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能叫板980 Ti 史上最短旗舰显卡AMD R9 Nano首测

我们来聊聊这款传奇显卡:AMD Radeon R9 Nano。
"AMD Radeon R9 Nano:史上最短的旗舰显卡"
是的,你没听错。在2016年发布时,AMD Radeon R9 Nano 是一款极其短小的旗舰级显卡。它的长度仅为 "103mm",比当时很多中端显卡还要短,甚至比一些现代游戏本中的显卡还要短。这使得它成为了有史以来最短的旗舰显卡之一。
"为什么如此短小?"
"核心目标:" AMD的目标是打造一款性能媲美 R9 290X,但功耗控制在 150W TDP 以下的显卡。他们希望这款显卡能够满足高端发烧玩家的需求,同时也能在空间有限的机箱中运行,甚至有潜力被用于一些高端笔记本电脑。 "技术突破:" 为了实现如此短小的尺寸,AMD 采用了多项技术突破: "HBM (High Bandwidth Memory) 显存:" R9 Nano 搭载了 4GB 的 HBM 显存,显存接口位于显存芯片上方,这使得显存可以做得更紧凑。HBM 显存拥有极高的带宽,能够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堆叠式显存设计:" HBM 显存采用堆叠式设计,将多个显存芯片堆叠在一起,进一步节省了空间。 "精简的 PCB 设计:"

相关内容:

今年上半年,NVIDIA Maxwell架构旗舰——TITAN X发布并成为单核心最强显卡之后,有着后手优势的AMD也拼命掏出了具有HBM堆叠式显存——这一划时代设计的全新旗舰显卡R9 Fury X。后者在性能上基本刚平了不可一世的TITAN X,令“单核性能王座”究竟归谁重新陷入争论。

当然,它俩谁强谁弱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这次小编将要向大家介绍并评测的新产品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就是AMD基于Fiji核心推出的第三款产品:R9 Nano,它的“体积性能比”之高在显卡历史上恐怕无出其右。

在这个长度还不及一部iPhone 6的短小身材中蕴含着多大能量呢?咱们先来看它的规格参数明细。

通过之前的旗舰型号R9 Fury X,我们了解到完整的Fiji核心拥有4096个逻辑流处理器。次旗舰R9 Fury在此基础上做了微小的削减,减少了256个逻辑流处理器和16个纹理单元。第三个登场的R9 Nano按惯例应该进一步削减规格,然而现在它竟然与旗舰R9 Fury X保持一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Nano芯片规格完整,同Fury X

在谈这次发布的R9 Nano显卡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AMD新技术的结晶:Fiji核心。

回首这些年,AMD显卡相比竞争对手NVIDIA,在综合性能上一直没有优势,但这不代表它不能引领时代潮流。这次作为AMD R9 300系列旗舰芯片登场的Fiji核心,比上一代旗舰Hawaii核心除了按例大幅提升了流处理器规模之外,更惊艳的是引入了堆叠式显存HBM的设计,据说这一技术早在13年前AMD就着手研究了。

堆叠式显存HBM,显存颗粒跑到了芯片的DIE周围

显而易见,HBM显存相比传统的显存的好处就是它的体积更小,可以跟GPU芯片共用一块基板,显存容量和位宽的关系都完全脱离了以往显存颗粒的限制。在上图的Fiji核心中,四块HBM显存实现了4096bit的位宽和4GB的容量。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4096bit。

占用的面积比以前的显卡小很多

此外,有了HBM的显卡不需要再像以往那样在PCB上围绕核心布置显存颗粒,所以对PCB尺寸的要求也会比以前小很多。

R9 Fury X尽管原配水冷,但它的板型相比以往的旗舰显卡已经小得多

到目前为止有两种Fiji核心,它们分别是R9 Fury X搭载的Fiji XT和R9 Fury搭载的Fiji PRO。其中XT和PRO一直是AMD用来区分原生完整规格和削减后次规格的后缀缩写。

R9 Fury X的核心Fiji XT(R9 Nano使用同款)

R9 Fury的核心Fiji PRO

Fiji XT和PRO的区别只在于后者关闭了4个CU,其中包含256个流处理器和对应的16个纹理单元,区隔的单元数目跟Hawaii的旗舰/次旗舰的区隔一模一样。既然完整的Fiji XT要用到水冷散热器,说明它的功耗问题并不乐观,于是次旗舰用略微削减规格的方法来使其能适应风冷散热,以非公版的面貌出现。

然而令包括小编在内的许多人没想到的是,Fiji家族第三个问世的Nano搭载的核心竟然是拥有完整规格的Fiji XT。

长度仅154mm,比入门级显卡更短

虽然Fury X用水冷,HBM显存结构已凸显出节省PCB面积的优势

由于HBM显存的应用,定位旗舰的R9 Fury X已经可以把PCB板型做的很小,尽管它需要水冷控制温度来让自己在游戏中的频率表现更理想。而R9 Nano可以顾名思义,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把显卡做的更小,于是……

