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防诈丨谨记“防骗十招”,远离诈骗风险
1. "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对于陌生来电、短信、网络信息等,要谨慎对待,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
2.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尤其是涉及中奖、转账、汇款等内容的,要立即挂断或删除。
3. "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4. "不点击不明链接":对于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二维码,不要随意点击或扫描。
5. "不轻易汇款、转账":对于要求汇款、转账的要求,要核实对方身份,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6. "不贪图小利":对于“天上掉馅饼”的诱惑,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贪图小便宜,避免上当受骗。
7. "加强自我保护":安装正规的安全软件,定期更新系统,防止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侵害。
8. "核实身份":在接到涉及亲人、朋友遇险的信息时,要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核实其真实性。
9.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协助警方追回损失。
10. "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参与反诈骗宣传教育活动,
相关内容:
近期典型诈骗案件须知!
01
贷款类诈骗
02
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
03
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员骗子冒充以上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知你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等,利用你急于摆脱干系、减少损失的心理,诱使你将钱款转入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号,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04
网络游戏诈骗
05
冒充熟人、领导诈骗
一公司财务被冒充其公司老板的骗子拉入QQ群聊中,按照骗子的指令将公司账户内的33万多元合同款转入骗子提供的账号内。
06
网络交易诈骗
07
虚构特殊服务诈骗
08
红包数倍返还诈骗
09
投资理财诈骗
电信诈骗的特点
特点一
电信诈骗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电信诈骗者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
特点二
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一开始只是用很少的钱买一个“土炮”弄一个短信,发展到英特网上的任意显号软件、显号电台等等,成了一种高智慧型的诈骗。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发展到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诈骗者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骗术。就像“你猜猜我是谁”,有的甚至直接汇款诈骗,大家可能都接到过这种诈骗。这种刚开始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这种骗术能骗到钱吗?确实能骗到钱。因为中国人很多人在做生意,互相之间有钱款的来往,咱们俩做生意说好了我给你打款过去,正好接到这个短信了,我就把钱打过去了,骗术也在不断花样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
特点三
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一般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团伙组织严密,他们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很细,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银行帐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这也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的困难。
特点四
跨国跨境诈骗比较突出。有的人在境内发布虚假信息骗境外的人,也有的常在境外发布短信到国内骗中国老百姓,打击难度很大。
02电信诈骗的防范
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绝对不可轻易汇款,应该第一时间向警方报警。
如果来电显示为“0019” 等开头的号码系从境外打来的电话,不要回复 。
公安民警、税务局工作人员绝对不会打电话指导被害人如何转账、设密码。公安部门也绝不可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
税务、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的时候都会通过电信、报纸等权威部门公告,绝不会仅通过打一个电话说要退你的税钱,或用普通手机号码发送短信,而且要求回拨的电话大都是普通固定电话号码。

1
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
2
涉钱信息莫轻信,陌生账户不转账。
3
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不要回。
4
陌生来电要提防,多方确认莫上当。
5
个人信息最重要,密码账号勿泄漏。
6
警惕电信网络诈骗,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被骗时请及时报案。
7
请警惕电信诈骗,不要轻易将钱款转入陌生人账户。
8
请警惕电信诈骗,务必保管好个人账户及密码,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账户信息,不向不明账户转账。
9
请警惕电信诈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绝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转账汇款。如遇资金被骗,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10
请警惕电信诈骗,不轻信亲友发出的汇款请求,务必以电话或其他方式核实,加强防范意识,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账户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