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信息。
"核心信息解读:"
"裁撤部门和员工:" 这通常意味着公司正在进行重大调整,旨在削减成本、提高效率、聚焦核心业务。这是为了应对市场压力、财务困境或实现战略转型的一种常见手段。
"易到(Ezra):" 这是中国早期的网约车平台之一,曾与滴滴出行等激烈竞争。近年来,易到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融资困难甚至陷入停滞。
"要成为第一家赚钱的网约车平台:" 这表明易到的新管理层或当前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盈利(Profitability)"。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网约车市场普遍处于“烧钱大战”阶段,各家平台都投入巨资补贴司机和用户以争夺市场份额,盈利遥遥无期。易到声称要成为“第一家”,可能意味着他们有信心率先突破这个局面,或者他们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他们即将引领。
"可能的原因和背景:"
1. "市场环境变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司机对补贴的依赖性降低,单纯依靠补贴扩张的模式难以为继。平台需要转向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2. "成本控制压力:" 为了实现盈利,平台必须严格控制运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裁撤员工)、营销费用、技术维护等。裁撤部门和员工是降低人力成本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相关内容:
新京报讯(记者 陈维城)3月26日,记者获悉,近日易到不少员工离职,一些部门已裁撤。易到3月25日发布的内部邮件显示,易到的“目标不再是成为体量最大的网约车平台,而是成为第一家赚钱的网约车平台,成为活的最好的网约车平台。”不过,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韬蕴资本有没有钱不知道,但目前易到是真没钱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易到真没钱了,要不然巩振兵会走吗?”一位易到离职员工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此前有媒体报道易到CEO巩振兵已离职。3月13日,韬蕴资本温晓东在微信朋友圈回应称,与巩振兵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共识,巩振兵即将卸任易到CEO职位。不存在“未达到董事会考核”之说。与此同时,巩振兵回应,“感谢一起战斗过的兄弟姐妹,祝福韬蕴祝福温总祝福易到!”
“断臂求生嘛。”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易到不少部门已被裁撤,不少员工被离职。最近两天,易到已经陆续通知员工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涉及人员达到三四百人。“现在估计就剩百余人。”
3月25日,易到发布内部邮件称,要调整工作思路,要尽早实现依靠自身的力量维持平台的基本运转。“当前最要紧的任务就是赚钱”。
“我们的目标不再是成为体量最大的网约车平台,而是成为第一家赚钱的网约车平台,成为活的最好的网约车平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易到要打破原有的部门隔阂,调整部门职能与编制。开发线上直付功能,保障运力权益,开展更符合当地实际的运营策略。
已多次开展自救未成功的易到,此番能否如愿以偿,尚待观察。
与乐视纠纷遥遥无期
“现在办公地点人去楼空,提现问题仍没有解决。”3月26日,易到车主王先生表示。事实上,近期以来易到运营窘迫。
2月22日,易到车主端显示,自韬蕴资本2017年6月接手易到以来,已经向易到提供了数十亿资金。易到也一直在波折中前行,尤其是在春节前韬蕴资本依然向易到提供了数千万的资金支持。但由于韬蕴资本在持续的输血过程中,自身资金流也受到了影响。随着资本市场遇冷,公司遭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意外事件,造成了目前的提现问题。
而易到控股股东韬蕴资本也“无米下锅”。2月19日晚间,韬蕴资本发布通知称,目前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及资金状况,无法支撑现有团队继续运营。依据各部门负责人安排,除必要岗位人员继续到岗上班外,其余同仁暂做在家办公安排。
韬蕴资本回家办公,易到也无处容身。易到称2月19日,公司办公区被要求搬离,但公司并未因此而倒闭,相关业务仍在持续运作当中。
易到多次在车主端发布公告称,韬蕴资本一直在全力推进包括融资、出售资产以及推进乐视相关资产拍卖在内的筹资动作。
“涉及贾跃亭的纠纷,哪家能快速解决?”上述知情人士对易到控股股东韬蕴资本与乐视贾跃亭的纠纷解决进程持观望态度。记者了解到,目前韬蕴资本确实正在推进与乐视的司法程序。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程波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