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很多网约车司机都可能遇到的困境,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变化、平台政策调整(比如“萝卜快跑”这类新平台的进入)的情况下。年初投入17万购买车辆,本身就是一项不小的投资,现在面临选择,确实会感到迷茫和焦虑。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他的处境和可能的“何去何从”:
1. "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
"竞争加剧:" “萝卜快跑”等新平台的进入,往往伴随着补贴、优惠等策略,会加剧市场竞争,可能挤压现有司机的利润空间。
"平台政策变化:" 各大平台(包括滴滴)的政策、算法、抽成比例等随时可能调整,司机需要不断适应。
"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会传导到出行行业。
2. "司机面临的核心问题:"
"车辆成本:" 17万的车,折旧是持续的成本。如果继续开网约车,需要考虑多久能收回成本,甚至盈利。
"盈利能力:" 在当前竞争下,这份投入是否还能带来预期的收入?收入是否稳定?
"车辆归属和用途:" 这辆车是他的主要资产,除了网约车,是否还有其他用途(比如自己用、家人用、或者转卖)?转卖的当前市场行情如何?
"个人时间和精力:"
相关内容:
车是年初提的。
十七万。
一分没少。
那笔钱,是我跟媳妇两个人,从牙缝里一点点省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跟亲戚朋友张嘴借的。借钱的时候,我拍着胸脯,跟人家说,快,一年,慢,一年半,肯定还上。
我不是吹牛。那时候的网约车市场,虽然不像前几年那么疯狂,但只要你肯跑,肯花时间,一天下来,流水还是相当可观的。我算过一笔账,刨去油钱、保养、保险,再去掉平台的抽成,一个月下来,净到手的钱,足够我们还贷,还能给家里添点嚼谷。
我媳妇当时还有点犹豫。她说,要不,再等等?买个二手车先跑着?
我没同意。
我说,要干就干最新车,省心,毛病少,乘客坐着也舒服,给个好评,单子不就多了吗?这是长远投资。
我指着宣传册上那辆油光锃亮的车,眼睛里放着光。那光,我自己都能感觉到。我说,你看这车,线条多漂亮。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功臣」,咱们家的「铁饭碗」。
媳妇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把家里的存折递给了我。那本存折,红色的塑料皮,边角都磨得有些发白了。我知道,那里面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她起早贪黑,在那个小小的早餐店里,一个包子,一根油条,慢慢攒起来的。
提车那天,天特别蓝。
我仔仔细细,里里外外,检查了三遍。销售在一旁,笑呵呵地说,大哥,放心吧,一点问题没有。
我还是不放心。我总觉得,这么大一笔钱,换来这么个铁疙瘩,得看仔细了。我摸着方向盘上崭新的皮质包裹,闻着车里那股特有的新车味道,心里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那是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好像从这一刻起,我的生活,我的一家老小,都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我把车开回家,闺女第一个冲了出来。她围着车,又蹦又跳,小脸蛋激动得通红。
「爸爸,这是我们的车吗?」
「对,是我们的车。」
「好漂亮啊!比王叔叔家的车还漂亮!」
我笑着,把她抱起来,让她坐在驾驶座上。她的小手,抓着方向盘,来回地转。我看着她,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我跟自己说,值了。
为了这份笑容,什么都值了。
头几个月,日子过得跟我预想的一样。甚至,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我每天早上五点准时出车,晚上十二点,甚至有时候是一点,才收车回家。我不觉得累。一想到车贷在一天天减少,家里的存款在一点点增加,我就浑身是劲。
我的服务分,一直是平台最高的。车里永远收拾得干干净净,脚垫一天一换。我在车上备了矿泉水、充电线、雨伞,还有给小孩子吃的糖果。
乘客们都喜欢坐我的车。他们说,师傅,你这车,坐着就是舒服。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我把每一个好评,都截图下来,发给我媳妇看。她不怎么会用手机,每次都要我教她怎么点开图片。她看着那些夸奖我的话,嘴上说着「有什么好看的」,眼睛里却笑开了花。
我喜欢在深夜开车。
那个时候,路上的车少了,城市的喧嚣也渐渐沉寂下来。我打开车窗,让晚风吹进来。霓虹灯在车窗外,拉成一条条彩色的光带。
我觉得,整个城市,都像是我的。
