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报道,杭州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杭州消保委”)对市场上的7家买菜APP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部分APP存在缺斤少两、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以下是杭州消保委测评的详细情况:
1. 测评对象:7家买菜APP,包括某东买菜、某宝买菜、某团买菜、某鲜生、某惠买菜、某时鲜生和某易买菜。
2. 测评内容:对7家买菜APP的蔬菜、水果、肉类等产品的重量、农药残留、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了检测。
3. 测评结果:
(1)缺斤少两:部分APP在蔬菜、水果等产品的重量上存在不足,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能会遭遇“缩水”的情况。
(2)农药残留超标:部分APP的蔬菜、水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3)营养成分不达标:部分APP的肉类产品营养成分不达标,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
4. 建议:
(1)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买菜APP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2)完善标准:买菜APP应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3)提高消费者意识: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查看产品信息,选择信誉良好的买菜APP,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此次测评结果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线上蔬菜、水果等食品时,要
相关内容:
4家活虾短斤缺两,2家鱼农药残留超标,个别平台生鲜新鲜度不能保证,大部分未使用环保包装……6月12日,杭州市消保委公布对盒马、京东到家等7家“买菜APP”消费测评结果。


测评现场(图片来源: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
澎湃新闻6月13日从杭州市消保委了解到,7家测评对象为“盒马”、“联华鲸选”、“京东到家-生鲜极速达”、“叮咚买菜”、“美团-优品生鲜”、“多点”、“每日优鲜”。此次测评,消保委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7家APP平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下单,分别就到货及时性、商品重量、外观评测、农药残留情况以及售后服务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评测。
经测评,“买菜APP”平台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重量、外观评测、农药残留方面。
商品到货后,工作人员将商品去包装后重新称重测量。果蔬类商品的净重基本都在商家承诺的范围内,多个商品实际重量超出购买重量,只有“多点”和“京东到家”购买的荔枝净重分量稍微不足。但在5家购买了活虾的平台中,4家有短斤缺两现象,其中“美团”少21克,“京东到家”少19.5克。
外观完整度和新鲜度方面,“盒马”的生鲜鲜活率得分较低,果蔬菜品也不够新鲜,“叮咚买菜”的情况较好。包装上,大部分平台都未使用环保包装,以塑料包装为主。
消保委还对本次评测中购买的果蔬生鲜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购果蔬类商品都未检出农残。但在“叮咚买菜”和“美团”这两家平台所购买的桂鱼均被检测出孔雀石绿成分。

12日下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委联合约谈了“盒马”、“联华鲸选”、“叮咚买菜”等杭州本地买菜平台,要求其就评测存在问题的平台在一周内书面反馈自查报告。
“‘买菜APP’必须走规范化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存在的入市把关不严、主体责任不到位、配送冷链条件不足等问题,保证合法合规,诚信经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人汪晓敏告诉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