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评测一下目前市面上比较常用和受欢迎的笔记软件。我会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对比,包括:"跨平台支持、核心功能、易用性、协作功能、价格"等。
"主要评测对象(按流行度和类型分类):"
1. "桌面端/网页端主流 (偏轻量/结构化):"
"Notion:" 非常全能,知识库、项目管理、笔记等一体的“第二大脑”。
"Obsidian:" 强调本地存储、双向链接、知识图谱构建,适合深度思考者。
"Evernote:" 历史悠久,信息检索能力强,适合信息收集和管理。
"OneNote:" 微软出品,与Office生态结合紧密,手写支持好,适合混合办公和学习。
2. "移动端/轻便型主流 (偏快速记录/扫描):"
"OneNote:" 移动端体验优秀,扫描、手写流畅。
"Notion:" 移动端功能也比较完善,适合在手机上管理笔记和任务。
"Bear:" 界面美观,适合写作和快速记录,支持Markdown。
"GoodNotes / Notability:" 强调手写体验和PDF编辑,适合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3. "云同步/协作型主流:"
"Not
相关内容:
笔记,永久的,第二大脑。
首先,为什么要记笔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
作为搞技术的,我做笔记主要有一个目的,就是当做自己的第二大脑,一个能够备忘且逻辑条理的大脑。
可以用来写技术总结,心得;可以用来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用来摘抄收集知识。
我对笔记软件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不易丢失 。最好能够多平台同步备份。接受手机端可以不备份。
2.访问速度快。 这要求要么网路流畅,要么有离线版本。
3.书写流畅,打字爽。 支持Markdown。这个很重要,因为平时打字很多。
4.内容兼容性好。 方便直接复制粘贴到其他平台。
5.功能简洁,界面简单。 不需要额外的很多功能,对协作分享,没太大要求。
6.导出功能。 支持方便导出各种格式。
7.最好有方便的看板功能 ,这样比较好追踪进展。
8.空间。 我一般不考虑空间,因为冲钱都可以得到满意的容量。
基于以上需求,分析下我用过的几款软件。大家根据需要自取。
提前声明一点:笔记软件只是一个工具,重要的是使用的人,使用的思维逻辑,持之以恒的积累和进步。
1.Notion
优势:国外的笔记大厂。功能强,颜值高,基本啥都能做。
劣势:
1.ALL IN ONE,基本啥都要做,很臃肿。记账,日程管理用专门的手机APP不香吗。
2.无本地同步,网速垃圾。
3.外国软件,对国内用户支持较弱。

2.Wolai
优势:像是Notion的国内版,对国内客户支持好,模板丰富。
劣势:1.无本地存储; 2小厂

3.OneNote
OneNote是我一直用的,但是最近偶尔我的电脑同步有问题(应该是我电脑问题)。身边的人一直都用得好好的。
优势:大厂,基本是完美的,配合PAD更是美滋滋。
劣势:服务器在国外,有时同步不太好。

4.思源笔记
推荐码 s0jNZsR
优势:完美满足我上面的七点要求。多平台,速率快,书写流畅,导出功能,兼容性好。我写完的笔记,直接复制,就可以粘贴到其他平台,如微信公众号。
劣势:小厂,相较于Onenote, 不支持直接画图,暂不支持手机同步。所以我暂时用坚果云同步。
国外有类似软件:Obsidian

5.语雀
阿里的知识管理平台。
优势:大公司,书写体验好。
劣势:功能臃肿,用了半天都不知道这款产品的定位是干啥的。

6.飞书文档
优势:字节的文档协作平台,类似于云端的OFFICE。方便分享。模板丰富。
劣势:我写笔记,不偏向于协作分享。故不需要。

7.有道云笔记
国内笔记老大哥,因为我下载了点安装没反应,没法测评,故不做评价。
根据以往用过的经验,这个笔记算是中规中矩的。
8.印象笔记
我用的第一款云笔记。
优点:大厂,同步速率亲测可以,搜索功能更可以。
缺点:只支持三层分层,见目录,不方便搭建知识体系;

9.Typora+加坚果云
优缺点与思源类似。好处是坚果云可以兼容和同步备份其他的一些资料,如思维导图等。
目前使用的是思源笔记加坚果云。
自我介绍:B站资深恰饭Up,双985通信专业毕业,擅长高速数字电路设计(X86/FPGA/ARM等)。不定期分享硬件电路设计干货,知识体系,有趣专业实验。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方法、模电、FPGA、小信号、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Layout、嵌入式、学习方法。已帮助成千上万电子专业学生和初级工程师入门成长。技术交流群集合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大牛,交流氛围极佳。我的宝藏都在这了。
更多精彩在公众号:路飞的电子设计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