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似价位下,水冷和风冷哪个“更强”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它们各有优劣,选择哪个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使用场景和优先考虑的因素。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比较:
"风冷 (Air Cooling):"
"优点:"
"性价比高:" 通常在相同散热性能下,风冷的价格更低。对于预算有限或者对散热要求不是极端的用户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安装简单:" 大多数风冷散热器安装相对直接,不需要复杂的管路和冷排连接。
"维护方便:" 没有液体,不存在漏液风险,清洁也相对简单(主要是清理灰尘)。
"噪音可能更低 (特定情况):" 对于同等的散热性能,一些高端风冷散热器可以通过优化风道和风扇设计,实现比低端水冷更低的噪音。当然,低端风冷也可能很吵。
"无腐蚀风险:" 不用担心液体腐蚀主板或其他部件。
"缺点:"
"散热极限相对较低:" 对于超频到极致或者CPU功耗非常高的场景,风冷的散热极限通常不如水冷。
"可能占用更多空间:" 高性能风冷散热器通常高度较高,可能会影响机箱内部其他部件(如内存、显卡)的安装。
"风噪可能随负载增加:" 风扇
相关内容:
前言
Barrow水冷想必很多人都有听说甚至用过,单就水冷配件来讲,在我所用过的几个国产品牌中算是挺不错的,无论颜值还是效能(也可能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那你知道他们竟然还出了一体水冷吗?今天就来开箱下这款无意中在东哥家看到的Barrow LTCPR-360 炫影 ARGB一体水冷。。。由于双十一买的一些其他配件还没到,所以先组了个开放式平台看看性能如何吧,顺便对比下猫头鹰的U12A和利民AS120Plus。
(不严谨之处还请谅解并指出,之后的评测会逐步改善)

开箱


黑灰色外包装


一体水冷本体+配料包+(还是得看下的)说明书

曾经买过的几个Barrow带数显水冷配件

先看看冷头部分,外壳采用全铝合金氧化工艺,质感确实不错


官方宣称采用了两根EPDM+IIR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水管,外面还有一层纤维蛇网保护

微水道紫铜底板,水泵使用陶瓷轴承+8级定子绕组马达,听起来很唬人?

正面是一块镜面玻璃,内部有RGB灯效

冷头端的接口竟然就有3个:3pin水泵供电+5V ARGB接一还一+SATA供电接口


冷排规模360mm,自带3把120mm风扇,支持5V ARGB同步


一大堆线。。。稍微理理,自带一条4pin风扇供电一分三线


风扇型号为A1225M12S,液压轴承,全速1800rpm,最大风量66.81CFM,最大噪音37.2Dba

风扇接触冷排一面四角均有橡胶减震垫

冷排进出水口边上有个注水口


冷排边框厚度28mm左右


目测冷排有14条水道,水室材质不确定,鳍片为铝质

对比猫头鹰U12A,相对更便宜的价格性能如何?
对比测试
1. 测试平台
CPU: AMD Ryzen R5 1600 八核 OC 3.9G 1.4625V
主板: 微星B450 Gaming Pro Carbon AC
内存: 宇瞻 暗黑女神NOX RGB DDR4-3600
散热: Barrow LTCPR-360 炫影 ARGB一体水冷
猫头鹰U12A
利民AS120 PLUS
硅脂: 乔思伯 CTG-2
测试软件:AIDA64 6.00.5100 business 系统稳定性测试 Stress FPU only
测试方式:AIDA64 系统稳定性测试,单独Stress FPU,每10分钟取一次数据,重复三次,最终数据 取 三次平均值

2. 测试结果


总结
根据实测数据,看得出一体水冷达到360mm冷排规模后散热效能非常可观,最终数据也充分体现了Barrow在分体水领域所获得的经验,面对中高端风冷毫不逊色鸭,这599元花的够值。不过,当冷排规模达到360mm之后势必要安装3把风扇,而3把风扇直接又让机箱的理线多了6条,强迫症玩家表示真的很难啊。。。希望能够有个解决方案搞定杂乱的理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