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反诈指南请收好!面对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七十二变”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多学习、多警惕。这份指南,用最贴心的话语,帮你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
---
"【反诈指南 · 安全贴心话】"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也觉得诈骗手段越来越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它们就像变色龙,总能伪装成你熟悉的样子。别担心,我们虽然无法预知所有套路,但可以通过这份贴心指南,学会识别和远离它们,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一、记住这几点,万变不离其宗"
1.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可能掉“陷阱”!"
"贴心话:" 遇到“免费送”、“中奖”、“高额回报”等信息时,一定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别因为一时的贪念,就落入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记住,付出真金白银的“好事”,往往没那么简单。
2. "身份核实是关键,不能只听“甜言蜜语”!"
"贴心话:" 无论对方自称是谁(警察、领导、客服、亲友),都不要轻信!特别是要求转账、提供验证码、下载不明链接时,务必通过你已知的、正规渠道(比如官方电话、社交账号)核实对方身份。如果感觉不对劲,立刻挂断,多方确认!
3.
相关内容:
随着科技发展,诈骗手段日益智能化、精准化,诈骗分子开始利用AI语音克隆、伪造场景视频等高科技手段实施犯罪,给个人的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中央宣传部、公安部于6月16日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提升全民防范意识。
请查收这份反诈“安全贴心话”,防骗识骗的警惕性实时在线,守好“钱袋子”,远离诈骗陷阱!







目前,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七大反诈利器——
国家反诈中心APP
96110预警劝阻专线
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
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
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
反诈名片
云闪付APP“一键查卡”
今年工信部推出了“跨境提醒服务”,帮助群众有效甄别境外来电,守护财产和人身安全。
防范诈骗,一定要记住核心安全准则!
保持冷静与警惕
任何陌生电话、短信、网络信息提到钱、账户、转账、安全问题时,第一时间提高警惕。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社交软件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
捂紧钱袋子,万骗不离转账
无论对方理由多么紧急、多么可信,在转账前必须通过其他可靠、独立的途径(比如可当面对证)进行双重确认,培养良好支付习惯。无论骗术如何翻新,最终目的都是转账、汇款或交出资金控制权(如提供验证码)。守住这条底线!
绝不透露个人信息与验证码
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绝不轻易告知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
绝不点击陌生链接/二维码
不点、不扫!如需核实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查找,不要轻信对方提供的号码。
核实身份与信息
对于自称官方机构、熟人、领导、客服的,务必通过官方公布的正规渠道(如官网客服电话、APP内官方客服)或当面进行核实。
保护个人信息
不在不明网站、APP填写敏感信息;废弃单据(快递单、账单)妥善处理;警惕非正规渠道的“扫码领礼品”“填写问卷”。
安装反诈APP
安装并开启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功能。
多与家人沟通
多陪伴家中老年人,特别是多与他们沟通常见的诈骗手法,提醒他们妥善保管银行密码、验证码,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资料泄露给他人。
统筹:李婷
策划:倪仕轩
AI图片生成:倪仕轩 汪婉莹
AI审核:申晨
设计:汪婉莹
校对:赖玉清
AI工具:即梦AI
编辑:邬嘉宏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