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核20线程神器降临 Intel i7"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描述一款新的 Intel Core i7 处理器,它拥有 10 个核心和 20 个线程,被宣传为性能强大的“神器”。
Intel Core i7 处理器一直是高端桌面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标杆,以其出色的性能和多功能性而闻名。拥有 10 个核心和 20 个线程的 i7 处理器将能够同时处理更多的任务,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这种处理器通常适用于需要高性能计算的用户,例如游戏玩家、视频编辑器、工程师和科学家等。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完成工作,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器性能只是影响计算机整体性能的一个因素。其他硬件组件,如显卡、内存和存储设备,也会对计算机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购买计算机或升级硬件时,需要综合考虑所有硬件组件的性能。
此外,处理器性能也会受到软件优化和操作系统的影响。一些软件可能针对特定处理器进行了优化,以发挥其最大性能。而一些操作系统可能对某些处理器支持不佳,导致性能下降。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器性能并不是衡量计算机整体性能的唯一标准。其他因素,如显示器质量、键盘和鼠标的响应速度等,也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购买计算机或升级硬件时,需要综合考虑所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相关内容:
尽管Broadwell是桌面级处理器中最先采用14nm工艺的产品,同时还用上了连i7-6700K也无法相提并论的GT3e核显(也就是Iris Pro 6200),但它们并未在桌面级市场中大放异彩,仅仅走了个过场,就被现如今已成为市场主流的Intel Skylake所彻底取代。
相较于“基本没有存在感”的桌面级Broadwell处理器,针对发烧友和专业领域的Broadwell-E处理器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单是依靠之前无数次媒体曝光而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因为Broadwell-E不光采用了14nm工艺,其中的旗舰型号——i7-6950X更是在规格上前进了一大步,成为了首款桌面级10核20线程处理器,并将桌面级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5月31日下午2点,关注Broadwell-E许久的我们终于解禁,因此有幸得到正式版i7-6950X的游民星空硬件评测室也得以在第一时间放出这款产品的首发评测,将这一10核20线程土豪神器精彩表现,展现给各位关注它的网友们。
Intel Broadwell-E处理器规格简介
借助相对于Haswell-E更为先进的14nm工艺,Intel能够更加从容地为Broadwell-E旗舰处理器i7-6950X配备10颗物理核心、加入超线程技术并配备更大容量的三级缓存,在保证其性能领跑桌面级处理器的同时,尽可能的将i7-6950X的功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得益于14nm工艺与自身雄厚的研发实力,Broadwell-E旗舰处理器i7-6950X不仅拥有10核20线程、25MB三级缓存这样更为强悍的规格、其3.0GHz的默认频率,3.4GHz的睿频(单核睿频最高为4.0GHz),让它的性能得以轻松接替“最强桌面级CPU”的桂冠。而它提供的40条PCI-E 3.0通道与自由超频设计,则可支持想要大干一番的发烧友,利用它顺利登上世界超频之巅。
另外,i7-6950X将继续适配现如今已经成为主流的DDR4内存,并对其提供更为优秀的支持(相对Haswell-而言可支持DDR4-2400了)。至于其TDP依旧与i7-5960X保持一致,为140W,在其核心、线程输了进一步增加的同时,TDP依旧不变,足见14nm工艺确实不容小觑。
除去i7-6950X这款10核20线程旗舰之外,全新的Broadwell处理器还有另外三款产品,分别为8核16线程的i7-6900K与2款6核12线程的i7-6850K与i7-6800K。
镜头切回本文的主角——i7-6950X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Intel似乎吸取了部分用户的意见,针对i7-6950X的外形进行了一些改变,使它相对于类似“姨妈巾”造型的i7-5960X而言变得略微耐看了一些(至少不会被吐槽了吧)。而在尺寸上,i7-6950X则并没有变化,依旧保持在58.5 x 51.0mm,其封装也依旧是LGA 2011-3。
