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信仰不谈,纯粹聊聊索尼 ZX2 这部 Walkman 旗舰播放器本身的感觉。
ZX2 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 "“顶级”" 和 "“厚重”"。
1. "质感与做工 (Build Quality & Craftsmanship):"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拿在手里,能明显感觉到它的分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塑料感,而是金属的冷峻和扎实。按键的反馈清晰、有力,旋钮转动时那种细腻的阻尼感和回弹,都体现了索尼在精密制造上的功力。外壳的磨砂质感和接缝的处理都相当到位,给人一种非常高级、耐用的感觉。它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时尚品,更像是一件可以长期陪伴的物品。
2. "设计与美学 (Design & Aesthetics):" ZX2 的设计语言非常纯粹,延续了 Walkman 经典的方正造型,但线条更加硬朗、现代。标志性的播放/暂停按钮和音量旋钮设计辨识度高,操作直观。背面的挂绳孔、顶部的耳机孔和磁带仓都回归了传统 Walkman 的布局,充满了复古的情怀,但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整体配色(通常是黑色)沉稳内敛,适合追求低调但又不失格调的用户。
3. "核心体验:音质 (Core Experience: Audio Quality):" 作为旗舰 Walkman,音质自然是核心
相关内容:
本来这篇文章我打算只谈声音,不谈情怀。但sony是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多么深远的影响的一家公司,在写这间公司最新的顶级随身听之前,我还是打算聊一下当年自己的一些小看法。
我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接触大法牌的音频产品是小时候的磁带随身听。我爹在很多方面都是我的启蒙者,比如音频、比如自行车、比如摄影,只是我爹每样玩得都仅仅停留在门都还没入的程度就止步不前了,直到现在。嘛,我们不谈这个,人和人之间的追求不一样。小学时我爹买来的熊猫牌落地组合音响和aiwa磁带随身听第一次告诉了我什么叫做音质。后来在一位土豪朋友家里听到了他的sony磁带机,我还记得当时听的是羽泉的深呼吸那张磁带,我自己跑音像店去买的正版,而那台小机器的型号已经完全模糊在了记忆里。那台机器的低频并不如我的aiwa多,但是就是怎么听怎么好听,就是不想把耳机摘下来。
而再次接触sony的个人音频产品已是大学以后。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刚刚步入数字音乐时代的sony脚步太慢,产品思路也趋于保守。那时手上的a816和持有的其他几台当时的消费级播放器相比,音色轰轰隆隆,当年的味道有,但是素质的确既比不过ZVM和iPod这些硬盘机,也和爱欧迪等韩系机器有点差距。
而后sony基本淡出了我发烧生涯的视线,即使xk和zk发布后,圈子里玩这两台机器的朋友也并不多。直到我大学都快毕业了,sony才追上了由国砖掀起的HiFi DAP浪潮,推出了30周年纪念版的Walkman——ZX1。我仍然记得当时烧友圈子里对于sony要来趟高端随身机器这趟浑水这件事的讨论有多么热烈,我如果是个厂商,看到贴吧里漫天的ZX1讨论与开箱贴,可能会感叹自己做再多的营销,可能也造不出来这么大的话题效应。
ZX1作为Walkman系列的30周年纪念机,其声音无疑是离经叛道的。信息量充沛而中性偏冷的声音和曾经那种热情洋溢的音色完全不搭边。而在ZX2上,音色出现了回归的趋势。
总体来说,ZX2的中下盘更加厚实,低频下潜和速度俱佳,中频更厚实同时背景反而变得更黑了。然后DSD回放效果非常棒!最高支持到DSD128的音频文件,DSD256暂不支持。
进入正题前,有几点必须要说明:
1.首先要谈的是一项从ZX1延续到ZX2的顽疾。从待机一段时间后的状态直接按机身侧面的播放键,调用的将会是安卓系统自带的播放器。这个播放器的音质非常凄惨,同时格式的支持也不全。请各位买ZX2的朋友待机器到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系统设置→应用,找到安卓自带的播放器,点停用!
