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是一个综合评价,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1. "观众口味":不同观众的口味和偏好不同,有些人可能喜欢更刺激、更猛的内容,而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细腻、深刻的作品。
2. "影片质量":影片的剧情、演技、导演、摄影、音乐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评分。即使尺度大,如果影片在这些方面表现不佳,也可能导致评分不高。
3. "宣传和营销":影片的宣传和营销策略也会影响其评分。如果宣传力度不够,或者营销方式不被目标观众接受,可能会导致评分不高。
4. "上映时间和市场环境":影片上映的时间和当时的市场环境也会影响其评分。例如,如果同期有大量热门影片上映,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影片的评分。
5. "观众群体":豆瓣的用户群体可能并不完全代表所有观众。不同平台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口味和偏好,这也会影响影片的评分。
豆瓣8.8的评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它说明这部电影在豆瓣用户中有较高的认可度。即使尺度较大,只要影片在质量上得到认可,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评分。
相关内容:
疫情爆发快三年了,也出了不少相关的影视作品。
但有些遗憾的是,除了医务、警察等相关的职业剧。
以普通人为主角的故事,大都只是将疫情作为背景板。

一部新出的美剧,难得将这一话题完全融入人物和主题中。
拍出了犯罪、喜剧类型的小人物的故事。
完结后,豆瓣从8.5涨到了8.8分。
IMDB最后一集更是飙上9.1分。
评论区有人盛赞是「年度最佳喜剧」。

因为,它用妙语连珠的台词、令人捧腹的情节,消解并抚慰了疫情下的满满怨气——
《善人愚事》第一季
Sprung Season 1





原来,州政府为了防止监狱里传播疫情,便决定提前释放一批囚犯。
听起来离谱?可确有此事。

重获自由的杰克和公鸡,刚回归社会就遭当头一棒。
他们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每个人都被关在家里。
好比换了个地方蹲监狱。

超市被抢购一空,餐厅关门闭户。
小卖部的厕纸都价格暴涨。
原因是供应商从旅馆偷厕纸被抓了。

电视里播报着「温情」的社会新闻。
护理人员有家不能回,只能睡在车里。
每晚还通过打电话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刚走出监狱的杰克原本怀抱许多愿望。
「光脚走在草地上。坐在星空下。喝着没有烂鸡蛋味道的水。」这些愿望如此微不足道。
但在当下却实现不了。

更可怕的是,杰克有了咳嗽的迹象。
同屋的狱友吓得不轻,赶紧带他出门检测。
折腾了很久后发现,他只是对新换的羊毛衫过敏。
日子过得苦兮兮。
收留他们的公鸡母亲一语惊醒梦中人——
你们不都是罪犯吗?干嘛不重拾老本行?
吃完饭咱们就来一波「零元购」吧!


可杰克毕竟尝过牢狱之苦。
他认为盗亦有道,不能随随便便偷拐抢骗。
于是最终决定,将犯罪目标对准疫情时期心术不正的混蛋们。

第一个偷窃对象,是溢价卖厕纸的奸商。
此人见周边超市都被抢空,便故意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两卷厕纸居然卖到40美元。

杰克在监狱时,从狱友那里学了不少偷窃技巧
先偷一辆型号较老的车——因为车门容易撬开。
再耐心跟踪目标人物,摸清对方的行为习惯。
确定清楚三件事:
「他的钱放在哪里?他晚上会做什么?以及,他什么时候睡觉?」
掌握充足的信息后,就可以行动了。
杰克和朋友在奸商常去的ATM机附近安装了监控,得到了银行卡密码。
趁他夜里喝醉后,又在厨房自制麻醉剂,使其深度昏厥。

到了凌晨,他们偷出奸商钱包里的银行卡去ATM机提款。
先取出一笔。
过了零点后,额度重置,又可以重新取出一笔。
当然,别忘了顺手拿几卷厕纸。
干脆利落,大功告成。

第二个偷窃对象,是一家诊所。
这是一家兽医诊所,原本没有核酸检测资质。
但他们却私下收钱提供核酸服务,还捏造检测结果。
杰克和朋友就在晚上关店后撬锁潜进去,偷出了诊所的笔记本电脑。
两次行动过于顺利,尝到甜头后,他们想干一票更大的。
这次目标瞄准政府的议员。
美国疫情爆发前,这个女议员提前了解内情。
但她却没有关心民众的安危,反而靠大量抛售股票,将几百万美元收入囊中。
不仅如此,她居然还想靠投资制药公司狂赚一笔。
并打算将被捕的风险转嫁到管家身上。

