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点笼统,因为“别人的女朋友”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而且“呆在简书”这个说法也比较口语化,可能指浏览、使用、关注或者仅仅是知道简书这个平台。
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推测为什么有些人(可能包括一些女朋友)会与简书产生联系:
1. "内容与情感共鸣:"
简书早期以及现在,依然聚集了很多擅长情感、生活、心理、情感故事等内容的写作者。如果你的女朋友恰好喜欢阅读这类文章,或者在这些方面有共鸣,她可能会经常访问简书来寻找慰藉、共鸣或者新的故事。
很多情感类文章能提供情感上的宣泄口或解决方案,对于需要情感支持的人来说有吸引力。
2. "社交与归属感:"
如果你的女朋友本身就是简书的用户,她可能已经在这个平台上建立了一些社交联系,认识了一些朋友或者同好,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她可能会习惯性地去签到、浏览、互动。
简书有圈子和话题功能,用户可以在感兴趣的领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3. "习惯与兴趣:"
她可能本身就喜欢阅读、写作或者分享生活,而简书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不一定是因为你,而是她个人的兴趣使然。
如果她习惯在简书上获取信息、阅读文章或进行创作,这已经内化为她的一个习惯
相关内容:
是不是羡慕别人的女盆友都是有才华的萌妹纸?
赶紧的,让你家的她来简书上来练练笔吧!
想成为才女,那就来吧!
简书为什么可以留住那些有才华的人?
1.1 产品概述
简书是一个将写作与阅读整合在一起的网络产品。旨在为写作者打造最优秀的写作软件,为阅读者打造最优雅的阅读社区。从13年正式上线到今天简书整体步伐较稳,用户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整体来看,简书还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简书最初上线口号:“找回文字的力量。2015年全新简书扬起新的旗帜:“交流故事,沟通想法”,标志着简书开始从一个“写作工具“到”写作和阅读的社交平台“的探索。
产品类型:写作软件、阅读社区。
1.2简书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整理:
2012.12 该版本为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版本,更新功能主要有两个:
推出了简书・社:增加了社交属性,不仅仅局限于写作工具
增加了富文本编辑器:之前一直是Markdown 编辑器(技术控)
2013.05 该版本更新功能为:
上线了「专题推荐」栏目:对内容的全新构建方式;同年7月份,知乎开始内测「知乎专栏」
2013.09 该版本为简书较大的一次更新,更新主要功能为:
设计了全新的UI:一部分页面布局采用类似Medium的方式
增加了「简信」:进一步加强用户的社交属性
2014.07 该月版本更新功能为:
增加了「我的订阅」:新增黑夜功能、字体切换功能
新增「二十四小时热门文章」
2014.10 简书Android APP上线、同年11月份iOS APP 公测
2014.11 slogan改为”交流故事,沟通想法“:体现出简书定位的转变,从”写作工具“到”写作和阅读分享平台
2014.11 该月更功能有:
增加黑名单功能
2015.04 该月更新功能:
添加举报功能:由该功能和黑名单功能的增加可以看出,简书注重用户在使用时的自我空间体验
2015.05 Android 和 iOS 的APP都增加了写作功能:之前版本为web端为写作端,APP端为阅读端。
2015.08 该月更新有:
可以分享到微信并实现打赏:知识变现的尝试
2015.09 该月更新有:
增加插入视频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简书一直有的备份功能:十分尊重写作者,有时辛苦写的几十万字,当你要离开平台时,一键备份,让你全部打包带走,这是一个创作的空间,作品属于你
1.3用户分析
用户地域分布
人群属性
从百度指数最近半年的搜索结果来看,简书的用户趋于年轻化,有9成以上是20-39岁的年轻人群体,其中20-29岁的年轻人占有5成以上的比重,此外男性用户的比重远远大于女性达到了92:8.用户群体目前来看主要以各发达地区大学生和城市白领为主。所以未来简书用户的增长来自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群体
1.4简书移动和pc端占比
imgarr
imgarr
从图中可以看出,移动端的比重要远远大于pc端
imgarr
imgarr
而从上方移动和PC端统计的数据也可以看出,移动端用户的增长速度也远大于pc端用户增长量,特别是15年以后。由此可以看出,简书未来的重心应该在移动端
1.5结论及实现用户增长的几点意见
1.5.1关于运营方面的看法
A.在这个各种创业公司泛滥,各种app产品争相出现的大时代。简书有稳定忠诚的用户优势,有成熟的产品优势。在这种时候只需在各种移动设备的应用市场做好排名优化和推荐就会带来用户的飞速增长。
B.暑期活动推广
简书的slogan是“交流故事,沟通想法”,简书目前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
1.故事:情感之共鸣(爱和归属感的需求)
2.想法(干货):学习,进步;总结(自我实现的需求)
所以简书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目标用户群体始终是有这些需求的人群:大学生、年轻白领
而对于这些年轻人,他们最喜欢干什么或者对什么感兴趣?
