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为了提供流畅的体验和智能功能,确实会收集和使用一些数据。但了解并管理这些设置,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控个人隐私。以下 5 个关键设置,建议 iPhone 用户了解并考虑关闭(请注意,某些功能是 iOS 核心功能的一部分,完全关闭可能会影响体验):
"1. 位置服务 (Location Services) - 关闭不必要应用的后台访问权限"
"用途:" 允许应用访问你的实时位置、精确位置、大致位置或从未访问。
"隐私风险:" 如果不必要,应用可能会在后台持续追踪你的位置,用于广告或数据分析。
"关闭方法:"
1. 前往 "设置 (Settings) > 位置与隐私 (Location & Privacy)"。
2. 你会看到 "“系统服务 (System Services)”" 和各个 "“应用” (Apps)"。
3. "针对应用:"
找到你不想被追踪的应用。
点击进入,选择 "“从不 (Never)”" 来完全禁止该应用访问你的位置。或者选择 "“仅在使用期间 (While Using the App)”"。
4. "针对系统服务 (谨慎操作):" 如果你知道自己不需要 Siri、地图、天气等服务的后台位置更新,可以关闭它们,但请注意这可能会影响相关功能。逐一进入系统服务
相关内容:
刚刷到一条热搜:某打车 App偷偷把定位卖给了广告商,下一秒外卖软件就精准推送“附近麻辣烫”。吓得人立刻去看手机,原来iPhone 早就给了用户十道“隐形门”,只是大多数人懒得拧。
先说最吓人的——个性化广告。

设置→隐私与安全性→Apple广告,把“个性化广告”关掉。这一步等于告诉苹果:别拿我的浏览记录喂广告,再精准也烦。
接着是定位。
设置→隐私与安全性→定位服务,给外卖、打车留“使用时允许”,其他统统改成“永不”。别小看这一步,后台偷偷定位一天能跑掉5% 的电,还顺带把你的通勤路线打包卖出。
第三个开关是“允许 App 请求跟踪”。

关掉之后,那些弹窗“为了更好地服务您,是否允许跟踪”直接消失。省掉的不止是心烦,还有跨App 的数据拼图。
浏览器也得管。
Safari→设置→防止跨站跟踪、欺诈网站警告都打开。亲测,广告联盟的小尾巴少一半,网页加载肉眼可见地快了。
别忘了定期体检。

设置→隐私与安全性→App隐私报告,像体检单一样,把偷偷读取相册、通讯录的 App拎出来,一键收回权限。
还有两个常被忽视的:
分析数据上传和 Siri 语音回传。
设置→隐私与安全性→分析与改进,把“共享 iPhone 分析”“改善 Siri与听写”统统关掉。苹果官方说匿名,但谁愿意把每天说过的“帮我订奶茶”送去云端?

最后补一刀:
iCloud 打开“高级数据保护”,Apple ID再上个双重认证。这样即使手机丢了,云端那堆照片、备忘录也不至于裸奔。
整套动作五分钟搞定,副作用是广告少了、电量多了、心里踏实了。
别等下一次热搜才想起关权限,现在就去翻设置,早关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