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出“问一问主持人”功能,知乎和百度知道慌不慌?

微信推出“问一问主持人”功能,确实给知乎和百度知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它们并不会因此感到过于慌张。以下是一些原因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1. 平台差异:微信、知乎和百度知道是三个不同的平台,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用户群体和内容生态。微信更注重社交和即时通讯,知乎强调专业知识和深度讨论,而百度知道则更偏向于生活常识和问题解答。因此,尽管微信推出了新的功能,但各平台的核心价值和用户需求仍然存在差异。
2. 功能互补:微信的“问一问主持人”功能可能更侧重于提供快速、便捷的问答服务,而知乎和百度知道则更注重提供深度、专业的知识内容。这两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而不是完全替代关系。用户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平台。
3. 应对策略:面对微信的竞争,知乎和百度知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
a. 强化专业性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平台上的内容质量,鼓励用户分享专业知识和深度见解,以吸引和留住对知识质量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b. 优化用户体验:不断改进平台的界面设计、搜索算法和互动功能,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和参与度。
c. 拓展服务范围:除了提供问答服务外,还可以拓展其他知识服务,如在线教育、知识付费等,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d. 加强社区建设

相关内容:

微信近期推出了“问一问主持人”功能,这一新功能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知乎和百度知道等传统问答社区来说,似乎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本文详细介绍了微信“问一问主持人”功能的具体用法、理想化应用场景以及其与知乎、百度知道的对比分析。

日前,微信正式推出“问一问主持人”功能,许多公众号作者都表示被推送该功能。在微信App的发现页,“搜一搜”频道中会有信息提示,已为你开通“问一问主持人”功能,微信还会向用户介绍“问一问主持人”的简介和具体用法,以及如何在公众号文章中插入提问。

01

当看到微信“问一问主持人”相关文档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跟知乎圆桌好像,同样用主持人提问的方式,同样是问答社区。

知乎圆桌的介绍:在知乎,我们希望打破地域的限制,以「知乎圆桌」这一形式,让传统的嘉宾讨论在互联网上更好地发生。

微信“问一问主持人”的介绍:「问一问主持人」是微信内的私域共创工具,你可以向粉丝和社群发起问一问讨论,他们共创内容,在微信各场景获得丰富的曝光机会,放大账号影响力。

当两者产品形态相似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庞大的微信与其他产品之间的关系,比如,知乎和百度知道,它们慌不慌?

如果单纯看产品,微信与知乎、百度知道之间的关系属于“八竿子打不着”,但微信“问一问”是属于微信搜一搜下面的产品,它也是问答社区,问答社区与问答社区之间,那不就是竞争关系吗?再想想微信的用户基数,微信问一问还真不能小觑。

02

有微信公众号作者向我咨询,他也被“微信问一问主持人”功能给灰度到,但究竟该怎么玩?他是一脸懵,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微信每次推出新功能,都会有人不知道怎么用。

微信“问一问主持人”功能的具体用法是:

第一步,微信用户开通,开通后才有机会使用该功能,未被灰度测试到的用户,可以耐心等一等。

第二步,打开微信发现页的“搜一搜”频道,在搜一搜频道即可看到问一问。

第三步,点击下方的“前往问一问”。

第四步,在问一问频道的右上角可以看到“去发布”,点击。

第五步,在编辑页,即可编辑问题、简介和图片,同时还可以选择参与平台推荐的一些活动。注意:标题字数限制为30字,正文字数限制为100字,图片限制为9张以内,还可以选择问题的具体位置信息。

