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通过加密用户的文件,要求用户支付赎金以解锁文件。近年来,比特币由于其匿名性和可跨边境支付的特点,被一些勒索病毒攻击者作为赎金支付的手段。
关于比特币是否“清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比特币的匿名性":比特币的确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匿名性,这使得某些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非法交易,包括勒索病毒的赎金支付。但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本身是非法的,只是它可能被用于非法目的。
2. "比特币的透明性":尽管比特币具有匿名性,但其交易记录是公开的。这使得比特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透明性,有助于追踪和阻止非法活动。
3. "比特币的监管":随着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强对比特币的监管。这有助于减少比特币被用于非法活动的可能性。
4. "比特币的合法用途":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货币,除了被用于勒索病毒赎金支付外,还有许多合法用途,如跨境支付、投资等。
综上所述,比特币本身并非“清白”或“有罪”,它只是一种工具。正如任何工具一样,其被用于合法或非法目的取决于使用者的行为。对于勒索病毒攻击者利用比特币进行非法活动,我们不能将责任归咎于比特币本身,而应关注打击非法行为,加强对比特币的监管和防范。
相关内容:
一场规模空前的网络病毒攻击事件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突然出现,全球150多个国家沦陷。英国的几十家医院被迫暂停急救等服务,俄罗斯内政部千台电脑遭攻击,德国铁路系统、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等纷纷“中毒”,中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有计算机遭受影响。火币网方面透露,根据黑客公布的其中一个比特币地址,截至5月14日,黑客已经收到39笔比特币,累计5.5枚。按照火币网5月14日最高报价10500元计算,共计5.8万元人民币。
一场“病毒战”突然爆发且来势汹汹,勒索病毒侵袭全球并开始疯狂吸金背后,“嫌疑人”比特币、美国国家安全局是清白的吗?
“比特币”为何屡成帮凶
在此次病毒攻击中,解开锁定电脑上的文档,用户需要支付比特币。在“额外服务”中,黑客还进行了知识普及,耐心地解释比特币是什么,如何支付等等。
也正是因此,“永恒之蓝”的电脑勒索病毒席卷全球后,市场将关注点放在了比特币身上,甚至将此次事件称为“比特币病毒”。对此,有比特币交易平台人士称,“比特币病毒”是误传,比特币既不是病毒的源头也不是病毒的载体。
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虚拟货币,比特币是众多网络勒索案的支付手段:黑客曾要求苹果公司拿出价值15万美元的比特币来换取6亿被非法绑架的iCloud 账户凭证,否则这些账号将被直接抹除;旧金山城铁系统、南非银行、列支敦士登富帝银行、美国多所医院等均遭受过类似的比特币病毒勒索。
与勒索病毒并无直接关系的比特币之所以躺枪,与比特币在支付转账时的全球化、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等优势直接相关——这些特点让全球勒索变得更加低成本和低风险,犯罪分子可以大致避开通过银行卡交易记录追踪每笔钱来龙去脉的可能。
对此,比特币业内人士则认为,比特币底层技术区块链反而能有效防止“永恒之蓝”漏洞引发的大规模感染。
但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一事件可能导致未来各国对比特币的监管更加严厉,价格有望回落。安天公司安全研究与应急处理中心主任李柏松表示:“一些不法黑客还可能受到此次勒索软件攻击的启发,将更多技术手段与勒索软件相结合,勒索模式带动蠕虫病毒的回潮不可避免,黑客可能利用僵尸网络分发病毒,还可能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漏洞制造和传播病毒软件,这些问题都会出现。”
多方剑指美国国家安全局
这么看来,比特币此次算是最完美的躺枪者了,但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却成了实实在在的众矢之的。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14日指出,12日全球爆发的勒索软件网络攻击凸显了政府大量储存安全漏洞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呼吁各国政府应向信息产品供应商报告安全漏洞,而不是加以储备和利用。
史密斯在官方博客文章中谈到这次网络攻击的教训时说,这给世界各国政府敲响了警钟。最新攻击事件说明,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两种网络安全威胁形式——国家行为和有组织犯罪行为发生关联。这种关联“出乎预期,令人担忧”。
史密斯称,“我们看见,维基解密上出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保存的漏洞,而目前来自NSA的这一漏洞影响了全球的用户。已有多起事件表明,政府部门掌握的漏洞信息会流向公众,进而造成广泛的破坏。”
除了微软,针对此次黑客用来作恶的名为“永恒之蓝”的网络病毒,俄罗斯网络安全企业卡巴斯基实验室、中国的360卫士安全反病毒小组都认为,勒索木马来源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网络武器库,不过,木马传播者尚难定论。在今年4月黑客组织“影子经纪人”披露的一批美国国安局黑客工具中,“永恒之蓝”赫然在列。
“网络安全专家:攻击全球勒索软件源自美国国安局。”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以此为题报道说,专家相信,美国等各国情报机构利用软件漏洞作为网络武器,却不及时通知科技公司修补这些软件漏洞的做法,再次引发关注和批评。
美国《洛杉矶时报》13日报道称,此次大规模网络攻击肇事者的名单很长,但最受指责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
对此,美国国土安全部12日发表声明称,已获悉上述勒索软件影响全球多个实体。但是,声明除介绍勒索软件的定义、微软已针对这个漏洞发布补丁、提醒用户应安装补丁外,没有说明更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