杰克和朋友决定偷走这笔投资金,让她的计划落空。
第一步,偷走管家的银行卡。
第二步,修改银行卡密码。
因为是私密账户,他们在网站上申请重置密码,需要填写密保信息。
杰克伪装成学校新派来的作文老师,让管家的孩子帮他们探听到了答案。
秘诀也是来自昔日狱友的经验。
「一旦你跟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很特别,他们就恨不得把身上的所有钱给你。」
第三步,伪装身份,去银行转移资金。
资金交易当天,杰克伪装成司机,开车接送议员。
途中故意长时间停在信号盲区。
让她的手机无法接收到银行的通知信息。

另一边,公鸡母亲色诱了一个银行职员。
让他在信息确认时敷衍了事。
给足了钻空子的余地。

最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大笔资金从卡上刷走。
也让发疫情财的阴谋破灭。
他们溜之大吉后,女议员才走到信号区域,遭遇银行接连的噩耗轰炸。


这部剧自始至终都以轻松、搞怪的喜剧效果弱化疫情话题的严肃性。
故事荒诞不经,但却总能不时让人会心一笑 。
主角很像周星驰电影中的小人物。
他们有非常滑稽、粗俗的一面。
比如,杰克在狱中谈恋爱,谎称自己是1米8高的20岁小鲜肉。
为了增加情趣,寄给对方色情照片。
结果出狱后,不仅见光死,还暴露了照片其实是自己狱友的。
他们也有辛酸、不堪的一面。
这背后还牵连着诸多法律、社会问题。
杰克上学时因卖大麻入狱。
当年这一罪行相当严重,还有最低刑期,让他在狱中渡过了整个青春。
但没想到,入狱几年,法律就被重新修订了。
大麻摇身一变成了合法的东西,只要以厌食症、PTSD之类为借口就不会被抓。

州政府声称要全力帮助犯人再就业。
杰克也得到鼓舞,决心洗心革面。
他在狱中认真学习,努力考取了学位。
但满怀希望出来后,却受尽歧视,找不到工作。

这部剧最后也通过浮夸搞笑的情节克服了生活的坎坷,实现了小人物的白日梦。
处理方式又很有现实合理性。
杰克和朋友偷来巨款后,没有受到任何法律制裁。
因为女议员误以为自己被政府深度监听后剥夺了资产。
为了职业生涯考虑,她只能吃哑巴亏。

主角团靠着不义之财换了新身份。
杰克如愿成为一名老师,其他人也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他们还劫富济贫,主动给疫情中惨遭坑骗的居民以补偿。
给管家孩子也寄去了莫须有的「作文比赛奖金」。
就这样,杰克和朋友以「回归犯罪」的选择,滑稽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社会」。

回想一下,类似这种可怜、可笑又可恨的小人物形象,在国产喜剧作品中越来越少了。
限于创作者的经验匮乏,又受舆论环境的牵制。
小人物似乎越来越难用喜剧形式来表现。
他们像是被推到了一个神圣却又尴尬的位置,写暗处被骂丑化,写高光被批煽情。
最后留下的只有刻板、扁平的他者化想象。
当下,深入人心又充满喜剧色彩的小人物,仍旧来自《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武林外传》等老剧。

就像小沈阳表示自己放弃小品创作的原因,是厌倦了喜头悲尾的僵化模式。
人物的悲喜情绪缺乏自然的起承转合,只剩僵硬的情感转折。
说白了,就是人物失去了真实性。

近两年出圈的喜剧节目,其实都在尝试从这一方面突破。
《脱口秀大会》中呼吁闪送员、退休阿姨、厨师等普通人参加,也捧出了小佳、黑灯等有生理残疾的演员。
让他们自己发声,打破了叙事中的「安全距离」。
也让小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可感。

正在热播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更是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流行热梗的二次加工,或是侧重形式的作品往往能博得满堂彩。
就像《少爷和我》将霸总文学演绎成戏谑的舞台剧,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认可。
《大放异彩》融合了海派舞蹈,带来了新异的视觉审美体验,被黄渤盛赞可以直接放到电影里。

但是一旦落到现实向的表达,就引来很多争议。
就像被骂最多的《妈妈的味道》。
先将唠叨的母亲比喻成热情的「服务员」,再用「为你好」合理化窒息的亲子关系。
完全是对传统亲情关系的惰性挪移。

还有,让节目组道歉的《男友来了》,内容是关于时下流行的虚拟恋爱游戏。
笑点被集中在沉迷游戏的女孩身上。
节目观念却基于长辈视角,吐槽、嘲讽沉迷者的疯狂和可笑。
被批娱乐不足,说教有余。

这些节目的相关评价中,被指责最多的问题是「刻板印象」。
创作者只是将一些固有认知照搬到节目中,既没有反思背后的价值观念,也没有融入当下性的思辨。
反观《善人愚事》,以罪犯为主角,却在处处打破刻板印象,凸显善意。
还与时俱进地融入对疫情社会的种种担忧,将娱乐性与思考性相融合。
正说明了喜剧不仅仅需要创意和技术,更需要对现实入木三分的理解,以及高度的人文关怀。
只有如此,喜剧外衣下的每个小人物,才能真实如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