2.ZX2的屁股里面容纳着7颗OS-CON电容,感叹相比ZX1的4颗这次堆料堆得真特么生猛的同时,也明白了ZX2非常有必要煲机。我手里这台工程机应该已经被上一位体验者煲过了一段时间,到我手里以后的这二十多天里,变化是有的,但是很有限。所以本文中就不再提及煲机的事情了。
3.由于有上述的7颗电容外加一颗35000μF的EDLC滤波电容……每次耳机插入时都会有持续15秒左右的一段底噪,官方说明提到这个底噪是电容正在充电的声音。而每次重新启动后的底噪持续时间更长。
4.续航相比于ZX1来说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待机时的电量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我正常的日常使用的情况来说,三天一充都不在话下!
5.不支持USB3.0,拷歌真的好慢好痛苦。
终于来到了正文……
对比前端:iBasso DX100。
DX100是第一块绕过了安卓底层,使用独立的DAC芯片处理音频的砖头。作为安卓DAP领域的开创者,拿它来和最新的这类产品对比是最合适不过的了(ZX2和DX100均关闭所有均衡器与音效)
测试使用的耳机:EXK(1000+ 小时)、Dita the Answer(Truth Editon) 、1A。
为了捍卫动圈的荣耀!!既然要对比安卓DAP的开创者与最新的市场新生儿,那么一新一老两代单动圈机皇前来助兴是理所应当的。
关于曲目:以OST,JPOP,华语女声,金属乐为主。
我听的都是一些很俗的玩意儿,希望能给曲风爱好相近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第一耳朵听ZX2时,我并没有感觉特别的惊喜。这种感觉和第一次听Cayin N6时是一样的。而过了仅仅不到5分钟,我已开始体会到它的厉害。与ZX1相比,ZX2最大的不同既不是更干净的背景,也不是更加扎实的中下盘,而是非常强悍的力量感。抱歉,我只能用力量感这种充满玄学味道的词汇来形容ZX2。ZX1的信息量的确非常充足,但三频的收放速度相对来说都有点儿慢。在ZX2上这种感觉不存在,尤其是搭配Dita的时候!
Thanatos - 鹭巢诗郎《NEON GENESIS EVANGELION Ⅱ》
NGE中绫波自爆时的这曲BGM是鹭巢诗郎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在我刚入宅的那段时间里,曾经把EVA音乐集里的某些经典曲目拿来疯狂的循环。这并非是一支大编制的曲子,但是EXK的横向声场表现得十分宽广,同时弦乐声部有着不错的形体感。很多动铁耳机的结像是一个点的形状,不管是人声还是乐器,感觉声音都是从一个点发出来的。尽管动铁具有密度高的天然优势,但是形体感的缺失是不少塞子的通病。对于EXK来说,强烈的形体感是它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在EXK上,声音并不是从一个点发出来的,你可以感受到乐器或vocal是有一个形体在那里的,尽管这个发声体的形状并不算清楚(喂你太为难一条小小的耳塞了吧),但是它仍然是凝聚的。
而使用Dita在聆听此曲时最大的感受是解析和空气感很好,非常从容地将EXK所力不从心的大提琴琴弦震动的线条感表现了出来。而在00:45开始的一段小提琴solo中,Dita较EXK更小且更凝聚的结像造就了很棒的空气感,但是中频比EXK要薄一些,so,它的弦乐比EXK还要更没有感情。
DX100的中频相对来说更厚,推EXK感觉动态较ZX2更充沛,但是高频比较暗淡,解析也比ZX2略有不足,听小提琴像隔了一层纱。即使是推Dita,大提琴的线条感仍然不足。结论过于明显,在弦乐这一项上,ZX2胜出。
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 (10 years after Ver.)
未闻花名看哭了这么多人,有几成是这首ED的功劳?