活动1.暑期“走到哪,嗨到哪”主题征文活动。对于不管是刚刚高考结束还是刚刚放暑假的大学生人群来说,这个阶段一定有很多人会外出旅游,而出门在外遇到了新鲜的风景或是新奇的人和事就会产生分享的冲动(不是有个观点说去一个新的地方不发朋友圈就等于没去吗)发朋友圈出发点还是分享,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在做什么。所以可以推出一个“走到哪,嗨到哪”的暑期主题活动,鼓励这些乐于分享的童鞋写出他们的经历和见解
活动2.“奥运传奇”主题征文活动。之前的人群属性分析可以看到,简书的用户中男性要远大于女性。从这里可以大致得到一个结论,简书对男性的吸引力是要大于女性的。而男性绝大多数对体育赛事很感兴趣,马上里约奥运会就要开始了,到时候又将有一个个传奇从这里诞生。而作为观看者,如果我们能通过文字来描述这些传奇然后分享给大家看也一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而且在最近几个月里约奥运会绝对是最大的热点。
C.针对大学生群体,感觉可以做一个“众志成书”的活动。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能出书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活动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1.作品收集(提交时备注写上自己学校的名字)
2.出书文章确定,为了保证文章质量,投的文章可以放出来给更多的人看到,通过投票决定哪些文章能够被收录进去
3.投票决定可以出多少本书(票数越多,出书越多)这就可以激励这些作者将活动推送给更多人知道。加入学校排名同时可以激发各个学校学子的集体荣誉感
4.出书,根据活动结果和预算决定是免费为他们出书,还是收一些费用。为了保证书里文章的质量可以加入一些大V的经典文章在里面
D.目前简书还处在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还有很多目标用户不知道这个产品,这个时候做一些有爆点的事件就会让简书被更多的人知晓,并使用。比如赞助几位文章写的很好但是没有能力出书或宣传的作者,比如做一些公益性的事情,比如像古代中状元的人都会在雁塔题名一样,简书也可以组织一下类似的活动,去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穷苦村子做公益,同时在那些土墙上题词(当然题词的内容要出彩,最好是有比较有名的人参与)多组织几次类似的活动说不定能让当地的村子成为一个类似风景区的存在(有类似成功的案例,新浪曾经做过,不过他们是涂鸦)
E.正常方式的推广渠道,包括百度、网媒等渠道
F.和各种自媒体大佬,能产出优秀作品的作者合作,通过口碑效应进行传递达到推广的目的。
1.5.2关于产品方面的看法
A.对于一个产品的用户来说最受不了的就是一成不变,简书在未来也应该不断在产品上下功夫,隔一段时间就给用户一个惊喜,这个惊喜可以是一个小小的细节的改版,也可以是一个新增的功能板块,像之前的话题板块就很成功,还可以增加例如离线编辑这样的功能,优化产品,提高用户的体验
B.简书目前的定位是内容社区,但是目前简书的社区板块功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不能有效防止恶意评论的发生,比如社区的交流方式很单一。感觉未来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些优化。
C.目前简书文章的排序应该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但是在内容越来越多的今天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比较高质量的文章内容变的越来越困难,而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比较直观的就是看喜欢和评价人数,建议以后产品可以有通过评价和喜欢数来排序的功能(可以切换)
1.5.3关于品牌效应
A.构建简书的品牌形象,包括公司品牌,产品品牌,品牌形象,视觉形象,爆点挖掘等。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号等方式对品牌进行正面维护。成功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后,将自己的品牌推广出去。通过品牌效应来吸引用户
该产品在未来半年内,可能会面临到哪些问题和挑战,为什么?