Intel优化Broadwell-E内存控制器
按照Intel的Tick-Tock战略,Broadwell-E应该是仅采用新制程,也就是14nm工艺的一代产品,其内部架构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仅会在部分细节上加以完善,而真正的大变动,自然要等到Broadwell-E的继任者,也就是Skylake-E了。
虽然Broadwell-E只会在Haswell-E的基础上针对架构的细节进行小修小补,但这些所谓的“小修小补”中,似乎存在一个对于追求“极致”的用户具有重大意义的改变——比如内存控制器方面的优化。
自Sandy Bridge-E处理器带来对四通道内存支持至今,对于四通道内存性能的诟病似乎不绝于耳,即便在对四通道内存支持已经相当优秀的Haswell-E上,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依旧不能让发烧友们感到满意,即便是用i7-5960X搭配四通道DDR4内存,使其读取、拷贝性能明显优于支持双通道内存的i7-6700K,但这样的更高端组合,带来的内存写入性能,却并没有比i7-6700K搭配同频率双通道DDR4内存高太多,按照笔者的经验内存写入速度提升幅度大概不到18%。
为了让花费大笔银子购买Broadwell-E处理器+X99主板的用户感到“物有所值”,Intel似乎对Broadwell-E的内存控制器进行了优化,不仅弥补了之前Haswell-E搭配四通道DDR4内存在写入速度方面的短板,还进一步提升了DDR4内存的整体性能,具体测试结果请各位移步本文的内存性能测试环节。
至于Intel是如何优化Broadwell-E处理器的内存控制器的,笔者就不敢妄加猜测了,因为Intel并未提供Broadwell-E架构的白皮书,具体优化细节自然无从知晓。而关于Broadwell-E相对Haswell-E的更多改进,也需等待Intel放出相关内容了......
X99主板可适配Broadwell-E处理器
就像X79主板应对Sandy Bridge-E与Ivy Bridge-E两代处理器一样,X99芯片组主板不仅要服务于以首款桌面级8核16线程处理器i7-5960X为首的Haswell-E,也同样适用于采用LGA 2011-3接口的Broadwell-E,所以这也就意味着现在正使用X99主板的玩家,并不需要花钱购买新主板,可以直接用现有的X99来适配以i7-6950X为首的Broadwell处理器。
虽然不用花钱购买新X99主板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但想要轻松享受这样的优待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各位要想用之前为Haswell-E配备的X99主板,就需要更新主板的BIOS,来让它们支持Broadwell-E处理器。
当然了,各主板品牌也会在第一时间推出适配Broadwell-E处理器的新X99主板,比如著名一线主板品牌技嘉就在前一阵子的三十周年庆典上,一口气推出了多款X99新品,均可完美支持Broadwell-E处理器,使用它们的用户无需更新BIOS。像本次测试中我们使用的技嘉X99-DESIGNARE EX,就是一款已经确认完美适配Broadwell处理器的新产品。
与此同时,这些技嘉新X99主板,还将带来老X99主板身上所没有的一些新功能,使得选择技嘉X99新品的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这些新功能就包括——支持Intel第三代雷电接口、配备全新U.2接口。
技嘉新款X99特色介绍(一)
在2014年Haswell-E处理器携X99芯片组到来之时,我们可以看到X99芯片组中提供了对Intel第二代雷电接口的支持,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Intel第二代雷电接口就像它的先辈一样,并未引发广泛的关注。
而在被称为“VR元年”的2016年,虚拟现实技术的火爆为促进Intel雷电接口的推广,提供了巨大助力。因为像Oculus Rift这样的头戴式VR设备,要想连接到PC上,需要至少5根线缆。而包含X99-DESIGNARE EX在内的一众技嘉新X99主板中,因为Intel第三代雷电接口的到来,为连接这些头戴式VR设备提供了极大便利,因为只需使用一根相应的线缆,即可完成全部的连接工作。
与此同时,由于这些技嘉新X99主板的第三代Intel Tunderbolt接口可提供100W的电力,同时带宽也更大,因此只需一根相应的线缆,就可实现单卡三屏输出,同时为这些显示器提供足够的电力,无需各位再给这些显示器连接电源线。
而U.2接口的加入,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些技嘉新X99主板的超高速存储接口配备,让使用它们的用户,无需像某些品牌那样还得让用户自行购买U.2转接卡来连接U.2固态硬盘。
另外,有了配置在主板上的U.2接口,有需要的用户即可利用U.2、PCI-E与M.2接口,将分别采用这些接口、支持NVMe规范的超高速SSD,组建一个RAID阵列,享受到3.5GB/s的读取速度与2.8GB/s的读取速度。
