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零点一过,服务器里那堆数据就像刚出炉的面包,热乎又脆弱。

昨晚我盯着日志,看到“备份完成”四个字跳出来,心里还是咯噔一下:万一硬盘坏了呢?

万一有人把移动硬盘顺走了呢?

这套看似稳妥的自动备份,其实藏着一堆小裂缝。
先说最扎心的。
老板只肯买一块3.5寸盘,插根易驱线,再配个公牛定时插座,每天0点通电,0点30分断电。
听起来像老派闹钟,咔哒一声就完事。
可SyncToy跑完同步,文件到底写进去没?
没人知道。
我后来偷偷加了行脚本,跑完立刻算MD5,把结果写进日志。
第一次就抓到一个坏包,幸好本地副本还在,不然哭都来不及。
硬盘断电那一下,声音像老冰箱关门,哐当。
机械盘最怕这种硬停,磁头还没归位就断电,次数多了坏道说来就来。
我试过把插座换成小米智能款,脚本里加一句“延迟5分钟再断电”,让硬盘先休眠,声音轻了,心里也踏实点。
更尴尬的是,那块盘就放在我工位抽屉里。
真要是火灾、水灾,或者隔壁装修把墙打穿,抽屉和服务器一起报销。
我干脆每周一把盘带回家,塞进防火袋,再带块新盘来轮换。
老板嫌麻烦,我说:数据丢了,你更麻烦。
后来干脆把备份再往上扔一层。
写了个PowerShell,每天凌晨两点把移动硬盘里的文件加密打包,丢到阿里云OSS。
一个月也就几十块,比请我吃顿烧烤还便宜。
我还设了生命周期,旧包30天后自动删,省得钱包流血。
最离谱的是恢复演练。
我第一次跑测试,解压密码死活不对,才发现键盘布局被同事改成德文。
那一刻真想给自己一巴掌:备份天天做,恢复一次就翻车,这不白搭?
现在每季度拉一次演练,把数据库恢复到测试机,跑条查询,确认数字对得上才签字。
整套流程跑顺后,我把脚本和插座设置写成一页A4,贴在机柜门内侧。
谁接手都能看懂:0点备份,0点05同步,0点10校验,0点15加密上传,0点25休眠,0点30断电。
简单得像泡方便面,但真出事,这碗面能救命。
说到底,备份不是仪式感,是救命绳。
绳子上每多一个结,就多一分活下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