ZX2的齿音控制得比ZX1好得多,对于这类齿音加的比较过分的亚洲女声有着非常好的适应性。拜ZX2的这种调音特性所赐,这条1000+小时的EXK的齿音极为顺滑,顺滑到你会刻意地去找EXK的杀人齿音到底去哪儿了。在三频的能量分布上,EXK其实是比Dita更加均衡的,Dita还是稍微有点偏两端。至此,我们可以说EXK是一条杂食性很好的塞子,新任单动圈之皇the Truth人声还没它顺滑没它好听,莫非是煲的时间不够么。
由上文所说,EXK结像的形体感是非常厉害的。Dita the Truth的结像的凝聚力是比EXK胜过一筹的,但是大小要小很多。聆听人声时,它仍然逃不过有着“耳塞感”,相对的,EXK就更趋于真实。
而EXK同时也有着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它的纵向声场比较差。从EXK换到Dita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Dita的声场是一个规矩的圆形,尽管横向没EXK那么宽(没几个塞子比EXK宽吧_(:3」∠)_),但是纵向的层次感的确是EXK所不能及的。其实Dita的纵向声场也算不上是非常优秀的那一类,但是和EXK的软肋比,仍然占优。
DX100的背景不如ZX2干净,在ZX2上,本曲开头茅野爱衣的一段独唱与乐器痛快地被剥离开来,能够感受到钢琴和电子合成乐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间,空间后面是漆黑的背景。我已经把DX100的数字滤波器打到了快速衰减模式,但还是无法穿过乐器的间隙感受到背景。但因其中频更厚的缘故,DX100的人声较近,感情也比ZX2更充沛一些。
エターナルラブ - 《Pure-AQUAPLUS LEGEND OF ACOUSTICS》
ACG试音神碟可不是浪得虚名的!Pure1这张碟子中的曲风基本上以不插电为主,エターナルラブ这首曲子中有大量的拨弦乐器的段落,此时ZX2终于显现了疲态。由于推力相对于卖价较为凄凉的缘故,EXK出现了动态不足的问题,吉他偏软。Dita the Truth由于自身的解析十分优秀,尽管也能感觉到ZX2的推力不足,但是不如EXK那么明显。而在DX100上,自然没有推力不足的问题。这种推力和体型一样大的传统DAP……你只需要担心它的续航。在DX100上,吉他的声音珠圆玉润,放和收的速度都不慢,但泛音的量感并不缺乏,同时小提琴蒙着一层温暖的光辉,整体的感觉和曲子本身的风格非常搭。ZX2一是动态不足,二是应对这种温馨的曲风,稍微有点冷静了。
《黑毒贰之如来神掌》 - TIS公司出品发烧碟
专门找了张钢琴的碟子再来试试ZX2的高频瞬态。我不得不再一次承认ZX2的推力的确存在不足,和DX100比较实在是不太公平……嘛,大法现在做产品越来越挤牙膏,TF卡槽都能作为ZX2的卖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ZX3或ZX4的时候,会迎来推力的大跃进嘛。但是通过继续仔细聆听发现,ZX2强在控制力上。高频的泛音恰到好处,收的是比较快的;并且其高频延展也可圈可点,量感也足,听这张碟子第二首曲目时尤为过瘾。DX100高频延展也不差,但是量感不如ZX2足。
Mobile Suit - 泽野弘之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UC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前文提到了ZX2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力量感十分强悍。和推力怪兽DX100对比的话,的确动态是有那么点差距,但ZX2的低频收放均非常快,量感也足,听燃曲的时候不会像ZX1那种有气无力的感觉。Dita the Truth在1:37的高潮来临时喷薄而出了汹涌的低频,形体非常大的同时,又拥有着深不见底的下潜和明显可闻的线条感。不知不觉地,连呼吸的节奏都开始跟着泽野同步。一曲终了心绪激昂,仿佛忘记了写EXK一般。其实听交响乐也是EXK的强项,尽管解析并没有the Truth高,但EXK的分离度非常好,整个场面有条不紊,弦乐顺滑无比,低频量感合适不轰头,它对得起它宣称的Monitor之名。
矛盾 - 田馥甄《渺小》
ZX2的低频弹性很棒,无论是在EXK还是Dita the Truth上都表现出来了很深的低频下潜。EXK在这首歌上开始出现齿音,但是仍然不刺,只是一般水平。女声凝聚力很好,口型十分清楚。Dita the Truth在人声偏下频段有个奇怪的凸起,导致在某些句子上口型不太清楚,感觉好像吐字时辅音发不出来一样。这种问题在孙燕姿的录音中也经常遇到。