除去支持Intel第三代雷电接口并配备全新U.2接口之外,这些技嘉新X99主板,还针对多显卡SLI进行了优化,通过保持合理的显卡间距,让显卡拥有相对更好的散热环境。
相对于之前的高端技嘉主板,这些新产品的加固措施也变得更加全面,不仅给显卡插槽配上了金属防护罩,同时也给内存插槽加上了金属防护罩,让它们拥有更高颜值的同时,可以更好应对重型高端显卡与内存。
以X99-DESIGNARE EX为首的一系列技嘉X99主板新品拥有更多灯区,灯光效果更为出彩的RGB LED背光系统,并可通过技嘉的Ambient LED软件调节主板的等效,让您手中的技嘉X99-DESIGNARE EX主板为整机提供更具个性的灯光效果,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展示一下X99-DESIGNARE EX主板配合Ambient LED软件带来的灯效。
测试平台与测试内容一览
要想证明Broadwell-E家族中的旗舰产品——i7-6950X能否顺利接替Haswell-E旗舰i7-5960X的“桌面CPU最强王者”桂冠,我们必然得通过一系列性能测试,利用测试得出的结果,来进行评判。
因此,我们使用i7-6950X处理器搭配技嘉X99-DESIGNARE EX主板、四通道16GB DDR4-2666MHz内存组建了一套完整的测试平台,通过CPU性能测试、内存性能测试与游戏性能测试三个大项目,来为大家展示i7-6950X这款10核20线程神器的表现。
对比产品方面,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Haswell-E的旗舰产品,曾经霸占“桌面CPU最强王者”桂冠1年零8个月之久的i7-5960X,以及同样采用14nm工艺的第六代“酷睿”旗舰——售价一度炒至3000+RMB的i7-6700K。
测试项目方面,我们将通过SuperPi、WPrime、Cinebench R15、3DMark Physics与WinRAR五款软件来考察i7-6950X的CPU性能,通过AIDA 64内存性能测试来考察它与DDR4内存搭配在一起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内存性能,然后再通过搭配GTX 980 Ti显卡来进行游戏测试,通过《孤岛危机3》、《巫师3》、《古墓丽影:崛起》等四款大作的测试结果,考察i7-6950X在游戏中的表现。
注:由于国际象棋Benchmark并不支持20线程,所以本次测试中并不包含该项目......
CPU性能测试——多线程性能碾压5960X
本文的CPU测试环节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通过SuperPi与CineBench R15来考察参测CPU的单线程性能,来看看在14nm工艺与架构细节优化的帮助下,i7-6950X的表现。
由于i7-6950X的单核睿频最高可达到4GHz,所以它在两项CPU单线程性能测试项目——SuperPi中的表现,和默频4GHz的i7-6700K、i7-5960X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不相上下。
而在CineBench R15的CPU单线程性能测试中,即便i7-6950X的单核睿频可以达到4GHz,但在该项目中的表现,似乎与i7-6700K有着一定的差距,但相对于i7-5960X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
也许i7-6950X的单线程性能并不及i7-6700K,但在剩下4项CPU多线程性能测试中,拥有10核心20线程的i7-6950X的表现就应该轻松胜过i7-5960X与i7-6700K,毕竟它自身的硬规格摆在那里。
果不其然,无论是WPrime、CinBench R15多线程测试、3DMark Physics物理性能测试还是WinRAR测试中,规格更强的i7-6950X毫无悬念的压倒两位对手,展现了更为强悍的多线程性能。
内存性能测试——更适合搭配四通道DDR4内存
在文章的前面,笔者说过Intel似乎针对Broadwell-E的内存控制器进行了优化,让其在搭配四通道内存时,得以更为全面、更为充分地发挥DDR4内存的性能,我们可以根据下面这些测试结果,了解到这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CPU内建内存控制器的频率,会对内存的读取、写入性能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技嘉X99-DESIGNARE EX主板测试i7-6950X、i7-5960X搭配四通道DDR4-2666内存时,采用了两档内存控制器频率设定,分别为2800MHz(BIOS内预设)与3500MHz,而使用i7-6700K搭配同频DDR4内存进行测试时,内存控制器频率则为4.0GHz。
通过上面三组AIDA 64内存性能测试的结果,各位可以看到,在内存控制器得到优化之后,i7-6950X搭配DDR4内存时,其性能不仅明显优于存在“短板”的i7-5960X、还明显优于配备双通道内存的i7-6700K,其内存读取、写入、拷贝性能表现更为出色,已经展现了四通道内存的优势。
游戏性能测试——玩游戏真能用上10核20线程?
