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关闭老圈子并开设新圈子,以及为什么选择做图片社交,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满足用户需求":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用户对社交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图片社交可以满足用户快速分享生活、展示个性的需求,同时也便于用户快速浏览和获取信息。
2. "增加用户粘性":支付宝通过引入图片社交功能,可以增加用户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间,提高用户粘性。用户在浏览图片、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对平台的忠诚度。
3. "提升用户体验":图片社交相较于文字或语音社交,更直观、生动,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氛围。支付宝通过引入图片社交,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使其在支付以外的场景中也能享受到社交的乐趣。
4. "拓展社交场景":支付宝作为一款支付工具,原本的社交功能相对较弱。通过引入图片社交,支付宝可以拓展社交场景,让用户在支付以外的场景中也能体验到社交的乐趣。
5. "与支付宝战略相契合":支付宝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平台。图片社交可以与支付宝的其他功能(如支付、理财、出行等)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服务。
6. "应对市场竞争":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图片社交市场逐渐扩大。支付宝通过进入图片社交领域,可以与这些平台形成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7. "提升品牌形象":
相关内容:
九言科技创始人清水的自拍,与油画合二为一。
眉梢斜上方45°是最佳角度;窗户或者镜子反射的光线最理想;构思一个完美姿势,按下拍摄键;接下来是滤镜、调色、修图,完成后上传到社交网络。
对于热衷社交的年轻男女而言,这一连串的动作已是社交网络生存的“必修课”。一张养眼的照片能换来点赞,聚集更多朋友,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商业机会。
2012年10月25日,Facebook以7.15亿美元的总值收购了Instagram,被同行一通嘲笑。仅过了一年,牛津出版社便把Selfie(自拍)作为年度热词,正式宣告图片社交时代的来临。4年后的现在,Instagram的估值已轻松突破350亿美元。
这是一个“一图胜千言”的时代,每张照片背后都是活色生香的人和真实场景,有了场景才有消费,有消费就有了商业价值。理解这点,就更容易看清这次支付宝的社交风波。
自拍的动态表情模式(泡泡会动)
一图胜“千金”
当然,自拍党们并不是免费享受这些资源。一些统计数据显示,喜欢自拍和喜欢消费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换句话说,爱美也是有代价的。
例如,美颜相机在《全球自拍粉皮书》中分析得出,在中国用户里,每天自拍100张以上的用户,化妆品月开销3000元以上的比例高达30%,而每天自拍5张以下的用户这一比例低于10%。
去年,艾瑞咨询抽样调查也表明,75.3%的自拍女生会在手机上购物,自拍党的平均月收入为5124元,平均一个月花在“买买买”上2800元。
对于商业机构而言,自拍党和他们贡献的照片同样有价值。Instagram的CEO Kevin Systrom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Instagram上面,人们用图片进行沟通,而全世界的广告也都在用图片说话。”有机构估算,明年,Instagram的广告收入有望超过28亿美元。
同样的意思,用in市场部桃子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图片的“buzz”比较高。buzz是衡量网上关键词产出价值的单位,与单纯的文字相比,图片要高出一大截。
自今年开始商业化摸索以来,“in”上很多案例都在证明这一点。今年春节,“in”和时尚品牌MK合作推出与猴年应景的猴子贴纸,刚好配合MK猴年限量单品的发行。这款贴纸上线后一周,使用量超过58万张,在各个社交平台展露。
之前,“in”和阿玛尼合作推广最新的哑光唇釉,鼓励女性用户晒红唇和裸唇,短期内就产生了3万多张照片。而在即将到来的圣诞节,韩国化妆品牌悦诗风吟将和“in”合作,利用inDream的功能,让“in”上的用户自发制作个性的圣诞贺卡并分享出去。
也许是看到图片社交的远景,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去年参与了九言科技的融资,押注它成为中国的Instagram。
自拍的滤镜模式
自拍的表情模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支付宝的一把手彭蕾道歉了,因为支付宝探索社交新玩法的过程中打了个擦边球,带来大量不良信息,造成预料未及的舆论影响,坏到被彭蕾称为7年来“最难过的时刻”。
这些天,支付宝开始通过人工、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删除,并对非圈子用户的评论等权限进行限制。
谈到今后对于不良信息的鉴别,支付宝表示,在支付宝“圈子”内,对于发布含有色情、人身攻击、明显广告信息等违规言论的行为,圈子管理员将有权删除其动态,对账号进行禁言处理,甚至拉黑。
所以,支付宝的“圈子”还会做下去。正如彭蕾所说,圈子是个好产品,有可能实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美好体验。
昨天凌晨,九言科技创始人清水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张照片,上面有个二维码,扫码后就能进入支付宝的“民艺圈”。这个圈子刚搭建不久,活跃度却出奇的好。来自天南海北的民艺爱好者,把见过的民间艺术通过照片形式上传,几乎每条信息都有点赞和留言。
2年前,九言科技推出名为“in”的图片社交平台,开始只是想用它把“照片变得有趣”。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团队意识到,这些照片背后就是一个个圈子,像喜欢拍美食的人就容易扎堆在一起,进而分享有趣的用餐经历。
“照片反映的是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意味着除了异性交友,有很多内容可以分享。”清水说,“除了民艺圈和美妆圈,我们还会在支付宝上线穿搭圈”。
硬件、软件、社交 一个都不能少
在所有照片中,自拍无疑是表达个人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此前,有相关统计表明:“千禧一代”中,55%的人有自拍经历,并将其上传到社交平台上。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视为“自我正性增强”的表现,即人们通过自拍呈现一个满意的自己,并借助社交网络获取他人的认可。
从出现至今,自拍已成为一门涉及软件、硬件和社交平台的综合性“课程”。拍出一张让自己和他人满意的照片,越来越像是一门手艺。
作为自拍达人,清水可以轻松地找到合适的光线和角度,在镜头前摆出最佳状态,“in”上面的视觉表达工具也愈发先进。从最早的贴纸、滤镜和文字,到现在可以进行面部识别的动态表情。
前不久,“in”还上线了图片处理的“黑科技”inDream,利用特殊的算法实现两张图片的融合。“你可以随意选择要融合的两张照片,比如自拍和梵高的油画,最后会看到一张带有梵高风格的自拍。”清水说。
考虑到粉丝的自拍需求,“in”也推出过自拍杆,并在许多城市的核心商圈设置了照片打印机。
硬件除了自拍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GoPro。尽管主打极限运动摄影,GoPro依然成为很多人的自拍心头好。
本版图片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