我听着电台里放的老歌,跟着哼唱。有时候,接到去机场的单子,我会跟乘客聊上几句。聊他们的工作,聊他们的理想,聊他们要去往的远方。
我喜欢听这些故事。
我觉得,我的车,就像是一个移动的港湾。它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各自的生活。我在这个港湾里,迎来送往,也窥见了一点点世界本来的样子。
那时候,我真的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我第一次看见「萝卜快跑」。
那天,是个下雨天。
雨不大,淅淅沥沥的,把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水汽里。我刚送完一个客人,停在路边,等下一个单子。
一辆白色的车,悄无声息地,从我旁边滑了过去。
它开得很稳,速度不快,像一个幽灵。
我下意识地,多看了一眼。
我愣住了。
驾驶座上,没有人。
方向盘在自己动。
我以为我眼花了。我揉了揉眼睛,再看过去。没错,驾驶座上,空空如也。车顶上,顶着一个奇怪的设备,像个锅盖,正在不停地旋转。
车身上,印着几个大字:「萝卜快跑」。
自动驾驶。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在我脑子里炸开。
我听说过这东西。新闻上,手机上,都看到过。但我总觉得,那是个很遥远的东西。就像电影里的太空飞船一样,跟我没什么关系。
可现在,它就活生生地,出现在我面前。
在我赖以为生的街道上,跟我抢生意。
那一瞬间,我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
有点好奇,有点新鲜,但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不安。
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了一片菜地,突然发现,隔壁来了一群不用吃饭,也不用睡觉的机器人,它们种出来的菜,比你的还好。
我摇下车窗,看着那辆白色的车,在雨中,平稳地转弯,然后消失在街角。
雨水打在我的脸上,冰凉。
从那天起,「萝卜快跑」就像雨后的蘑菇一样,一夜之间,冒了出来。
越来越多。
白色,蓝色,各种颜色。
它们总是那么安静,那么守规矩。红灯停,绿灯行,永远不会压线,永远不会超速。
它们像一群精准的工蚁,在城市的血管里,不知疲倦地穿梭。
我的单子,开始变少了。
最开始,只是少了那么一两单。我没太在意。我想,可能是天气不好,大家都不愿意出门。
后来,是三四单,五六单。
我的等单时间,越来越长。
以前,我送完一个客人,最多等个三五分钟,新的单子就来了。现在,有时候,我得等上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
我开始有点慌了。
我把车停在路边,打开手机,看着那个接单软件。屏幕上,一片空白。只有我自己的那辆小车图标,孤零零地,停在地图上。
而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能看到,好几个「萝卜快跑」的图标,正在欢快地移动。
它们接到了单子。
我把手机扔在副驾驶上,心里堵得难受。
我开始延长我的工作时间。
以前五点出车,现在我四点就出。以前十二点收车,现在我凌晨两点,甚至三点,才舍得回家。
我觉得,我得把那些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我得把那些被机器人抢走的单子,抢回来。
我像一头困兽,在空旷的街道上,徒劳地奔跑。
我媳妇看出了我的不对劲。
一天晚上,我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她给我下了一碗面,卧了两个鸡蛋。
她坐在我对面,看着我狼吞虎咽。
「最近,是不是不太顺?」她问。
我没抬头,含糊地「嗯」了一声。
「是不是因为那个……那个叫什么……萝卜的?」
我停下筷子,抬起头。
她的眼睛里,满是担忧。
我不想让她担心。我挤出一个笑容,说:「没事。新东西出来,总有个适应期。过一阵子就好了。」
「真的?」
「真的。」我说,「你老公是谁?这点小场面,还能应付不了?」
我把剩下的面,一口气吃完,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我说:「我吃饱了。你早点睡。」
我逃一样地,回了房间。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
我怕她看到我心里的那份没底。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那辆白色的,没有司机的车。
它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我。
我开始研究「萝卜快跑」。
我上网查资料,看视频,看别人的评论。
我知道了,它们用的是最先进的雷达和算法,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它们不会疲劳,不会分心,不会路怒。
从理论上讲,它们比人类司机,更安全。
它们更便宜。
因为没有司机成本,它们的收费,比我们网约车,低了一大截。
这是一个死局。
我拿什么跟它们比?
