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玮炜作为摩拜单车的创始人和CEO,她的成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
首先,从商业角度来看,胡玮炜带领摩拜单车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共享单车行业的领导者之一。摩拜单车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无桩”共享模式,更在于其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通过摩拜,胡玮炜不仅实现了个人的商业价值,也为社会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其次,从个人成就来看,胡玮炜在短短几年内将摩拜单车从一个小众项目发展成为一个全球知名品牌,她的领导力和商业眼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尽管在美团收购摩拜后,胡玮炜选择了离职,但她凭借摩拜单车套现15亿人民币全身而退,这也体现了她在商业领域的成功。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胡玮炜的成功也伴随着争议。在摩拜单车的发展过程中,有关其商业模式、市场垄断等方面的质疑和批评不断。此外,美团收购摩拜后,胡玮炜的离职也引发了一些猜测和讨论。
综上所述,胡玮炜在摩拜单车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她的成功也伴随着争议。从商业角度看,她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从个人成就来看,她是一位具有远见和领导力的企业家。然而,她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还需关注社会责任和行业规范。
相关内容:
编辑丨十八
文丨科技点子王
假如,一个月薪三千的人,说自己在某一天能有15亿的身价。
估计网友们会认为,他不是在吹牛皮,就是在白日做梦,或者本身就是富二代。

白日做梦
可“单车女王”胡玮炜却用自己14年的创业经历告诉大众,她真的做到了!
没有家族的扶持,也不是异想天开,胡玮炜靠着自己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创业这条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终于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胡玮炜何许人也?光看照片的话,和办公楼里的都市白领没啥俩样。

胡玮炜
可就是这样一个笑容明艳的女人,在2015年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创建了“摩拜单车”,这个不到三年就成为共享领域最大的独角兽公司。

正当大家准备看着胡玮炜大干一场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然在“摩拜单车”市值最高,最被人看好的时候,毫不拖泥带水的将其卖给了美团,自己实现了财富自由,套现十五亿完美离场。

如今“共享经济”已经成了老掉牙的概念了,市面上也早已看不到“摩拜单车”的身影。
大家对于共享单车最后的印象也停留在了摩拜单车的强力竞争对手,至今还没完成退费的“OFO”身上。
那么当年胡玮炜是凭借什么,在共享领域杀出一条血路,最后还将“摩拜”卖给了美团王兴呢?

王兴
起航:十年汽车媒体工作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或许这一切要从胡玮炜毕业开始说起。
04年的时候,胡玮炜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毕业,没错,不是浙江大学,而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本院校。
这样看来,胡玮炜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天才学生,说起来多少有些平凡了。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胡玮炜毕业后,去了北京,开始了漫长的北漂生涯。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每日经济新闻》经济部做汽车记者,那时的她一个月工资只有3000块,工资仅仅只够在北京生存下来。
好在胡玮炜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她就对工作得心应手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胡玮炜通过一次次的跳槽,增加了自己的工资,也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在汽车领域结识了不少大佬。
等到2014年的时候,胡玮炜已经在汽车媒体领域深耕了十年,工资也早就达到了上万元每月,可胡玮炜对此并不满足。

此时的她内心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但因为时机还没有成熟,胡玮炜便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
某天,胡玮炜觉得一切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个时间点了,于是她果断从公司辞了职,然后穷尽身上仅剩的13万元,租下了北京一个便宜的四合院。
当然即使再便宜,四合院的租金也是不能小觑的,所以胡玮炜只能租用四合院白天的时间,晚上这里就成了酒吧,给酒吧老板使用。

胡玮炜创立的公司名为“极客汽车新媒体”。
大伙儿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公司的主要项目是“汽车+自媒体”,说来说去还是和胡玮炜前十年的工作有着很深的联系。
可惜胡玮炜光有一番雄心壮志,公司却办得不温不火,她自己也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毫无创业头绪。

好在胡玮炜还是有一点商人头脑的,她借着公司地址晚上是酒吧的便利,在四合院里办起了沙龙。
胡玮炜凭借自己做媒体时经营的人际关系,请来了不少汽车领域的大佬人物,其中就包括了她一生中最大的伯乐—天使投资人李斌。

李斌
李斌作为蔚来创始人之一,在汽车领域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一次沙龙上,胡玮炜向李斌引荐了一位名叫陈腾蛟的青年。
陈腾蛟是一位汽车设计师,想在智能单车上做出点新花样,他不遗余力地向李斌讲述自己的创新理念。

