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天塌了!被催收第4天遭遇“呼死你”》
正文:
近日,一则关于“呼死你”催收手段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借款人表示,自己在被催收的第4天就遭遇了这种极端的催收方式,电话几乎不间断地被拨打,导致生活陷入混乱。
据了解,这位借款人因为急需用钱,在一家网络贷款平台借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按时还款。随后,贷款平台将他的信息转给了第三方催收公司。
从第3天开始,借款人的电话就变得异常忙碌。每天早上起床,电话铃声就不断响起,一直持续到深夜。借款人无奈之下,只能关机逃避催收。然而,关机并没有解决问题,催收公司依然通过其他方式联系他。
第4天,借款人再次遭遇了“呼死你”的催收手段。他的电话被不间断地拨打,甚至影响了家人和同事的正常生活。借款人表示,这种催收方式让他感到十分恐惧,担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借款人尝试与催收公司沟通,要求其停止这种极端的催收手段。然而,催收公司并未理会他的请求,反而变本加厉地对他进行骚扰。
针对这一事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专家表示,虽然催收是合法行为,但催收公司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采取
相关内容:
清晨六点,床头的手机像枚持续震动的手雷,在枕头上滚来滚去。我盯着锁屏上跳跃的陌生号码,指腹在拒接键上悬停三秒——这是今天第7通催收电话,而时针甚至还没爬上数字7。屏幕亮起的瞬间,十二条未读短信如子弹连射,"下午三点前不处理将联系紧急联系人""上门核实地址已生成"的红色标红字体,在视网膜上烫出灼痛的光斑。
第一次领教"呼死你"是在上午九点。座机、私人号码、虚拟号码轮番轰炸,每间隔47秒就有新的来电划破空气。我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不到十分钟,公司前台的内线电话突然响起,行政抱着话筒一脸困惑:"有个外地号码说找你核对家庭住址。"喉间泛起铁锈味,才想起从昨晚到现在,还没喝过一口水。
短信内容开始出现分化。各种各样的侮辱谩骂,威胁恐吓接踵而来。特别是那些污秽的骂人短信,深深刺痛我的心灵。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能和他们对峙一下,后来他们言辞越来越强烈,我也就懒得搭理,直接拉黑了。不去管那些,心情也会好很多。
第四天结束时,我学会了用三个手机:工作机静音放在抽屉最底层,生活机设置陌生号码拦截,专门买的二手手机用来接收催收信息——这个笨拙的防御体系,让我在爆炸般的震动中勉强辟出半米安全区。当黎明再次降临时,我看着记事本上列好的协商话术和还款优先级,突然发现昨夜收到的威胁短信里,有一条漏发了标点符号——原来那些看似无孔不入的催收者,也会在疯狂的工作节奏里出错。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还会持续很久,但至少在第四天的深夜,我摸到了藏在恐惧背后的第一件武器:原来当整个世界都在震动时,最有效的防震措施,是先让自己的心跳恢复正常的节拍。就像此刻握在手中的这支笔,当它开始在纸上写下第一个还款计划时,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正在逐渐盖过所有来电的蜂鸣。
最后,希望和我一样的朋友,及时止损,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