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机场首次查获“充电宝式电击器”

南昌机场首次查获“充电宝式电击器”的事件,反映了当前航空安全检查的严格性和旅客安全意识的提高。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
1. "事件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产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此次查获的“充电宝式电击器”就是利用充电宝的外观进行伪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2. "机场安全检查的重要性":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旅客流量大,安全检查至关重要。此次事件说明,机场安检人员对旅客携带的物品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查获了危险物品。
3. "旅客安全意识提高":随着社会对安全的重视,旅客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此次事件中,旅客可能并未意识到所携带的物品存在安全隐患,但在安检过程中,安检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4.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此类事件的发生,提醒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电子产品的监管,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电子产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5. "宣传教育":此类事件也提醒广大旅客,在出行时要注意携带的物品,避免携带违禁品。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旅客的安全意识。
总之,南昌机场首次查获“充电宝式电击器”事件,体现了机场安检的严格性和旅客安全意识的提高。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安全检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空港服务>安全>> 正文

6月16日,南昌机场首次查获“充电宝式电击器”,充电宝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压均符合锂电池充电乘机标准,但伪装的电击器防卫功能却属于民航违禁物品。

当日13:00左右,旅检08通道开机员在对一名旅客随身行李进行检查时,发现其行李内的充电宝X光机图像较为异常,其随即通知开包员对该充电宝进行开箱包检查。经开箱确认,该旅客所携带的充电宝外观与普通充电宝无异,且充电宝上标识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压,满足锂电池民航运输标准,但是打开充电宝顶端的盖子,看到两个金属触点,合规充电宝摇身一变成为了具备防卫性质的电击器,该名旅客重新严格检查后,做移交机场公安机关处理。

近期,局方和首都机场集团连续下发多份安全提示,安检护卫部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人身检查员和开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对新型违禁品的识别和判别,全面提升员工业务技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夯实安全运行保障基础。

责编:xwxw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