第六步,编辑完成后,等待审核通过,如果问题与活动不对,系统会提示参与活动失败。

第七步,点击右上角的“头像”按钮,即可进入问一问频道的个人详情页。

第八步,“创作者的问答”频道中,点击个人ID,即可查看自己的发布、以及发起的讨论,在“发起的讨论”中,即可查看刚才提出的问题。

第九步,点击该问题后,即可看到对应的问题页,用户可以其他好友,也可以朋友圈,也可以自己,还可以将问题插入到微信公众号文章页中,与粉丝进行更多的互动与联动。

总体来看,“问一问主持人”功能用起来并不算复杂,但因为它的入口问题,会让人有些不知所措。另外,产品的初心是希望通过“圆桌”的形式,让更多人讨论互动,从而形成内容增量,所以,它并不是用户提问就结束,而是提问者需要自己解决“谁来”、“谁来讨论”的问题,因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你提的问题,你只能靠微信公众号粉丝、微信好友等来获取答案。

03

微信“问一问主持人”功能的理想化状态是社群模式,比如,在某次会议现场,有“主持人”现场在问一问中提出问题,其他人即可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或者在某个微信群内,当主持人将相关话题抛出来后,群内的微信好友会对该话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这一点在线上线下的“读书会”中看起来就很实用。

微信问一问在这一点上非常符合互联网的共享精神以及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中提到的“无酬的动机”。主持人提出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其他好友在共同的环境下对问题进行分享和探讨,内容贡献者的会再次被其他人点赞、分享、评论,如此,整个内容社区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当下的互联网巨头,比如腾讯、抖音、阿里巴巴、网易等,都专注于眼前的苟且,即如何为公司赚钱,至于互联网行业最初的共享精神,以及“无酬的动机”,早就被扫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它们也没心思来考虑这些“理想化”的问题。就这一点来说,微信问一问还是蛮有理想的。

04

国内互联网行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

第一,信息噪音过多;

第二,过度短视频化;

第三,到处都是“牛皮癣”广告;

第四,大家都没心气去做内容社区;

第五,流量和赚钱之间取平衡。

微信问一问相比较知乎、百度知道的优势在于,至少在目前为止,它并不需要背负“赚钱”这个KPI,因此,它可以更加放心地考虑怎么把产品做好。

问一问只是最初级的问答社区形态,通过“主持人”的作用,微信问一问能将相关话题进一步聚焦,从而实现深度化。

还有就是,在当前AI满天飞的情况下,个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微信“问一问主持人”功能,某种程度上也是“反AI”化,既考验提问者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考验作者的运营能力和社群化能力。

手工提问,其他人手工,再其他的人,手动点赞、评论、分享,这一步步都是在“反AI”化。

05

还是要说一说产品的缺点和不足的地方:

第一,入口太深;

第二,用户普及度不足;

第三,发布问题时的标题和正文字数限制过少;

第四,“活动推荐”较少,且不支持搜索。

第五,没有优质内容推荐。

如果打开问一问的“创作者中心”,可以看到更加详细的内容,甚至还会有“创作分成”,创作优质内容,即可获得广告分成收益。但正因为问一问功能的丰富性,或者直接推出“问一问”的小程序或者独立App更加适合,否则,整个镶嵌在微信App上,就显得非常臃肿,打开微信→发现→搜一搜→问一问,再创作/讨论,整个流程非常繁琐,没有独立App或小程序的话,操作起来的步骤真不少,这既不利于创作者发问,也不利于普通用户、浏览等。

百度知道走的是“大而全”模式,上面什么问题都有,但这也导致本身内容深度不足;而知乎的问题则是,其问答社区“破圈”后,整个内容也偏向于泛化,要找到有价值的内容非常难。微信“问一问”跟知乎和百度知道类似,但它目前还没有“破圈”,没有扩散到更为庞大的用户群。

微信“问一问主持人”功能我能想到最实用的点就是线上、线下的读书会,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基于一定的基础上相互探讨。实际上如果是普通用户与普通用户之间,要想像“圆桌”一样相互讨论,基本上不可能,很容易对牛弹琴,各方牛头不对马嘴,而读书会不一样,好歹是同一本书或同一个主题,场景是摆在这里,但也要看主题的人去运营,谁来运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