比安全?比价格?比不知疲倦?
我一样都比不过。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工业革命时期,那些手工织布的工人。无论你的手艺多么精湛,你的速度多么快,你都快不过那台轰隆作响的蒸汽纺织机。
时代的浪潮,打过来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会跟你打。
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淹没,被淘汰。
我开始变得沉默。
在家里,我很少说话。媳妇跟我说话,我也只是「嗯啊」地应付。
闺女跑过来,让我陪她玩。我也没有心情。我只是摸摸她的头,说:「爸爸累了,你自己玩会儿。」
她很懂事,哦了一声,就自己走开了。
我看着她小小的背影,心里针扎一样地疼。
我不是一个好爸爸。
我不是一个好丈夫。
我甚至,快要养不活这个家了。
车贷的催款短信,每个月都准时发到我的手机上。那个红色的感叹号,像一个烙印,烫在我的心上。
我跟朋友借的钱,也到了该还的时候。
我不敢接他们的电话。
我怕他们一开口,就问我还钱的事。
我开着车,漫无目的地,在城市里游荡。
我不知道该去哪里。
我不知道我的下一单,在哪里。
我看着车窗外,那些高楼大厦,灯火辉煌。我觉得,这个城市,那么大,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容纳我。
我甚至,开始怀疑我自己。
当初,花十七万买这辆车,是不是一个错误?
如果我听媳妇的,买个二手的,是不是现在,压力就不会这么大?
如果我当初,没有选择做网约车司机,去做点别的,是不是现在,就不会这么狼狈?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我把车停在一个公园的门口。
公园里,有几个老太太,在跳广场舞。音响里,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她们跳得很开心,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看着她们,突然觉得,很羡慕。
羡慕她们的简单,羡慕她们的快乐。
我点了一根烟。
烟雾缭绕中,我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喂,是王师傅吗?」电话那头,是一个苍老,但是很温和的声音。
「是我。您是?」
「太好了。我找了你好半天了。」那个声音说,「我是上次坐你车,去市医院的那个老太太。你还记得吗?」
市医院?老太太?
我的脑子里,飞快地搜索。
我想起来了。
大概是一个月前,也是一个雨天。我接到一个单子,去一个老旧的小区。上车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腿脚不太方便,我下车,扶了她一把。
她说,她要去市医院,看她住院的老伴。
路上,我们聊了一路。
她跟我说,她老伴,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司机。开大卡车的,走南闯北。后来,年纪大了,落了一身毛病。
她说,她不会用手机叫车。是她孙子,帮她叫的。
她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用那个什么……没有人的车。她不敢坐。她觉得,车里没人,心里瘆得慌。还是有个人,跟她说说话,心里踏实。
我说,阿姨,您放心。以后您要去哪,直接给我打电话。我随叫随到。
我当时,只是客气一下。我留了电话,也没指望她真的会打。
没想到,她真的打来了。
「王师傅,你现在……方便吗?」她小心翼翼地问。
「方便,方便。」我赶紧把烟掐了,坐直了身子,「阿姨,您要去哪?」
「我还是……去市医院。」她说,「我那老头子,今天要做个小手术。我想去看看他。」
「好嘞。您在老地方等我。我马上到。」
我挂了电话,发动了车子。
那一瞬间,我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被点亮了。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但我感觉,我的车,又有了方向。
我很快就到了那个老旧的小区。
陈阿姨(我后来知道她姓陈)已经等在楼下了。她穿着一件蓝色的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桶。
我赶紧下车,给她打开车门,扶她坐好。
「谢谢你王师傅。」她笑着说,「这么麻烦你。」
「不麻烦,阿姨。您坐好。」
车子启动了。
「阿姨,您老伴……手术要紧吗?」我问。
「医生说,是个小手术。不用担心。」她说,「就是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不去亲眼看总觉得缺点什么。」
我点点头。我理解这种心情。
「您老伴,一定能健健康康的。」我说。
「借你吉言。」她笑了。
车里,又恢复了安静。