考察完i7-6950X的CPU、内存性能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本文的游戏测试环节,来了解i7-6950X这款10核20线程土豪神器在游戏测试中的表现。
说实在的,现如今的游戏在CPU利用率方面已经饱受诟病,使得规格超过4核8线程的CPU在游戏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在《孤岛危机3》、《巫师3:狂猎》与《古墓丽影:崛起》这三项游戏测试中,表现并无两眼之处,并略逊于规格远不及i7-6950X的i7-6700K。
不过在对CPU要求相当严苛的《全面战争:罗马2》中,i7-6950X却因为核心、线程数量远远多于i7-6700K,其实际表现自然要更为优秀,不过相对于规格稍逊于自己的i7-5960X,i7-6950X则与它处于均势状态,不分胜负。
功耗散热测试——满载功耗可圈可点 非水冷不能完全压制
也许各位看到前面的i7-6950X规格表中,这款CPU的TDP为140W,与i7-5960X基本一致,会认为采用14nm工艺的i7-6950X的耗电表现会与i7-5960X基本相同。但实际上,由于i7-6950X的核心规格要比i7-5960X多了2核心4线程(多了个i3......),所以其实际功耗还是要略高于i7-5960X的。
在CPU处于单独满载状态时,搭载i7-6950X的平台功耗为217W左右,而换成i7-5960X之后,整套平台的CPU拷机功耗,变成了210W左右,虽然14nm工艺还不足以让i7-6950X拥有更好的功耗表现,但说句实话,无论是使用i7-5960X,还是打算入手i7-6950X的用户,都不会注意到这两位的耗电量到底是什么样,毕竟能买得起这级别CPU的,基本都是发烧友或者根本不差钱的土豪。
而在核心发热量这方面,即便14nm工艺对于降低CPU发热有很大帮助,但是Intel给i7-6950X配备了更强大的硬件规格,同时还为了保障其性能领跑桌面级CPU而保证其频率至少维持在了3GHz,所以i7-6950X的发热量依旧不容小觑。
在i7-6950X处于默频满载拷机测试一个多小时之后,使用九州风神阿萨辛这款顶级双塔风冷散热器镇压下的i7-6950X的10颗CPU核心的平均温度,已经来到63℃左右(室温24℃),这样的表现似乎可以用可圈可点来形容了。
但我们将i7-6950X超频至4GHz之后再进行Prime 95拷机测试一段时间后,九州风神阿萨辛这款高端风冷散热器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因为它的CPU核心平均温度,已经达到了85℃,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换一款拥有240mm冷排的高端一体水冷散热器,才能保证提供给它比较充足的散热能力。
土豪、发烧友、专业人士的万元玩具
看到i7-6950X在桌面级CPU中首屈一指的多线程性能、10核心20线程的强大规格,包括笔者在内的无数玩家面对它时,都会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正因为它实在太强了,强大到我们可以确信它上市时的价格将会超越i7-5960X,售价突破万元更是轻而易举......虽然Intel还未公布它在国内的价格。
但就算i7-6950X命中注定是一款让绝大多数用户都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器”,它也会被极少数用户拥入怀中,其中就包括专注各项跑分、冲击超频世界记录的骨灰级发烧友,因为它的强大规格必然会使它成为这类用户手中不可多得的利器。
而i7-6950X那比i7-5960X更为强悍的多线程性能,则会让它获得从事视频/设计等专业用户的青睐,毕竟它是当前桌面级CPU产品中最适合用来运行转码、压缩、渲染等应用的顶级处理器。另外,对于一位非常不差钱的土豪而言,买一颗i7-6950X装台机器没事看看Windows任务管理器中那20条框框,图个爽,也未尝不可。
当然,如果您是一位追求实用性、注重游戏性能的用户,那么选择i7-6950X这个售价据说会超过10000RMB的10核20线程怪物,显然是没有必要的,毕竟整机的花费太过高昂(CPU+主板=1台i7-6700K高配主机),各位只需通过本文了解它能够带来什么样子的性能表现,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