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解锁观看火箭发射的“正确姿势”,其实包含了很多方面,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坐姿。让我们从几个维度来解锁:
"一、 物理位置与环境(硬件设施):"
1. "最佳选择:现场观览台 (Astronomy/Viewing Platforms):"
"优点:" 通常位于发射架附近或特定观景点,视野开阔,能感受到发射时的震撼(声音、震动)。很多航天中心(如肯尼迪航天中心、卡角航天中心)都设有专门的观览台,有时甚至可以非常近距离。
"注意:" 需要提前预订,且通常距离发射点有一定距离,不能靠得太近(安全规定)。
2. "次优选择:公路观览点 (Roadside Viewing Spots):"
"优点:" 比较容易到达,是很多人选择的方式。可以找到相对开阔、平坦、视野好的地带。
"注意:" 安全第一!远离铁路、公路、发射架和塔架。提前规划路线,注意交通管制。视野可能受地形、树木等遮挡。
3. "特定体验:船载观览 (Shipboard Viewing):"
"优点:" 比如乘坐游艇在近海区域等待海上发射(如卡角),能从不同角度感受发射,海风拂面,别有风味。
相关内容:
文 / 陈肖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火箭发射这样一个集高精尖技术为一身的“神操作”如果身在现场的你看到腾空起飞的火箭只会发出“哇!快看!”“哇!好亮!”“哇!声音好大!”之类的惊呼那就枉顾这枚价值不菲的火箭咯~
那么,作为一枚专业“吃瓜群众”如何在看火箭发射时显得与众不同呢?
1首先我们要选一个最佳观看场地那么问题来了,去哪里?




陈肖/摄
2接下来我们就来解锁观看火箭发射的正确姿势好好说一说火箭发射的三大看点
看点一
发射前。文昌发射场有两个发射工位,站在发射场东边的海滩上看,左边是用于发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一号发射工位,右边的发射长征七号的二号发射工位。火箭在总装厂房组装好之后,通过地面轨道系统转运至发射工位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到达工位至发射前约6小时,火箭一直被回转工作平台包裹着。回转工作平台可以为火箭遮风挡雨,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空间。
陈肖/摄
发射前约6小时,塔架抱臂打开,此时,你就能看到通体洁白的火箭“本尊”了。细心的你会发现,火箭箭体上正在冒烟。别担心,冒烟是因为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使用的是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燃料,一方面,低温燃料会使箭体周边的水汽凝结形成水雾;另一方面,燃料储罐里的低温液态燃料会蒸发,为了保证储罐里的压力处于可控范围内,需要对储罐气体进行泄压,同时补充液态燃料,泄压出来的冷气就是火箭冒出的“白烟”。
陈肖/摄
看点二
升空,低空段。“5、4、3、2、1点火!”点火的一瞬间,你会看见一道刺眼的闪光,如果是晚上发射,你会发现这道强烈的闪光是绿色的。在自然界中,在太阳从海平面落下的瞬间,会出现绿色的闪光,这是一种因大气折射出现的自然现象,在电影《加勒比海盗》中,传说看到绿闪的人会穿越时光。而在火箭点火的瞬间也会出现“绿闪”,不过这个绿闪其实是发动机点火药燃烧的颜色。包括长征五号火箭在内的许多液体火箭的发动机在启动时,需要点火器启动涡轮泵,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点火药是硼酸酯,准确的说是硼酸三乙酯,燃烧时会产生绿色的焰色反应。敲黑板 划重点啦这些都是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家请记牢哦~



史悦/摄
只要曾经在电视上看过火箭发射直播,应该对“程序转弯”这个词就不陌生。在现场,当火箭升空20秒左右,就开始进入程序转弯,你会明显地看到火箭开始调整飞行方向,向预定轨道飞去。像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这样的大型火箭,它们的转弯是通过调整发动机喷口方向实现的;对于小型火箭、导弹、固体火箭,它们的程序转弯则大多是通过安装在箭体侧面的小型姿态控制系统,利用喷气产生的作用力来调整飞行。
陈肖/摄
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火箭上升阶段不仅方向发生了改变,箭体本身也在绕纵轴旋转。火箭滚转是为了将载荷以正确的方向送入轨道。举个栗子
比如,我们今天要发射一枚对地观测卫星,火箭在空中滚转调姿就是为了在星箭分离的时候,卫星照相机能对着地球。当然,熟悉俄罗斯航天发射系统的朋友们知道,他们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火箭时,将滚转这一环节在发射塔架上实现了。(不旋转火箭,旋转发射塔架……不得不说还是你们“狠”!)回归正题,看到现在,火箭已经飞过头顶,向更高远的空中迅速移动,此时已经看不清火箭的细节,这时就要进入第三阶段了。看点三
火箭突破音障产生击波的画面,像是给火箭戴上了一个“帽子”,只不过这顶“帽子”是由水汽形成的。这顶“帽子”先从火箭顶端出现,逐步下移,“帽子”的大小会根据火箭箭体的粗细变化而变化、闪烁。“帽子”一般出现在升空150秒左右(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持续的时间大约10秒左右。
肖海林/摄
接下来,你有可能看到白色水雾——火箭尾迹。火箭尾迹和飞机尾迹的出现原理相同,热气在冷空气中迅速冷凝形成。因为液氢液氧发动机的尾气生成物为水,因此水雾比飞机尾迹更浓。飞机尾迹形成的温度条件通常为-40到-60摄氏度,这一温度出现在海拔10-20千米的高度,这就是长五B的白色水雾仅出现了一段的原因。
肖海林/摄
最后,如果你的视力足够好,且当天大气环境特别好,你也许能看到助推器分离和整流罩分离,那时火箭的飞行高度已经超过100公里……
陈肖/摄
最后的最后,当你已经看不到任何与火箭有关的东西后,就可以拿出手机,等待官方宣布“圆满成功”的消息,然后和朋友们一起吹吹海风、吃吃文昌鸡、喝喝清补凉啦!温馨提示:下次观看火箭发射时,小伙伴可参照本指南,做一名专业的“吃瓜”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