我从后视镜里,看着陈阿姨。她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她的脸上,有一种很平静的表情。
我突然觉得,我的这辆车,好像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
它更像是一个……一个可以让人安心的地方。
到了医院,我把车停好,扶着陈阿姨,一直把她送到住院部的楼下。
「王师傅,多少钱?」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
「阿姨,算了。」我说,「今天这趟,不收您钱。」
「那怎么行!」她急了,「你开车,也要油钱的。不能让你白跑。」
她坚持要给我。
我拗不过她,只好收下了。
她给我的,是现金。一张张,都有些旧了,但很平整。
「王师傅,你等我一下。」她说。
她转身,走进了住院部。
我以为她就这么走了。我正准备上车离开,她又回来了。
她手里,多了一个苹果。
红彤彤的,很大。
「这个,你拿着。」她把苹果,塞到我手里,「我刚在楼下买的。你路上吃。」
我拿着那个苹果,愣住了。
那个苹果,很沉。
沉得,我差点拿不住。
「阿姨,这……」
「拿着吧。」她拍了拍我的手,「你是个好人。好人,就该有好报。」
说完,她就转身,又走进了住院部。
我看着她的背影,在人群中,慢慢消失。
我握着那个苹果,站在原地,站了很久。
那天,我没有再跑车。
我把车开到一个河边。
我坐在车里,看着那个苹果。
我不知道,我有多久,没有被人这样,真诚地对待过了。
做我们这一行,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数人,上车,下车,一句「谢谢」,就算是很客气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司机。一个没有面孔,没有名字,只有一串编号的司机。
可是今天,陈阿姨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一个司机。
我是一个,可以被人信任,被人需要的人。
我的价值,不仅仅是把人从A点,送到B点。
我的价值,是那句问候,是那个搀扶,是那份让人安心的陪伴。
这些东西,「萝卜快跑」,给不了。
我拿起那个苹果,狠狠地,咬了一口。
又脆,又甜。
我突然想明白了。
我为什么要跟机器人比?
我为什么要用我的短处,去碰它们的长处?
我是一个人。
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我有我的喜怒哀乐,我有我的优点缺点。
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是一个人。
我可以跟乘客聊天,我可以听他们倾诉,我可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这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想着跑单,只想着赚钱。
我得把我的服务,做出特色,做出温度。
我要让那些坐我车的乘客,感觉到,他们坐的,不是一辆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温暖的,移动的家。
从那天起,我变了。
我不再焦虑,不再迷茫。
我把我的车,重新布置了一下。
我在车里,放了一个小小的医药箱。里面有创可贴,有棉签,有碘伏,还有一些晕车药。
我买了一个小小的车载冰箱,里面放着冰镇的矿泉水和饮料。
我还买了一些,介绍我们这个城市的旅游小册子。
我跟自己说,从今天起,我不仅仅是一个网约车司机。
我还是一个,流动的城市向导,一个临时的心理咨询师,一个可以提供紧急帮助的朋友。
我的单子,并没有立刻多起来。
有时候,我依然要等很久。
但我不再心慌了。
等单的时候,我就看看书,或者听听新闻。我把这当成是一种学习和积累。
我开始主动跟乘客交流。
上车的时候,我会热情地打招呼。下车的时候,我会真诚地道一声「再见」。
如果乘客愿意聊天,我就陪他们聊。聊工作,聊生活,聊孩子,聊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
如果他们不想说话,我就安安静静地开车,给他们一个,可以休息的空间。
有一次,我接到一个年轻的女孩。
她一上车,就坐在后座,抱着膝盖,小声地哭。
我没有打扰她。我把车里的音乐,调到最轻。把空调的温度,调到最舒适。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我从后视镜里,递过去一张纸巾。
她愣了一下,接了过去。
「谢谢。」她带着哭腔说。
「没关系。」我说,「谁都有不顺心的时候。哭出来,就好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她下了车。
过了几分钟,我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信息。
是她发来的。
