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皮皮虾被注胶”的短视频,各地公安机关已经注意并进行了回应。通常情况下,这类视频属于"网络谣言"或"不实信息"。
"公安部门的回应通常会强调以下几点:"
1. "已受理调查/核查:" 表明公安机关已经注意到此事,并正在对视频内容和涉及的商家进行调查核实。
2. "辟谣/澄清:" 如果调查结果证实视频内容为虚假,公安机关会发布辟谣信息,澄清事实真相,指出该视频属于谣言,旨在误导消费者。
3. "打击网络谣言:" 强调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谣言、维护网络秩序的决心。制造和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
4. "保护消费者权益:" 表明公安机关会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查实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将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5. "提醒公众:" 提醒广大网民要理性判断,不信谣、不传谣,注意辨别信息真伪,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总结来说:"
“皮皮虾被注胶”的短视频很可能是不实信息或谣言。公安机关对此类事件通常会介入调查,并会根据调查结果发布官方通报,澄清事实,打击造谣传谣行为。建议消费者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理性消费。
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视频,建议不要轻易相信和传播,可以
相关内容:
来源:浙江在线
口虾蛄俗称皮皮虾,位于渤海湾畔的辽宁大连就盛产皮皮虾,当地百姓亲切把它称作“虾爬子”。
近期,在网络平台上出现一段短视频,拍摄女子声称自己买到了注胶的“虾爬子”。这段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皮皮虾真的被注胶造假了吗?

短视频里,一名女子用手捏着一段从煮熟的皮皮虾里剥出来的深橘黄色的胶状体,声称在市场上买到了被注胶的皮皮虾,随后她又在一只剥开壳的皮皮虾里继续扒动,展示着虾肉里的深橘黄色胶状体,不断强调皮皮虾造假。
这段视频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众多大连本地网友对这名女士提出了质疑,不少人直接指出橘黄色胶状体应该是皮皮虾的虾黄,对此该账号并未作出回应。
专家:注胶可致皮皮虾死亡
胶状物实为虾黄
据了解,几年前,一些地方确实发生过冰冻虾为增重量而被不法商贩注胶的案件,那么新鲜的皮皮虾也会有这种情况吗?对此,水产科研专家给出了专业的解答。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院长 姜玉声:给口虾蛄注胶是不现实的,注胶会造成它很快死亡,我们老百姓几乎都选择购买活的新鲜的来吃,死口虾蛄没什么销路,它和冷冻虾注胶完全不是一回事。每年四五月份是我们大连沿海口虾蛄的繁殖季节,发育成熟的雌虾体内,从头胸甲至尾部会有一条非常明显的性腺,也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虾黄,虾黄煮熟后呈黄色或者红色,看起来就像胶状物。

专家还表示,大连海域生长的皮皮虾体型不大,注胶的人工成本较高,不法商贩不可能大费周章做亏本买卖,这与常识相悖。
为引流"吸粉"
女子发布不实视频被处罚
煞有介事地把皮皮虾的虾黄说成是注胶,这名女子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为什么呢?
在发现这条不实短视频后,大连公安网警部门很快确定了发布女子何某的身份,于是第一时间联动属地公安部门开展调查,依法将何某传唤至办案场所进行询问。

大连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网安大队民警 耿绍洋:据她自己供述,她经常吃虾爬子,知道自己说的胶状物就是虾黄,很常见的,但为了给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增加粉丝量,引引流,让更多的人关注,她就编造虾爬子(皮皮虾)注胶的谣言,而且她看到网友的评论,就是有意不回复,为的就是增加自己的热度。

大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民警 滕飞:她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这种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是要依法接受处罚的。

经过办案民警的教育后,何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她已通过视频公开致歉并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500元行政罚款。
起底编造"皮皮虾被注胶"
谣言的套路
记者分析发现,这名女子造谣“皮皮虾被注胶”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选择具有关注度的食品安全话题,拍摄短视频展示煮熟皮皮虾的虾黄部分,谎称为“注胶” 。
第二步,抓住网友关心的重点,在视频中反复强调皮皮虾被注胶,任其在网上发酵。
第三步,故意不回应质疑,吸引更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点击视频和发表评论,为自己的账号增加粉丝量。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
谣言止于智者
不信谣 不传谣
网络空间需共同维护
让真相照亮谣言的阴霾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