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勒索病毒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措施来应对:
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 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勒索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强化内部网络安全政策,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2. "更新和强化安全防护措施":
-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确保所有软件都安装了最新的安全补丁。
-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病毒软件,以增强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
- 实施多因素认证,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3. "数据备份与恢复":
-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的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避免与原系统直接连接。
- 制定灾难恢复计划,一旦发生勒索病毒攻击,能够迅速恢复业务运营。
4. "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
- 实施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异常网络流量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 建立应急响应团队,一旦发现勒索病毒攻击,能够迅速采取行动,隔离受感染系统,并通知相关部门。
5. "信息共享与协作":
- 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以及安全厂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安全信息和勒索病毒攻击情报。
- 与其他企业共享安全经验,共同提高对勒索病毒的防御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新型
相关内容:
新华社天津12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5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和多家互联网安全机构获悉,12月1日前后,一种新型的勒索病毒在国内开始传播,该勒索病毒要求受害者使用“微信支付”支付赎金。病毒制作者利用github、CSDN、豆瓣、简书、QQ空间等网站页面作为下发指令的C&C服务器,加密受害者文件并勒索赎金,同时窃取支付宝等软件密码。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安全专家介绍,该病毒采用“供应链感染”方式进行传播,通过论坛传播植入病毒的“易语言”编程软件,进而植入各开发者开发的软件,传播勒索病毒。同时,该病毒还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
该勒索病毒在感染用户计算机后不会勒索比特币,而是弹出微信支付二维码,要求受感染用户使用微信支付110元,从而获得解密密钥,这也是国内首次出现要求使用微信支付的勒索病毒。目前,微信运营商判定该支付二维码存在违规行为,并表示已无法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赎金解密。
针对这种新型勒索病毒的攻击,安全专家在此提醒广大用户及时采取五种措施进行防范:
一、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目前市场主流反病毒软件都已支持针对该勒索病毒的防护与查杀。
二、不要轻易打开来源不明的软件,该勒索病毒通过易语言编写的程序传播,减少使用来源不明的软件可有效预防。
三、如已经感染勒索病毒,可使用相关解密工具尝试解密。目前,许多公司已经针对该勒索病毒开发了解密工具,包括火绒Bcrypt专用解密工具、腾讯电脑管家“文档守护者”、360安全卫士“360解密大师”等。
四、已感染勒索病毒的用户,在清除病毒后,尽快修改淘宝、天猫、支付宝、QQ等敏感平台的密码。
五、定期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备份计算机中的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