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视点|老年人为何网络“成瘾”?

老年人为何网络“成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老年人来说,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表现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甚至出现了网络“成瘾”的现象。以下是老年人网络“成瘾”的几个原因:
1. 社交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面临着社交圈子缩小的困境。网络社交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交渠道,使他们能够与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满足社交需求。
2. 休闲娱乐:老年人退休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休闲娱乐。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资源,如在线电影、音乐、游戏等,使他们在闲暇时光中找到乐趣。
3. 信息获取:网络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老年人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时事、养生保健、生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满足他们对信息的渴求。
4. 自我价值实现:网络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他们可以在博客、论坛等地方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网友交流,从而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5. 逃避现实:部分老年人可能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如疾病、家庭矛盾等,选择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慰藉,逃避现实。
6. 习惯养成:随着网络普及,老年人逐渐养成了上网的习惯。一旦离开网络,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出现心理依赖。
7. 技术普及:随着智能手机、

相关内容: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王熙峥

你的家中是否有老人沉迷于短视频无法自拔,没日没夜刷手机?是否为了“蹲守”红包,观看直播10小时不间断?是否关注了数十个“养生主播”,跟风下单了各种“三无”保健品?

不少年轻人“吐槽”:“以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父母,现在‘网瘾’比我们大多了。”如今,老年人为何会“困”在方寸屏幕之间?如何帮助他们健康“触网”?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同款爸妈”不在少数

“我妈60多岁了,迷上了看短剧,从早看到晚,有时甚至看通宵,几乎把‘霸总’题材的短剧都看了个遍。”在90后长沙市民俞女士家中,她无奈地向记者“吐槽”,“以前是她提醒我少玩手机注意视力,现在是我反过来叮嘱她。”

俞女士的母亲不好意思地笑道:“道理都懂哩!就是平台精准‘投喂’太厉害了,知道我喜欢什么,看完一部又推荐一部,一不小心就‘上头’了。”

和俞女士有“同款爸妈”的不在少数。开福区的黄先生表示,他父亲以前还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现在每天只喜欢坐在家里看手机,尤其喜欢浏览各种养生信息,关注了10来个“养生博主”。黄先生认为,老年人对网络有种“迷信”,对网上说的深信不疑,缺乏真伪辨别能力。

说起家中的“网瘾”老人,雨花区的周女士直叹气。家中成天大声循环着直播间聒噪魔性的背景声。母亲做饭时,也会把手机放在灶台边,为的是第一时间抢到主播发放的红包。“为了一两元的红包,她每天看直播的时间超过8小时。”

周女士的母亲告诉记者:“反正平时也没什么事,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反而觉得屋子里不空了,而且还能领红包,有什么不好的呢?”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73亿。老年人作为“触网”“新生代”,为何会“沾染”“网瘾”?

“深层诉求实为‘被看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精神应激与成瘾行为研究室主任谌红献教授分析,孤独与渴求关注是老年人依赖手机的核心原因。子女和配偶的陪伴缺失,使得老年人将情感寄托于虚拟社交。同时,他们有“落后焦虑”,渴望通过“触网”获得社会认同。

隐忧在“度”而非“物”

行为成瘾(如网瘾)是一种反复、持续且无法自控的行为模式,即使明知可能造成身心损害仍难以停止。

“老年人的‘网瘾’与青少年的不一样。从临床上看,真正网络成瘾的老年人极少。”对于老年人沾上“网瘾”这件事,谌红献持乐观态度,“老年人通常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进行社交和娱乐,主要目的是打发时间、排解孤独;而青少年是陷于游戏的视觉冲击力和‘升级打怪’的使命感中不可自拔。”

然而,老年人过度依赖手机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生理上看,老年人眼神本就不好,长期使用手机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玩手机,也会造成肩背肌肉劳损;从心理和行为上看,过度依赖手机会使老年人脱离现实,减少甚至放弃健康的爱好,还容易受到网上负面东西的影响,甚至被骗。

“隐忧在‘度’而非‘物’。”谌红献表示,对于老年人玩手机这件事,家人不必过度担心,但也需要关注和提醒,告诉他们如何正确上网,预防他们在网络冲浪中受伤。子女要提醒老年人控制连续使用手机时间,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可以帮助老人设置一些提醒,关闭一些无关紧要的推送,帮助他们厘清信息来源。同时,可建立“无屏幕陪伴时间”,通过散步、谈心等互动减少老人情感依赖。

采访中,不少受访者表示,期待平台效仿开设“青少年模式”,给父母也设定“老年模式”,多为老年人推送健康、积极的优质内容,加强高质量老年文化产品供给。也期待社区及一些社会组织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以现实生活的温度对冲虚拟世界的吸附。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