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小米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更新,也是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在移动支付和智能硬件融合方面的一项创新。具体来说:
1. "银行卡功能:" 小米手机可以通过内置的“小米钱包”App,将实体银行卡(如信用卡、借记卡)的信息虚拟化加载到手机中。用户可以像使用实体卡一样,通过NFC技术进行刷卡支付,支持POS机、自动售货机等多种场景。这在全球范围内并非完全首创,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中国香港等)的智能手机早已支持虚拟银行卡支付。"但是,小米可能是在其产品线或特定服务上实现了更广泛或更便捷的集成,或者是在特定功能组合上具有领先性。" 需要确认具体是哪个“首次”的说法,但无疑小米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2. "公交卡功能:" 同样通过“小米钱包”App,用户可以为小米手机添加本地城市的交通一卡通(如北京的“京津冀互联互通卡”、上海的“上海公共交通卡”等)。利用NFC技术,手机可以直接刷卡乘坐公交、地铁。这项功能在中国大陆很多手机品牌和机型上早已普及,并非小米首创。
"总结来说:"
小米手机能够同时支持“银行卡”和“公交卡”功能,并通过手机进行支付和乘坐公共交通,这确实是"一项重要的、集成的功能"。
单独来看,“银行卡”
相关内容:
小米老是习惯在半夜预告一些大事情要发生,就在前一天晚上MIUI预告将和大咖合作后,8月30日早上小米MIUI就正式宣布和中国银联将在9月1日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小米支付”手机支付服务,小米在预告中的口号是“手机就是银行卡”。
小米成为继苹果、三星后,首家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的国产手机厂商,并且也成为全球首家同时支持银行卡和公交卡的手机厂商。
雷军在8月15日的直播上就已经为小米支付MI Pay预热,米Pay支付服务目前已经开始内测活动,支持的银行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
到9月份,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广发银行也将加入米Pay公测行列。
除了支持银行卡,小米公交功能方面也已经开启公测,首批开通了上海、深圳两地的测试,还有4个省市的公交卡、地铁卡在测试。
MI Pay跟苹果的Apple Pay一样,都是采用NFC(近场通讯)解决方案。不过稍显遗憾的是,目前还不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指纹支付功能,比如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不过9月份底小米指纹支付将会支持微信和支付宝。
从部分米粉的内测体验来看,MI Pay的开卡流程、刷卡消费、增删卡片等操作的流畅度、便捷性和安全性不亚于Apple Pay。不过要完整体验到MI Pay的服务,看来是需要支持NFC的小米手机才行。而一大批中低端的红米系列手机却没有内置NFC芯片,最多只能用指纹支付,这样看来不得不说是蛮大的遗憾。关注科客网官方微信kekebat,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科客点评:很好,至少争到其中一个“全球首家”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