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未成年人?要这样筑牢反诈“防火墙”

暑期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期,同时也是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增多、更容易成为受害者的时期。因此,筑牢反诈“防火墙”,保护未成年人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未成年人的建议:
"一、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家长要带头学习反诈知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主动学习了解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与孩子进行反诈沟通:" 家长要利用暑期时间,与孩子进行反诈主题的沟通,通过真实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向孩子讲解常见的诈骗类型,如: "冒充客服退款:"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订单异常等理由,诱导受害者进行退款操作,实则骗取银行卡信息和资金。 "刷单返利:" 以高额佣金为诱饵,要求受害者先垫付资金刷单,骗取小额佣金后,诱导受害者投入更多资金,最终拉黑删除。 "虚假中奖:" 以中奖为名,要求受害者缴纳保证金、税金等,骗取钱财。 "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与未成年人建立联系,以情感为诱饵,诱导其进行网络投资、赌博等,最终骗取钱财。 "

相关内容:

央视网消息:随着暑期来临,学生上网、独处时间增加,电信网络诈骗这一“隐形威胁”也悄然逼近未成年人。在海南海口,记者走访了一些学校和家长,就暑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进行了采访。一起来看看。

近年来,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不少家长会给孩子佩戴上一块电话手表,通过它的定位功能,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孩子的实时位置,并随时保持联系。记者来到海口市龙岐小学、白沙门小学等学校,发现半数以上的小学生都拥有电话手表,有的学生会在放学后把手表从书包里拿出来佩戴上。不少学生表示,自己曾经接到过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

电诈频发,家长们也表示担忧。

就电话手表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少学校建议家长提前调整电话手表的相关功能设置,加强对孩子使用电话手表的风险提醒和反诈意识培养。

海南海口:反诈知识进课堂 合力应变共防范

当电话手表从“通讯工具”变成诈骗分子的“新目标”,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陷阱”,校园的反诈教育也跟着升级。在海南海口,一些学校将防诈知识融入课堂,通过真实案例分享与情景模拟为学生筑牢反诈“防火墙”。

此外,面对AI换声、深度伪造等新型诈骗手段,老师们还创新教学方法,建议学生与家长约定“暗号”或“常用词”,通过特定提问验证对方身份。

海南海口:学生具备“护卡”意识 关好电话手表“安全阀”

反诈是门必修课,从传统电话诈骗到AI技术伪造,诈骗手段花样翻新。为了记录学生们遇到校园电诈时的真实反应,记者在孩子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校园模拟了借电话手表的场景,孩子们的防范意识怎么样?一起去看看。

采访过程中,记者模拟借电话手表的场景,现场进行了随机测试。

这名小学生在记者拨打电话过程中,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电话手表,在取回手表后,还特意查看了一下电话卡槽是否有被动过的痕迹。现场,还有一些小学生对记者借用电话手表的原因提出了质疑。

采访中,学生们大多对于借出电话手表心存警惕。而学校也提醒,除了盗取电话卡实施诈骗外,一些不法分子还可能尝试通过中小学生的电话手表弹出网页弹窗,诱导学生下载相关App,并进行类似“刷单”的大金额转账。

学校提醒,如果孩子确有使用电话手表的需求,家长应设置电话手表每天最高消费支出金额,开启电话手表账单功能,手表端消费在手机端有提醒,并根据孩子的日常活动安排制定禁用时间;教导孩子正确使用电话手表,并做到定期检查、删除陌生App。

来源: 央视网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