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现象确实存在,并且是当前折叠屏手机设计中一个普遍面临的挑战。机身纤薄化设计在提升美观度和握持感的同时,也确实可能对屏幕展开的顺畅性带来负面影响,这正体现了您所说的“双刃剑”效应。
具体来说,三星Galaxy Z Fold7以及类似设计的折叠屏手机,其纤薄机身通常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权衡:
1. "铰链结构的紧凑与轻薄化:" 为了实现极致的薄度,铰链设计需要更加精巧和紧凑。这可能导致铰链内部用于支撑和引导屏幕展开的机械结构(如齿轮、滑块等)空间受限。
2. "屏幕下方的空间限制:" 纤薄的机身意味着屏幕下方有用于容纳铰链、电池、主板等组件的空间非常有限。当手机展开时,屏幕下方的这些组件可能会对屏幕的平稳移动产生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在初始展开的几个角度。
3. "重心与惯性:" 纤薄的机身可能改变了手机的重心,在展开过程中,屏幕的惯性也可能影响其能否完全、顺畅地“靠”在铰链上,需要用户施加更精确的力量或稍长的时间来完成展开。
因此,部分用户反映Galaxy Z Fold7(以及之前的Z Fold系列)在展开时感觉不如预期般“丝滑”或“到位”,有时需要稍微用力、耐心等待,
相关内容:
IT之家 7 月 28 日消息,近年来,中国折叠屏手机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三星在此领域似乎稍显迟缓。不过,随着 Galaxy Z Fold7 的推出,三星似乎成功扭转了局面。然而,首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奇特的问题:Fold7 太薄了,导致打开手机成为一个难题。

IT之家注意到,Reddit 用户 Joneep 近日分享了自己的使用体验,称 Fold7 的机身侧面过于纤薄,没有足够的面积供用户抓握,同时手机的磁铁吸力过强,需要一定的力气才能将其展开。该用户还提到,在路上或办事时,得坐下来费力地打开手机。

Joneep 的遭遇并非个例,许多用户都表达了类似的困扰。有用户表示,给手机装上手机壳后,打开手机会变得容易一些,但他们又不希望使用手机壳。Reddit 用户 ZeCoderX 也认同,使用全包手机壳确实能让展开手机变得轻松许多。用户 CriticalDuckky 则提到,许多评测者在首次尝试打开手机时都出现了手滑的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用户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用户 Djic 建议三星在手机边框上增加防滑纹理,而 Alternative-Farmer98 则希望三星能在手机上增加一个凹槽,以便更容易地打开手机。但这些改进对于已经发售的 Fold7 来说显然为时已晚。
用户们还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开盖难题。例如,有用户在 Fold7 的侧面贴上了 CatTongue 防滑胶带,虽然该用户展示的是 Fold 6,但对 Fold7 也适用。还有用户提到,Dragon Grips 防滑胶带效果也不错。
Reddit 用户 xRAMBx 推荐使用 dbrand 的 Swarm 防滑手机壳,这种手机壳可以为手指提供更多的抓握纹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dbrand 的手机壳仅覆盖手机的背面,而不包括侧面边框,虽然外观更加整洁,但无法为侧面边框增加抓握力。
用户 KillianReaver 则推荐使用 SleekGrip 防滑条,这是一种可折叠的防滑条,可以让用户单手使用手机,并且在打开手机时能够更自信地抓住手机,从而更容易地将其打开。

如果不想额外花钱或尝试上述解决方案,用户 grepresentitive 分享了一种打开 Fold7 的技巧。当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需要将拇指分别放在折叠的两半上,而不是并排放置。同时,双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应放在手机背面的铰链上。这样可以以最佳的角度,通过轻轻向下按压的方式打开手机,而无需使用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