射性核素钍-232、钡-133。
上述“能量石”中检测出的放射性物质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1类致癌物清单。
专家提示,某些商家所称的“能量物质具有医疗保健功效”并没有科学依据。第一,某些“能量石”的功效肯定被夸大了,而且即使有一定效果也无法量化、无法科学试验验证;第二,某些“能量石”来路不明,采购时无法判断有无辐射,所以不建议自行采购;第三,购买这种“能量石”存在诈骗风险,希望大家保持理性,相信科学。
专家提醒,在不明确石头成分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佩戴,至少不能贴身佩戴,也不能放置在卧室;如果在佩戴来路不明的石头后,出现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如心慌、胃胀、手脚发麻等表现,可前往专业的机构如辐射监测站监测,及时就医。
选购这些首饰需注意!
1. 相思豆

图片来自某电商平台截图
不少年轻人都买过相思子手串,但实际上,古诗里的红豆和相思子根本是两回事。相思子,又名鸡母珠、美人豆,属于一种剧毒植物。一旦误食,一颗就可致命,误吸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烧、恶心、肺积水等中毒症状。
2. 核桃手串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截图
现在盘核桃不仅是“老头乐”,“00后”也加入了盘核桃阵营。实际上,核桃非常容易发霉,发霉后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除了发霉核桃,还有一种药洗核桃,一些不良商贩为了方便清理核桃表面的青皮,会使用84原液来浸泡核桃。这类核桃(表面会有刺鼻性异味)如果长期把玩,会造成皮肤红肿、刺痛,有些过敏体质的人还会出现水泡、皮炎的现象。
3. 染色玛瑙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截图
目前市面上,很多玛瑙实际都是用不值钱的玛瑙灰白原料加工、染色而成的。染色药水主要成分是高腐蚀性的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银等,这些都属于剧毒化学品。同时,染色玛瑙的重金属含量普遍很高,在人体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4. 仿真饰品
仿真饰品多是便宜的合金制成,有些为了看起来更加有光泽,会在表面电镀过量的铅、镍和镉等重金属,这些如果直接接触皮肤,这些有害的重金属有可能随汗液溶出,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短期可能出现一些刺激性的红斑;长期佩戴可能出现过敏。
生活中常见的辐射谣言
1. 仙人掌能防辐射?
仙人掌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并没有抗辐射的能力。仙人掌抗辐射的谣言来源很可能是人们想到了它的生活环境,强烈紫外线、极度干旱的环境让人“辐”想连篇。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仙人掌能够抗辐射,那也要扎进仙人掌堆里面,变成“刺猬”才能全面防护、降低辐射风险。
2. 碘盐能防辐射?
一方面,盐的来源中,海盐只占小部分,即使核污染水排海影响到了海盐生产,也不会导致我国的盐供应出现巨大缺口;另一方面,用碘盐来替代用来防辐射的稳定性碘片也是不可取的,两者含碘量差异巨大,如果真的靠碘盐来替代的话,要一次性吃3公斤至4公斤碘盐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3. 镭、钍、氡有保健功能?
在放射性被发现的早期,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危害,反而因为这些放射性物质的荧光效应,而误以为它携带神秘力量。镭、钍等放射性物质被疯狂地添加到人们所能及的各种食品用品,化妆品、牙膏、玩具,甚至饮料、药品里。它的唯一作用就是给人体带来“纯天然无添加”的辐射,过量的辐射使得长期接触它们的人身患贫血、癌症……今天我们也许会听到“氡温泉保健治病”的说法,实际上是某些特殊地质结构的地区,温泉水中矿物质和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略高于其他地区,其中主要是镭-226衰变会产生放射性惰性气体氡气。适当泡温泉本身有助于加强血液循环、舒缓血压、提高机体代谢效率、增强人体免疫力,但略微增高的辐射剂量是否真的具有理疗和保健作用,目前尚没有足够的实验或临床依据支持。
整合自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央视新闻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