相比DX100来说,ZX2的女声其实并没有薄多少,而较DX100更出色的分析力与剥离感让ZX2只要遇到录音质量别太差的女声,基本上都可以把人声和背景干净的分离开。
接下来是你们关心的DSD:
Let’s get loud. - Jennifer Lopez<The Ultimate Collection Vol.1>
ZX2播放DSD第一点最大的感受是动态非常棒,其次是声场异常开阔。其实Dita the Truth并不太适合这种欧美流行曲风,因为太深的低频下潜和太猛的力道听起来会特别累。说到这里,其实又是在夸EXK杂食了。ZX2回放DSD时拥有恐怖的纵向声场,纵使这是EXK最大的软肋,仍然可以和记忆中的ie8一比。
我比较推荐ZX2的高频降噪模式。使用平滑模式时的确高频会更亮,同时高频瞬态会得到很可观的提升,但相对的来说,也会增加齿音。高频降噪模式相比平滑模式来说,没那么冷,而且高频更润。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解析有所下降,但是仔细辨别后发现其实下降的是高频量感,解析其实是一样的。
再来简单说下1A:
如果你喜欢1R的声音,那么1A的声音也会很讨你欢心。尽管我认为1A的低频量感还是稍微有点多,但是凝聚力比1R要好得多,不是那种噗噗的那种像棉花一样的低频了。音色闷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尽管多少还有一点闷的感觉,但这也是封闭式耳机的特性所致,并不会过分的影响听感。同时作为1500档随身耳机的一个主要型号来说,尽管有着直径40mm的镀铝液晶振膜,但是并不难推,x5max这个级别就能伺候的非常好了。1A并不算好煲,毕竟也使用了液晶振膜。刚收到的时候人声有毛刺,而且距离很远。到现在听了将近100小时后,感觉声音算是稳定下来了。齿音控制的非常好,人声的密度不功不过,但是厚度还可以,口型特别清晰,结像不小,男女声都可以听。说实话这价位的随身大耳谈素质没啥太大的意义,这个价位的产品其实都差不多。1A强的是乐感,听流行时氛围很好,定位相近的MSR7就没有这种感觉。和1R一样,耳垫和头梁棉垫十分柔软,蛋白皮的手感也特别软,同时1A的耳垫经过了立体的剪裁设计,不带眼镜是和耳朵周边一圈儿的贴合程度相当好,即使带了眼镜影响也不是很大,最起码我带着1A和眼镜连续打了四五个小时游戏没感觉耳朵疼。但是有一点不满的是:这个外壳真的是铝合金的么?我特么不愿相信啊,不管摸着还是敲着都是塑料的手感。。当然整体的做工OK,出线孔处很精致,插拔的手感扎实,耳罩转轴也比垂直于头梁向后倾斜了一定的角度,更加符合人体工学。随机另附赠一根带麦的线,我试了下,通话质量挺好的。
1500价位买不买1A?我觉得你如果听流行/ACG Vocal多,那么买买买,没错的,比MSR7有感觉。但对其他风格的音乐的表现力方面,我希望你听过以后再做决定。
下面来看看ZX2的外观:
外观与ZX1开始走向不同的风格,阳极电镀的机身表面涂层拥有非常高的硬度,很难掉漆。
机身侧面的盲操按钮上有着非常漂亮精致的倒角,同样经过了阳极氧化工艺。
机身的棱角上同样做了倒角,尽管是全金属CNC的机身,但是一点都不会割手。
金色菊花这一设计元素得到了延续,添加了最高支持到128G的存储卡槽,扣开和关上的手感不错。
存储卡槽盖子上面还设置了一个密封圈,防止尘土或湿汽甚至液体进入。
盲操按键操作十分方便!除了电源键有点小不太好按以外,其他按键比ZX1只优不劣。
啧啧,这背面,逼格高疯了。看那金色的Walkman和质感满溢的NFC Logo。
再来一张,背面贴的皮比ZX1的要软一些,手感很棒。
EXK和ZX2的搭配非常杂食,最起码我欣赏的范围内,没什么曲风是这个搭配没法听的。
这次原装的皮套比ZX1的那种不能盲操的鸡肋皮套好多了!最起码开了俩眼儿啊。。
总结:
毫不客气地说,ZX2在声音上实现了对ZX1的完全超越。尽管推力仍然没有提高,但是控制力的提升是非常对得起半斤重的重量的。在曲风的适应性上面,目前市场上1w内的砖头机应该只有爱欧迪P1可以与之一战。
但是除了音质以外的部分也应该纳入购买前的考虑之中。连续播放Hi-Res至少35小时以上的续航相对于其他播放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比ZX1丑是真的,但其精致扎实的做工仍然体现了一线大厂的优秀水准;方便的音乐管理与盲操等等,都是相对其他产品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