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时代,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的风险确实存在。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您的身份被冒用的情况,您可以自查:
1. "银行账户异常":
- 没有进行交易却收到银行账单。
- 银行账户被冻结或限制使用。
2. "信用卡问题":
- 没有申请的信用卡突然出现。
- 信用卡交易记录异常。
3. "贷款与债务":
- 没有申请的贷款突然出现。
- 收到债务催收电话或信件。
4. "收到陌生公司或机构的信件":
- 收到与您个人信息相关的陌生公司或机构的信件或邮件。
5. "社会保险问题":
- 社会保险账户出现未知的变动。
- 社会保险号码被用于非法活动。
6. "政府机构或警察的询问":
- 政府机构或警察询问您的个人信息,并称您的身份信息被用于非法活动。
7. "邮件、电话或短信":
- 收到要求您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的邮件、电话或短信。
8. "信用报告异常":
- 定期检查信用报告,发现不寻常的信用查询或账户。
9. "社交媒体活动":
- 您的社交媒体账户被未经授权的人使用。
10. "个人信息泄露":
- 个人信息(如
相关内容:
接到推销电话后
你是不是直接挂断不管?
收到催债短信后
你是不是当垃圾短信直接删除?
......
且慢,别不当一回事
这很有可能是
你的个人信息泄露了!
1、身份被冒用,成为200多家公司法人
真实案例:2020年一天,从未经商的小王发现,自己成了200多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但他对此毫不知情。
后果:一旦“被法人”的公司存在购买、出售假发票等情形,该公司法人代表可能被纳入征信黑名单、限制消费。

2、身份被冒用,多名学生被任职
真实案例:某工业大学多名学生反映在官方渠道查询到自己纳税记录异常,明明自己人还在学校上着学,却有记录显示自己在上班。
后果: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之后,父母可以申报子女教育、子女继续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但是如果遇到被任职的情况,其父母可能无法申报专项附加扣除。

3、身份被冒用,莫名背上贷款
真实案例:2018年8月,河南郑先生发现自己莫名欠债26万。而起因在于其2013年4月丢失的一张身份证。
后果:莫名负债后除了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外,还要对冒名贷款的逾期记录负责,恐无法正常申请贷款,若是买房买车需要贷款那麻烦可就大了。

除了被法人、被任职、被贷款
这3种情况外
还有人碰到
微信、支付宝账号被盗用等情况
不仅遭受经济损失
还可能影响正常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
有没有被冒用呢?
1
查你的身份信息
有没有被别人用来注册公司
在微信搜索
“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

再点右下角
“其他应用”—“投资任职情况查询”


就可以查询到你的情况了

2
查你的身份信息
有没有被冒用入职公司
下载“个人所得税”APP
点开“个人中心”—“任职受雇信息”

就能看到
你到底有多少入职公司
有没有“被入职”的情况

如果有,点击“申诉”
赶紧给它取消了!

3
查你的身份信息
有没有被拿去网贷
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
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pbccrc.org.cn)-
“个人征信查询系统”
第一次来的记得点击右上角先“注册”

注册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说明你从来没有参与过信用贷款
办过信用年卡或其他贷款服务
可以不用看了,没啥毛病

能注册登录的人
进去看看“个人信用报告”
就能看到你到底
有多少信用卡、贷了多少款
有没有为别人担保贷款等等信息
4
查你的名下绑定了
多少微信支付账户
打开微信
依次点击
“支付”—“钱包”—“帮助中心”


进入支付中心后
再点击
“实名问题”—“查询名下账户”


进行身份验证后
就能查到自己名下
绑了多少微信支付账户
有不想绑定支付的
点击“清除”可以冻结账户


5
查你的名下绑定了
多少支付宝账户
在支付宝APP
搜索“我的客服”—“查询名下账户”


进行刷脸验证后
在查询结果中
就能看到自己名下的支付宝账号
如果有的账号你已不再需要
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管理”
进行销户


6
查你的名下
办了多少张手机卡
打开微信
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在便民服务中点击“更多”
搜索“电话卡”
选中“电话卡一证通查”

按要求填入相关信息
就可以查到
你到底办了多少张电话卡


稍后
查询结果将会通过短信通知你

信息安全问题
已经成为你我关注的焦点之一
预防个人信息被人冒用
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提高警惕
以下6招请收好!

转自:深圳公安发布
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