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依靠创新驱动需从三方面着力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提出了依靠创新驱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这通常意味着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投入,支持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发展,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升国家整体的科学研发能力和水平。 2.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强调要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活力,鼓励它们加大研发投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3.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这可能包括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为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总而言之,毕吉耀的观点是,要实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在国家科研体系、企业主体作用和创新环境建设这三个关键环节上同时发力,形成合力。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特定方面的解读,可以进一步提问。

相关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表现出一些新特点。

首先,实体经济的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三跑并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通过引进技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和再改进,推广很快,在此过程中,一些领域有所创新,有所领先。比如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二是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2019年的投入超过2万亿,从投入总量来说,在全球仅次于美国,位列居第2。

三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18年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8.5%,按照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三分之二。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第一位。 尽管我们在创新领域取得很多成绩,也存在很多短板,未来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应该从三方面努力。

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要尽量利用全球的资源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但是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环节,还是要进一步加大自身的研发投入,同时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市场化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持之以恒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同时也防止产业链过于依赖外部。

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集中攻关、解决技术性难题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的前提是知道路径在哪里,目标在什么地方。如果真正要实现领跑,还是要依靠市场,靠大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由政府组织在短时间内攻克有共性的核心技术,然后带动产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创新活动的财税支持,使得企业和个人有内在动力去创新。

创新不仅仅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还要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没有大量的基础性的研究,就不可能看到科技发展未来的趋势。

(经济日报记者陈学慧)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