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说法。它通常不是指字面意思上要给盲人装上真正的眼睛,而是指要"帮助盲人更好地感知世界、理解环境、独立生活,并让他们能够“看见”生活的美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好盲人的眼睛”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技术和辅助工具:"
"导盲杖:" 帮助盲人感知脚下和周围障碍物。
"导盲犬:" 提供更精确的导航、保护和情感支持。
"盲文:" 让盲人能够阅读文字信息。
"辅助科技:" 如读屏软件、语音导航设备、智能手环等,帮助他们获取视觉信息。
"无障碍设施:" 改造环境,消除物理障碍,方便盲人出行。
2. "提供信息和知识:"
"描述性广播:" 在电视、广播或网络中,对画面内容进行详细描述,让盲人能“听”到视觉场景。
"信息无障碍:" 确保网站、应用程序、公共信息等对屏幕阅读器友好,方便盲人获取。
"教育和培训:" 提供适应盲人特点的职业培训和生活技能指导。
3. "提供情感支持和社群连接:"
"关爱和理解:
相关内容:
“您好,这里有一位盲人旅客要在鹰潭站中转换乘,需要你们的帮助。”1月3日,鹰潭站广播室接到南昌站通知,一名叫兰其程的盲人旅客将乘坐K1187/1186次列车到鹰潭,然后中转换乘前往黄山。随即,一场站车接力服务开始了。
南昌站“红土情”服务台的工作人员领上“第一棒”,一路搀扶着兰其程,将他送上了K1187次列车。列车长李华接过“第二棒”,不仅将兰其程引到座位上,还给他端上热茶水,并安排乘务员一路重点照顾。与此同时,鹰潭站客运二班值班主任骆宏已经在为接好“第三棒”做准备。
当已于向塘站转换车次的K1186次列车停靠在鹰潭站站台时,早已等候在站台的客运值班员沈鹏把兰其程接下了车,并做好重点旅客交接记录。随后,鹰潭站“云清”服务队队员一路搀扶兰其程,悉心陪同他到车站售票大厅,帮他购买了当天去黄山的K46次列车的车票,然后搀扶他回候车室休息。
由于K46次列车到鹰潭站的时间是次日2时36分,已经是凌晨,鹰潭站客运员彭洪桂接下“最后一棒”,不仅给兰其程送上茶水,而且利用工作间隙陪他聊天,直到安全将他送上K46次列车。
临别时,兰其程握着彭洪桂的手说:“感谢你们这些铁路好人,你们就是我的眼,这次坐车就跟回家了一样。”
王荣翔 徐旭珍 张坤茹
编后 对于盲人来说,出趟门都不容易,何况还要倒车换乘。对兰其程来说,这趟旅途肯定给他留下了难以褪去的记忆。铁路工作人员发起的这场爱心接力,不仅帮助这位盲人旅客顺利抵达目的地,而且他们以身体力行温暖着坐车人的心田,折射出人间大美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