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情况。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核心事件是:
1. "易到用车提现危机再起:" 这意味着易到用车可能再次出现了无法按时或足额向司机(车主)支付劳动报酬的问题,这通常发生在公司现金流紧张或经营困难时。
2. "韬蕴资本的操作:" 韬蕴资本(Taoren Capital)似乎在这个背景下采取了一种特定行动。您提到的“捏了一个‘雷’”非常形象,暗示韬蕴资本可能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发布负面信息、进行法律行动、或者利用其影响力)制造了某种风险或困境,目的是让易到用车陷入更大的麻烦。
3. "成都车主不敢接单:" 由于易到用车的信誉受损(可能源于上述提现危机,并可能被韬蕴资本进一步放大),加上对韬蕴资本制造风险的担忧,成都地区的司机(车主)失去了对平台的信任,因此不愿意再接单。
"综合来看,这个情况描述了易到用车因持续存在的提现问题而信誉扫地,同时有外部资本(韬蕴资本)可能采取了激进行动加剧了这种危机,最终导致核心用户群体(成都司机)因恐惧而流失。"
"可能的分析和背景:"
"易到用车的困境:" 提现危机可能是长期经营问题、高额运营成本、投资亏损或战略失误累积的结果。
相关内容:

易到手机APP显示“司机都在服务中,暂无人接单”。图片为手机截图。
记 者 调 查
2019年伊始,易到打车官方发布了“关于车主延期提现的说明”,称其母公司韬蕴资本由于欠款尚未追回,受此影响,车主正常提现出现困难。这已经是易到打车第二次出现提现困难了,上一次是2017年初。《金融投资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较之第一次提现危机的愤慨情绪,目前成都易到的多位车主现在都颇为“佛系”,“反正也就700多块钱,就当打水漂了,不然咋办?成都又找不到易到的办公点。”车主王先生表示很无奈。
■本报记者 梅婧
司机年前已无法提现
近期,有关易到无法提现新闻再次刷屏,多地车主用户纷纷吐槽,那么,成都的易到用户情况怎么样呢?
“无所谓了,我打算把APP卸了”,成都用户杨先生显得十分淡定,尽管他的账户里还有110元。据杨先生透露,在2017年4月,易到就叫不到车了,也无法退款。“最让人生气的是,APP页面显示附近有好几俩车,但就是没人接单。”“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还能勉强叫到车,后来完全就没人接单。当时我问司机为什么不接单,司机说是平台没法提现,欠了他几千块,都不敢跑易到了。”杨先生表示。
曾经的易到司机韩先生证实了这一点。“2017年那场提现危机闹得比较大,大概拖到6月才提现,后来我们都改跑滴滴了。”
尽管已经过去快两年,但韩先生仍气愤不已:“我们当时想去找易到在成都的分部,但根本找不到任何信息,地址电话都没有。后来我们找了一个易到用车成都店地址,在太升路那边,去了才发现根本不是。”
《金融投资报》记者根据韩先生提供的地址,来到太升南路蜀泰商厦4楼,发现所谓的“易到用车”是转转优品和手机服务中心。
“我们一直都在这里,从来没听说过易到。”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前几年也有人来找过。”“车主注册时挂靠在顺风车租赁公司或劳务公司上的,但他们也没拿到钱。”另一位车主王先生表示:“我现在有七八百元没法提现,不想管了,就当打水漂了吧。”
经历2017年提现危机后,韩先生表示,他们的车主QQ群一直走“佛系”路线:“我们都觉得易到风险太大了,基本不主动接单,除非特别顺路,一个月能接一单都很不错了。”
《金融投资报》记者加入到一个易到车主QQ群,发现车主们态度反应都比较冷淡。“2017年那次闹得凶,现在大家基本采用风险分散策略,反正有多家平台,不一定非要跑易到。一旦发现不能提现,我们全部不接单了。从年前到现在,我敢说成都没一个单。”有QQ群成员表示。
相比之下,用户更多被动“佛系”。因为司机拒不接单,而用户花钱购买的出行卡用不出去,也无法退钱,只能望卡兴叹。“用户的APP选项根本没有退款,之前听说用户参加易到充返活动后的3天之内可以申请退款,但现在早就没法用了,只能自认倒霉,还好我的余额不多。”杨先生表示。
作为全国首个网约车平台,易到用车一度风光无限,成为资本宠儿,但谁都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易到就沦落到崩溃边缘。但也不妨借此机会看看易到曾经的风光:
2010年5月,天使轮融资,徐小平真格基金;2011年8月,A轮融资,晨兴创投、美国高通,1000万美元;
2013年4月,B轮融资,晨兴创投、美国高通、宽带资本2000万美元;
2013年12月,C轮融资,DCM(戴盛资本)和携程领投,6000万美元;
2014年9月,D轮融资,GIC(新加坡政府投资)领投,超1亿美元。
然而,就在2014年,爆发了网约车补贴大战,面对滴滴和快的疯狂烧钱,易到显然底气不足,最后选择傍上乐视。但随着乐视危机爆发,易到又被转让给韬蕴资本。
2018年5月,韬蕴资本未能按期支付一款契约型基金的利息,被基金管理人公之于众。资金链紧张的韬蕴资本开始为易到寻找新买主,赫美集团当时被视为接手易到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同年11月14日,赫美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具体方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公司终止收购易到用车运营主体股权。至此,对韬蕴资本来说,易到已成为烫手山芋。
今年1月21日,易到控股股东韬蕴资本发布声明称,因难以再向易到进行持续性投入,愿意以一半的价格出让易到股份。一个月后,韬蕴资本被传已经发出内部通知,因为无力支撑团队运营,暂停绩效工资发放并让员工回家办公。此前,易到官方已发布了“关于车主延期提现的说明”,车主提现再次出现困难。随之而来的,则是高额负债、内斗激烈、股东成“老赖”等负面消息。但这一次,易到的车主们未必有2017年那么幸运了。
“这次我们都觉得很悬,已经做好拿不回钱的准备了。”王先生一边说一边盯着手机接单,在他的手机里,集齐了滴滴、嘀嗒出行、哈罗顺风、美团等多款网约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