陈腾蛟
但李斌作为大佬,对于陈腾蛟这样的年轻人自然是不怎么看得上眼的。他告诉陈腾蛟,要做智能单车,还不如做共享单车。
此时“共享经济”的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风靡一时,各个领域的人都想掺和一脚,李斌也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李斌和陈腾蛟都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在一旁听他们谈话的胡玮炜听到“共享单车”这四个字,却是眼前一亮,或许她终于找到了自己应该为之奋斗的方向。

共享单车
乘风破浪:创办“摩拜单车”,从共享领域杀出一片天。
胡玮炜做记者时,经常要出差。有时候两个采访的地方比较近,坐出租车不是很划算,走路的话又有点远了。
这时候的胡玮炜就在想,要是能把自己在北京的单车一起带过来就好了,可惜单车有点重,她的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了。
如今听了李斌的话,胡玮炜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没错,虽然不能将单车打包带走,但是如果城市里到处都有单车,那不就能实现自己随时有单车可骑的想法了吗?

而且14年的时候,中国的网络支付已经是相当普及了,共享单车的技术含量也不高,胡玮炜觉得这个项目大有可为。
她诚挚地李斌和自己一起做这个项目,但李斌是个大忙人,没时间小打小闹,干脆给胡玮炜投了一笔钱,让她自己去开发项目。
就这样,2015年1月初,胡玮炜带着李斌给自己投的146万,在北京成立了“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年正是胡玮炜北漂的第十一年。

公司初创,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摆在胡玮炜这位年轻的女企业家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共享单车”的研发。
毕竟是要做“共享”的产品,一定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胡玮炜对摩拜单车提出了四点要求:单车必须要装智能锁,而且不能爆胎,不能掉漆,也不能掉链子。

她的这一严苛要求将设计师可谓是折磨得痛不欲生,一时间连续几位首席设计师从摩拜单车离职。
毕竟在他们看来,胡玮炜的这一要求有些太死板,不知变通了。
可无论大家怎么劝说,胡玮炜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她一直坚信:“共享经济,质量为王!”

共享单车结构
好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后,最终摩拜单车这一产品还是设计出来了。
只是又一个难题摆在了胡玮炜面前。研发单车成本远远超标,公司账上已经没钱了。
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大佬救命,李斌为胡玮炜拉来了愉悦资本300万的投资额。

又一次获得投资后,摩拜单车正式投放市场。此时“共享经济”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大都市的青年,总是喜欢尝试新事物。
共享单车终于火了!
如果要靠着共享单车的那点租金,摩拜不知何时才能回本。
于是胡玮炜想了一个好办法:收押金!
要想使用摩拜单车,用户必须交纳299元的抵押金。这种方法也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政策对共享经济做出相应的规范。

各大资本看到胡玮炜的操作眼前一亮,这样一来,一辆摩拜单车不就是一个小型的移动银行吗?
每增加一个新用户,公司就会多出299元的储存金。
于是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摩拜单车成了最火热的独角兽公司,经历了十几轮融资,估值达上百亿。

急流勇退:清醒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正当大家沉浸在公司估值暴涨的喜悦之中时,胡玮炜却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
多位其他行业老大跨专业进入共享单车领域,也想要分得一杯羹。
一方面是竞争对手不断增多,另一方面摩拜自身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

由于前期扩张太快,后期公司维护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即使经过一次次的融资,公司还是入不敷出。
要知道公司估值再高,那也只是估值啊,不是实际财产价值。
与此同时,国家注意到了共享单车领域的乱象,正在尝试出台政策管控相关市场,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胡玮炜知道不能让这一切继续这样下去了,她必须要找人来接手这一烂摊子。
即便当时“共享经济”还炒得火热,但摩拜单车已经到了该急流勇退的时候了。
在综合各方因素后,胡玮炜将目光投向了美团创始人王兴。

胡玮炜知道王兴此时正在准备美团上市的事情,如果王兴能拿下摩拜这个广受好评的独角兽公司,一定能为美团上市谋取更高的估值。
胡玮炜敏锐地猜中了王兴的想法,双方对于美团收购摩拜的事情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2018年4月4日,距离愚人节过去还不到三天的时间,胡玮炜以185亿元的价格将摩拜卖给了王兴,她自己也凭借拥有的摩拜的相关股份套现了15亿元。
这个倾注了胡玮炜全部心血的独角兽公司一夕之间完成了易主。

此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共享单车领域一时间人仰马翻,最终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摩拜单车在被美团收购后,也是直接更名为“美团单车”。
如今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能看到摩拜单车的身影了。

胡玮炜,这个前半生默默无闻的女人,凭借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一脚踏入共享单车领域,打造颇负盛名的独角兽企业“摩拜公司”。
又能在风头最盛的时候急流勇退,成功套现十五亿元。
不得不说,她的精明实在是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如今39岁的她,又会有怎样的更加精彩的后半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