她说:「师傅,谢谢你。你是我今天,遇到的唯一一点温暖。」
我看着那条信息,眼睛有点湿。
我把那条信息,也截图了下来。
发给了我媳妇。
又过了几天,我接到了一个,从外地来出差的年轻人。
他要去一个,很偏僻的工业园区。
路上,他一直在打电话,联系客户。听得出来,他很着急。
到了目的地,他才发现,他的手机,快没电了。而他下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
他急得满头大汗。
我从车上,拿出了我的充电宝,递给他。
我说:「用这个吧。我这个,是快充的。」
他看着我,像是看到了救星。
「大哥,太谢谢你了!」他说,「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我说:「没事。出门在外,都不容易。」
我没有马上离开。我把车停在路边,等他充了一会儿电。
他跟我说,他来我们这个城市,很多次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
他说,他坐过很多次「萝卜快跑」。很方便,很便宜。总感觉,缺点什么。
「缺什么呢?」我问。
他想了想,说:「缺了点……人情味儿。」
人情味儿。
这三个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最后一道锁。
我明白了。
科技,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改变不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我们需要效率,我们需要便捷。
但我们,更需要温暖,需要关怀,需要那一点点,在冰冷的世界里,可以相互取暖的人情味儿。
这,就是我的路。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人类司机,在人工智能时代,存在的意义。
那天之后,我的心态,彻底平和了。
我不再把「萝卜快跑」,当成是我的敌人。
我把它,当成是我的同事。
一个,有点特殊,有点高冷的同事。
我们都在为这个城市服务。只我们服务的方式,不一样。
它们服务于效率。
我服务于人心。
我的生意,开始慢慢好起来。
不是那种,爆发式的好。
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好。
我开始有了一些,固定的客户。
陈阿姨。她每周,都要去医院两三次。每次,她都会提前给我打电话。
那个手机没电的年轻人。他后来,又来我们这个城市出差。他指明,要坐我的车。
他说,坐我的车,踏实。
还有一些,我记不清名字的乘客。他们会在软件上,给我特别的留言。
他们说:「师傅,下次还坐你的车。」
他们说:「这是我坐过的,最温暖的车。」
他们说:「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善意。」
我把这些留言,一条一条,都存了起来。
我觉得,这些,比我赚了多少钱,都重要。
这些,是我作为一个司机的勋章。
有一天,我收车回家。
闺女已经睡了。
她的小脸上,还挂着一丝笑意。
她的床头,放着一幅画。
画上,是一辆车。
就是我的那辆车。
车的旁边,站着一个人。
那个人,是我。
我的手里,拿着一个方向盘。
我的脸上,也挂着笑容。
在画的下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一行字:
「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司机。」
我看着那幅画,看了很久很久。
我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那辆安安静-静,停在夜色里的车。
它不是一个冰冷的铁疙瘩。
它是我的战友,是我的伙伴。
它承载着我的梦想,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年初,我花了十七万,买了它。
我曾经以为,我做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
我曾经,因为「萝卜快跑」的到来,而不知道何去何从。
但是现在,我知道了。
路,就在脚下。
路,就在方向盘上。
路,更在人心里。
只要,我的车里,还有温度。
只要,我还能给别人,带去一点点的温暖和帮助。
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化,无论科技,怎么发展。
总有一个位置,是属于我的。
属于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网约车司机。
我关上窗户,回到床边。
我在闺女的额头上,轻轻地,亲了一下。
我躺下,闭上了眼睛。
这一夜,我睡得,特别香甜。
我甚至,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我开着我的车,行驶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
