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量不足,心里没底,这是很多马拉松备赛者都会遇到的困境。别担心,只要方法得当,即使跑量不够,也有可能在目标时间内完成马拉松。以下三招,帮你稳住心态,按时完赛:
"一、调整预期,稳中求胜"
"放弃PB(个人最好成绩)执念:" 马拉松最重要的是完赛,而不是成绩。当你跑量不足时,强行追求PB不仅会增加受伤风险,还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半途而废。把目标定为“安全完赛”,并设定一个现实的时间目标,例如比你的最长训练距离跑得快一些,或者参考官方公布的平均配速。
"接受现实,灵活调整:" 认识到自己的跑量不足,就不要再盲目增加训练强度或频率。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更加保守的训练计划,并随时准备根据身体反应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减少长距离跑的频率,增加恢复跑的比例,或者选择一些低强度的交叉训练。
"关注过程,享受比赛:" 不要过分关注时间,而是享受跑步的过程。感受身体的每一个变化,欣赏沿途的风景,与跑友互相鼓励。当你把注意力放在享受比赛上时,反而更容易发挥出水平。
"二、优化策略,提高效率"
"重视速度训练:" 跑量不足的情况下,速度训练比长距离跑更重要
相关内容:
题记:每年的四月份是马拉松的盛宴,很多地方的马拉松赛事都选择在这个月举行,因为温度适宜,条件符合。由于今年过年比较晚,很多人都被春节或多或少的影响了跑量,所以在跑量不足的情况下,去跑马拉松,大家心里还是没底,毕竟42公里的距离就是挑战人类的极限,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三招,帮助大家按时完成马拉松,但是每个人还是要根据自己情况量力而行,安全才是首位。

我们所说的跑量不足的前提是每个月都有一定的跑量,适合那种有一定的跑步基础但由于某些个人原因没能抽出时间跑步的人,这并不适合那些跑步小白,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确。所谓的跑量不足,我们暂且把它划一个范围,也仅限于本文。在月跑量不足100公里的时候,我们认为是跑量不足,而月跑量达到200公里以后,我们认为其具备完成马拉松的能力。这个也因人而异,多一个准备的手段,对于完赛还是有好处的。

很多时候,大家去跑马拉松,并不是奔着完赛这个最低要求去的,对于大多数的赛事来说,完赛时间在6小时或者6小时15分钟,所以这相当于每公里的配速在8分30秒,而大多数人每公里快走的配速在10分左右。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完赛,但是更多的人却在最后跑崩,导致的结果就是走都走不动,最后不得已才上了收容车,浪费了一个难得的名额,也不能拿到奖牌,不得不说很遗憾。下面三招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招:节奏不要乱。在比赛前,我们一定要计划好如何去跑,最重要的就是配速,这个一定要把握好,不能盲目的跟跑,也要坦然面对被女生超过的尴尬局面,这个时候我们拼的不是快慢,而是安全完赛。如果4小时可以跑到30公里,那么后面可以快走和慢跑相结合。
第二招:防护要到位。这个防护除了在大腿根和脚后跟抹上厚厚的一层凡士林以外,我们也要尽量选择乳贴,男生可以选择创可贴。之前我就因为轻视比赛,在35公里左右磨破了,后面几公里都是撑着衣服在跑,十分难受。

第三招:补给要跟上。跑马拉松最怕的就是有饥饿感,因此我们的补给一定要在这之前进行,可以选择从第一个补给点开始,每个补给点尽量都补给,切记每次都是少量补给,功能饮料和水可以交替补给。
方法不是万能的,跑马拉松是极限运动,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有任何的不舒服都应该及时的中止比赛,祝大家都能安全完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