一.来自产品本身的问题和挑战
2.1随着简书的用户越来越多,话题也越来越大众化,被读者顶到热门话题里的多半是一些工具类型的文章,心灵鸡汤也多起来。但简书的未来最终还是得回归到内容本身,但是目前来看,简书的绝大多数用户都是没有什么阅历的年轻人,这就导致简书推送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照搬过来的干货,或是一些心灵鸡汤亦或是所谓的人生指南。都是一些没营养的文章,而一些真正的很有深度的文章却不受大家的欢迎而很快淹没在文章的洪流里,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真正的大V作者流失,一些很有深度的文章也将泯然众人
建议和个人想法:
一个产品到后期一定是产品选择用户而不是用户选择产品,简书上虽然特别有哲理的高深文章很少,但是有非常多擅长写故事的人,他们写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很深的触动,引起大家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所以说虽然知乎大V这一类的能有深度文章输出的作者在不断流失,但是更有优秀的情感故事创作者在不断的入驻进来。简书既然是个区别于知乎的内容社区,产品就该有区别于知乎的内容,接下来,简书应该设法留住这些有优秀输出能力的核心用户,不断给予他们一些正向反馈,做好口碑
2.2随着用户的增多,简书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首页如何保持高质量以及如何合理设置时间刷新是一个新的问题。并且用户增多导致用户辛苦写的文章很快会被淹没,这个时候如何给这些用户以正反馈来保持他们在简书上的活跃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建议和个人想法:
建议可以通过运营的手段不断给予种子用户和核心用户以正向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产品有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东西,并且这个产品的工作人员对这个产品是非常上心的。至少要让他们知道,这个产品我们会一直的用心做下去
2.3简书自从有了专题的出现,分化了许多运营的压力,专题可以交给建立自己专题的核心用户来管理运营。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现在简书上有很多重合的专题,或者有些专题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却占有了太多的空间,给用户的体验非常不好
建议和个人想法:
建议改一下机制,专题初创阶段是隐身的,发表文章的时候是可见的,然后专题页是不可见的,达到一定量文章或者关注可以解除隐身。这样做可以解放专题页很多空间,给用户一种很有条理的既视感,提高用户体验。并且是不是可以将很多重合的专题合并在一起来解放空间?
