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中的"Kaby Lake"系列。
Kaby Lake是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笔记本电脑)和部分桌面处理器(特别是基于LGA 1151平台的)的一个代号,它在2016年底发布,作为Skylake架构的继任者。
以下是Kaby Lake酷睿i7处理器的一些关键特点:
1. "架构改进":
"更新后的微架构": Kaby Lake基于改进的"Skylake"微架构,主要改进在于增加了对PCI Express 3.0的支持(Skylake桌面版和部分移动版支持PCIe 3.0,而入门级移动版仍为PCIe 2.0)。
"改进的分支预测": 引入了更先进的分支预测技术(如Advanced Branch Prediction),有助于提高指令执行的准确性,从而提升性能。
"更高的睿频频率": Kaby Lake的睿频(Boost)频率相比Skylake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在移动平台上,这带来了单核性能的增强。
2. "制程工艺":
"14nm FinFET": 继续采用14纳米FinFET工艺制造,相比前一代的14nm工艺有能效和性能上的提升。
3. "性能与功耗":
"性能提升": 相比上一代Skylake酷睿i7,Kaby
相关内容:
与过去几年相比,英特尔处理器的路线图已经截然不同,因为“Tick-Tock”周期已被进一步放缓至“Tick-Tock-Tock”,甚至2015年还出现了Broadwell与Skylake共存的混乱局面。在不久的将来,英特尔还会推出第三代基于14nm工艺的产品家族。近日,Kaby Lake酷睿i7-7700K的SiSoft Sandra跑分成绩也已经在网络上曝光,我们也得以一窥这款旗舰新品的详细参数。

作为对比,酷睿i7-6700K的基准频率为4GHz、睿频可达4.2GHz。
据悉,Kabe Lake酷睿i7-7700K采用了四核/八线程的设计,基准频率3.6GHz、睿频可达4.2GHz,拥有256KB和8MB的二、三级缓存。
核显方面,i7-7700K集成了24个频率1150MHhz的执行单元,Sandra的具体得分如上。(点击)与前一代产品一样,i7-7700K采用了LGA1151的封装接口,因而能够兼容当前的主板。
Kabe Lake将加入对USB 3.1、HDCP 2.2的原生支持,以及完整固定功能的HEVE main10和VP9 10-bit硬件解码。简单来说,这货会比Skylake效能高那么一丢丢,并且带来一些新特性。
如果你正用着两三代前的老旗舰、在16GB内存和SSD的加持下,还是耐心等待10nm制程的新品到来吧。TechSpot编辑Shawn Knight甚至自嘲还用着5年前的酷睿i5-2600k,而且是没超频的那种。
若是搭配合适的主板(比如H67),他还能够轻松将默频3.3GHz超到4.4GHz,甚至在4GHz频率下24/7稳定运行好一阵。

除了Cannonlake,硬件发烧友们还对AMD的下一代14nm微处理器架构(代号Zen)充满了期待,据说其有望撼动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家族的统治地位。
当然,光说不练PPT(假把式),是骡子是马还得等产品真出来的时候正面PK一下,预计AMD会在2016年10月发布新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