R9 Nano或将开启全新的显卡设计理念

R9 Nano的长度只有154mm

R9 Nano相比R9 Fury X一下子又缩短了40mm,并改用风冷散热。在芯片不变的前提下,这意味着即便频率会降低,前者性能也不会比后者差太多。

一个跟传统入门级大小相仿的显卡,却拥有规格完整的旗舰芯片。如果要在电脑行业引入“体积性能比”这个概念的话,R9 Nano一定是无敌的。

小归小,内部结构一点也不简陋,极其有限的体积内将风冷散热效果做到了极致

现如今的游戏性能瓶颈主要出在显卡上,而显卡安装空间往往是阻碍迷你PC成为高性能游戏机的拦路虎,R9 Nano的出现很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蓝宝石R9 Nano公版多角度赏析

小编这次收到的送测样卡是蓝宝石的R9 Nano公版。蓝宝石作为AMD代言品牌,经常在新品发布的第一时间向市面提供公版型号。

长着一副低端的脸,却坐拥一颗旗舰芯,散热全靠一枚9cm直径风扇

背面密密麻麻遍布阻容元件,空间利用做到了极致

长度都没有超过主板的PCI-E插槽范围

输出端口彻底抛弃了DVI,提供3个DP和1个HDMI

外接电源是单8pin,公版显卡中此规格比较少见

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

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已对R9 Nano有了充分的了解,下面我们进入最重要的实测环节。

因为这是针对R9 Nano的首次测试,所以除了3DMARK基准测试以外,小编还在最近几年的单机游戏大作中,选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10款作品,来充分展示这款新显卡运行各种类型游戏的效果。为了给买家提供直接的参考意义,还将放入GTX 980 Ti、GTX 980、GTX 970这三款定位相近的竞争对手产品用作对比。

测试平台实景

根据R9 Nano的性能定位,这十款游戏测试时将采用1920×1080、2560×1440(2K)和3840×2160(4K)分辨率,同时游戏中画面设置为最高,抗锯齿开启。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测试平台不会产生瓶颈制约这些旗舰和高端显卡的性能发挥,测试中小编将测试平台上的处理器i7 4790K设定在4.5GHz运行,内存频率设定为DDR3-2133,时序2T-11-11-11-30。

测试所用主板:技嘉Z97X-UD5H(REV1.1)

主板是支撑一切硬件的基石,为了确保所有硬件性能发挥正常、稳定,测试选用技嘉Z97系列产品的中流砥柱,售价千元以上的Z97-UD5H。其秉承技嘉双倍铜、超耐久设计理念,整合魔音音效系统,同时次世代磁盘传输端口M.2和SATA Extreme一应俱全,只等相应存储设备大量上市。

3DMARK基准测试

GPU-Z最新的0.8.5版本已可以完整识别AMD Fiji的最新型号R9 Nano,设备ID显示为R9 Fury系列,事实也是如此。

R9 Nano GPU-Z截图

R9 Nano 3DMARK 11 Extreme测试得分:5634(GTX 980公版得分:5590)

R9 Nano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得分:6167(GTX 980公版得分:5714)

根据3DMARK得分我们可以看出,R9 Nano的性能水平应该跟竞争对手的GTX 980属于同一级别,略优于后者。当然仅凭这个基准测试还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游戏性能,A卡和N卡也有各自擅长的不同游戏,那就接着往下看。

《刺客信条:大革命》帧率测试曲线

《刺客信条:大革命》游戏的背景设定在18世纪的巴黎,法国大革命时期。藉由新世代绘图硬体呈现更细致写实的场景与角色。本作主角名“亚诺”,来自日耳曼语里的鹰,设定为18世纪的法国,Ezio时代的庄园系统回归,主角将与巴黎刺客兄弟会一同进行战斗,支持4人合作模式。

《刺客信条:大革命》平均帧率对比

第一个游戏《大革命》测试中R9 Nano的表现就十分惊艳。它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皆逼平了GTX 980,而4K分辨率则令其超强的显存带宽得以充分体现,性能远超GTX 980,几乎具备与GTX 980 Ti一战的实力。

《孤岛惊魂4》帧率测试曲线

《孤岛惊魂4》(Far Cry 4)是由育碧制作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大作,是孤岛惊魂系列的最新作品。在游戏中存在着合作模式,玩家可以选择到访所有地图位置,所有据点、堡垒、塔楼,接受所有支线任务,这些都可以由玩家协同完成。你离开网络之后,游戏都会自动回到单人模式中,当然所有的游戏内容都被允许在单人模式下独自完成,而不会存在有的游戏内容必须联网进行的情况。战斗中充斥着痛苦的叫喊,逼真的枪炮声以及血花四溅的效果。甚至在有些桥段中主角还会通过电击虐待敌人,或是用刀处决敌人。

《孤岛惊魂4》平均帧率对比

《孤岛惊魂4》的情况与《大革命》恰恰相反,1080P分辨率R9 Nano通杀了三款N卡,几乎能与TITAN X比肩。但分辨率提高以后,表现却有所下降,尤其是与GTX 980 Ti比较,或许是显存容量方面出了瓶颈(4GB)。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