路的两旁,开满了鲜花。
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
我的车里,坐满了人。
他们都在笑。
笑得,特别开心。
我也在笑。
我一边开车,一边给他们讲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讲那些古老的街道,讲那些新起的高楼,讲那些,发生在我车里的,温暖的,小小的奇遇。
我们路过了一辆「萝卜快跑」。
它安静地,从我们身边驶过。
车里的乘客,好奇地,指着它。
我笑着,对他们说:「那是我们的未来。」
我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说:
「而这里,是我们的现在。也是,永远不会被替代的,过去和未来。」
永远不会被替代。
因为,科技可以复制一切。
唯独,复制不了,一颗,温暖的,跳动着的人心。
第二天,我又是四点钟起了床。
天还没亮,城市还在沉睡。
我轻手轻脚地洗漱,换好衣服。
媳-妇也醒了,她给我热了一杯牛奶。
「今天,还那么早?」她问。
「嗯。」我接过牛奶,一口气喝完,「有个预约单,去机场。客人赶早班飞机。」
「路上慢点开。」
「知道。」
我走到门口,换好鞋。
正要开门,媳-妇又叫住了我。
「老王。」
我回头。
她走到我面前,帮我理了理衣领。
她的手指,很温暖。
「别太累了。」她说,「钱,是赚不完的。」
我看着她,点了点头。
「我知道。」
我没告诉她,我昨晚的那个梦。
我没告诉她,我心里的那些,翻江倒海后的平静。
我只是,伸出手,抱了抱她。
「放心吧。」我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也抱了抱我。
「我一直都信你。」她说。
走出家门,天边,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我来到楼下,拉开车门。
那股熟悉的,混杂着皮革和淡淡香薰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坐进驾驶室,手,放在了方向盘上。
冰凉的触感,传来。
但我的心里,却是热的。
我发动了车子。
引擎发出了,低沉而有力的轰鸣。
像一头,从沉睡中苏醒的雄狮。
我的老伙计,我的铁饭一碗。
我们,又要开始新的一天的征程了。
去机场的路上,很顺利。
客人是一个,要去南方开会的年轻人。他一路上,都在闭目养神。
我没有打扰他。
我把车开得很平稳。
到了机场,他付了钱,跟我说了一声「谢谢」。
我说:「不客气,祝您一路顺风。」
看着他拖着行李箱,走进航站楼的背影,我忽然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
我把人们,安全地,送往他们想去的地方。
送他们去工作,去旅行,去见他们想见的人。
我在连一个个的起点和终点。
我在见证着,一次次的出发和抵达。
送完这一单,天已经大亮了。
早高峰,要来了。
我没有急着去抢单。
我把车,开到了那个,我经常去的河边。
我摇下车窗,点了一根烟。
河水,在晨光中,泛着粼粼的波光。
有早起锻炼的人,在河边慢跑。
有卖早点的摊位,已经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这个城市,醒了。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我看着这一切,心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我不再去想,我今天能赚多少钱。
我不再去想,「萝卜快跑」又会抢走我多少生意。
我想的,是另外一些事情。
我想,陈阿姨的老伴,手术应该很顺利吧。
我想,那个在车里哭泣的女孩,今天,应该会开心一点吧。
我想,那个手机没电的年轻人,他的会议,应该很成功吧。
我想着这些,我曾经搭载过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我觉得,我的生命,也因此,而变得丰满起来。
手机响了。
是新的订单。
距离我,不远。
我掐灭了烟,发动了车子。
生活,还要继续。
工作,还要继续。
我依然是,这个城市里,千千万万个网约车司机中,最普通的一个。
我依然要,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
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我的方向盘,握得更稳了。
我的心,也变得,更定了。
因为,我找到了,我的那条路。
那条,无法被代码和算法所取代的路。
那条,通往人心的路。
我开着车,汇入了,川流不息的车河。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我的脸上。
暖洋洋的。
真好。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