2.4简书是个强中心化社区,内容贡献者应该有更大的权限,但是目前来看文章作者在遭到
意评论的时候好像能做的并不多。这会给用户体验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建议和个人想法:
未来是不是可以和贴吧一样做到直接永久拉黑这些人,这样比直接删除这些评论要更加有效,毕竟大家来简书上分享文章是渴望得到认同的而不是来找骂的(大事记上说14年就有拉黑的功能,可是我自己用的时候并没有看到)
2.5简书比起其他相关产品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它没有广告,没有复杂界面,没有多余功能,让人可以静心写作。但是内容创业本来就很难变现,而像简书这种坚持不放广告的产品就更加难以实现变现,单单依靠投资者的投资来维持发展也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未来简书团队怎样实现内容变现也是简书将面临的大问题
建议和个人想法:
可以参考知乎和吴晓波频道等内容平台的变现方式,比如最近知乎也有一些广告植入,但是和寻常的广告植入不同的是知乎做的很小心,只在首页很小的空白地放一个很小的广告图。这样做既不会影响用户的写作和阅读体验还可以给略显空洞的页面增加一些色彩元素。感觉简书可以借鉴下,至少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广告时不会反感
还有一个是像吴晓波频道那样的开课模式。简书有那么多的内容资源,开课的话感觉应该是会有点效果的,再一个是简书已经在做的:就是开放周边商场
但是相比真正的内容变现来讲这些都是小头,现阶段做内容的都在摸索内容的变现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简书就能以其他的方式实现盈利。
二.来自外界的问题和挑战
竞争对手:片刻、十五言、知乎专栏(主要是国内的,国外的暂时不考虑)
平台 | 口号 | 用户定位 | 主要功能 | 特色 | 运营盈利 | 用户数据 | |
简书 | PC(13)安卓(14/10)IOS(14/12) | 交流故事,沟通想法 | 作家写作爱好者打发时间的阅读者学习干货的阅读者 | 写作:Markdown,富文本写作专题:个人申请专题后负责审投递该专题的稿件阅读:通过热门推荐阅读,通过关注的作者发布文章阅读社交:评论,喜欢,发送简信,关注作者 | 前期专注于给作者提供一个较好的写作平台,后期转变为阅读加写作的内容分享平台 | 成书计划:与作者签约,出书周边商城:简书包等 | 安卓:400多万下载量(数据来源于酷传16/7/3) |
片刻 | PC(11)安卓(14/10以前)IOS(14/2) | 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用文字交换世界 | 作家写作爱好者写作习惯培养者随手日记记录者 | 创作:每天特定主题,大家一起写,文字图片等创建文集:自己创建文集用于自己写文章专题:可以给专题投稿,每个专题有人审稿件社交:推荐、评论、收藏、关注、站内信阅读:通过热门推荐阅读,通过关注的作者发布文章阅读 | 注重于鼓励用户把自己细碎灵感写出来(文章、图片、一段话等)强调碎片化创作 | 签约作者:与第三方出版社合作出书周边商城 | 安卓:380多万下载量(数据来源于酷传16/7/3) |
十五言 | PC/安卓(15/05) | 每个人都在创造 | 写作狂热爱好者对某一现象有思考的写作者趣味相投的阅读者 | 打磨式写作:富文本写作方式,简洁不受干扰主题:一个或多个编辑审稿阅读:推荐关注主题的阅读,好文章始终在前面互动:评注,像阅读纸质书一样可以这段落旁添加评注,并可以@其他用户,文章写完可以其他阅读者给出建议后再发表 | 致力于优质内容创建,关注内容本身质量,关注文章是否是深度思考后得出的产物 | 采取码形式成为阅读者或写作者,两者都有一定门槛 | 安卓2万下载量(数据来源于酷传16/7/3) |
知乎专栏 | PC(13) | 随心写作,自由表达 | 在某一领域内比较有权威的写作者寻找比较科学专业的阅读者 | 写作:干净的写作界面,富文本话题:写作完成后,给文章添加相应标签专栏:有编辑负责审稿和自己写作互动:点赞、分享、评论 | 在为特定主题下游持续创作及合作写作需求的用户提供写作工具,偏向知识经验型文章,具有一定科学性 | 申请专利需要一定门槛,提供能证明你某一方面专业能力的材料 |
结论:目前来看竞品之间各有各的特色,存在一定差异性,简书在当下并没有遇到很剧烈的竞争,给简书最大竞争压力的是片刻,两者有一部分功能和特色是重合的,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来两者的竞争关系依然不大。然而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开始,内容创业越来越火爆,难免在未来不会有另一个”简书“杀出来。所以简书更应该关注行业发展,随时调整方向,做好用户体验,优化产品
来源于网易云课堂运营作业:简书运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