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近年来利用手机功能进行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中一些功能如果设置不当,可能会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以下是一些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手机功能,以及如何自查和防范:
"1. 位置信息:"
"风险:" 诈骗分子可能通过获取你的位置信息,了解你的行踪、习惯,甚至进行精准诈骗。
"自查:" 检查手机中所有应用程序的位置权限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权限。可以在手机的“设置”-“隐私”-“位置信息”中查看和管理。
"防范:" 只授予应用程序必要的位置权限,例如导航软件需要位置信息来提供路线,但社交软件不需要。
"2. 联系人:"
"风险:" 诈骗分子可能通过获取你的联系人列表,进行冒充熟人的诈骗。
"自查:" 检查手机中所有应用程序的联系人权限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权限。可以在手机的“设置”-“隐私”-“通讯录”中查看和管理。
"防范:" 只授予应用程序必要的联系人权限,例如短信应用需要读取短信权限来识别联系人,但游戏应用不需要。
"3. 消息:"
"风险:" 诈骗分子可能通过获取你的短信,获取验证码等信息,进行账户盗窃。
"自查:"
相关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暗含个人信息泄漏风险。您知道自己在使用App、小程序时点击“同意授权”后,提供了多少个人信息吗?多年来,您又随手“授权”了多少第三方机构?在有意无意间开通的免密支付,又“偷”走了你多少钱?“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引发网友激烈吐槽近日,“支付宝账号解除授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热议。一位网友建议大家打开支付宝,查看“个人信息授权管理”,称有望不到头的“惊喜”,同时呼吁顺便查下“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最早的2015年,一共171条。”“列表长到不见底……难怪一天到晚被骚扰电话袭击。”“11点半看到热搜,删了快一小时才删完。”……很多网友照做后,感慨万千
网友自查后发现涉及多种敏感信息泄露有人体验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授权了121项,其中最早的是2015年底授权的,授权内容包括姓名、手机号及证件号码等敏感信息;最近的是今年8月底授权的,授权内容为获取姓名、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百余项授权中,部分授权内容是获取昵称和头像,但也有不少会涉及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甚至很多软件、平台毫无印象,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原以为去年年初才检查过的“免密支付/自动扣款”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想到一查,竟然又新增了15个项目签约了“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服务,包括付款码免密支付、乘车码支付、自动还款、打车软件、定期扣款投资理财、外卖软件、视频会员等,甚至不知何时开通了某视频会员自动续费,7月1日被扣了238元会员年费……
支付宝解除授权指南对此,消费者可定期检查和管理“账号授权”和“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查看具体步骤为:「打开支付宝」—「搜索框」—「输入:支付宝安全中心」—「账号授权」及时解除不必要的“授权”,关闭不需要的“扣费”。
微信自动支付的3步关闭路径(分安卓/iOS)步骤1:找到“扣费服务”入口(关键!)
无论安卓还是iOS,关闭自动支付的第一步是进入“扣费服务”界面,但入口位置略有差异:- iOS用户:打开微信→点击底部“我”→点击顶部“服务”(原“支付”)→点击右上角“钱包”→进入“支付设置”→点击“扣费服务”;
- 安卓用户:打开微信→点击底部“我”→点击顶部“服务”→点击“钱包”→进入“支付”→点击“扣费服务”。例子:iPhone用户李女士想关视频会员自动扣费→打开微信→“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扣费服务”;安卓用户张先生同理,路径更直观。
步骤2:选择需关闭的自动扣费应用
进入“扣费服务”后,页面会列出所有已授权自动扣费的应用/服务(如视频会员、外卖平台、工具类APP),点击目标应用(如“腾讯视频VIP”)进入详情页;注意:部分应用可能同时开通“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需确认关闭的是“自动续费”(通常标注“自动续费”字样)。
步骤3:关闭自动扣费(二次验证确认)
在应用详情页,点击“关闭自动续费”→系统会提示“关闭后该服务将无法自动扣款”,确认后完成关闭;部分用户需二次验证:若账户安全等级较低(如未绑定银行卡/手机号),需输入短信验证码或指纹验证(10秒内完成)。完成标志:关闭后,“扣费服务”列表中该应用显示“已关闭自动续费”,后续不再扣款。
温馨提示要谨慎开通自动扣款功能,除生活场景中高频率出现的小额公共服务外,对各种会员、出行、游戏等的自动扣款(免密支付),消费者在开通时要多权衡利弊,特别要留意首月(次)优惠后自动续费的约定。同时,定期清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免密授权、自动续费功能。此外,要养成定期核查账单的良好习惯,把银行、微信、支付宝、电信、水电气等账单逐一查对,看看是否有异常扣费,如果有异常扣费,要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处置,以免侵权行为长时间发生,自己还不知情。




无论安卓还是iOS,关闭自动支付的第一步是进入“扣费服务”界面,但入口位置略有差异:- iOS用户:打开微信→点击底部“我”→点击顶部“服务”(原“支付”)→点击右上角“钱包”→进入“支付设置”→点击“扣费服务”;
- 安卓用户:打开微信→点击底部“我”→点击顶部“服务”→点击“钱包”→进入“支付”→点击“扣费服务”。例子:iPhone用户李女士想关视频会员自动扣费→打开微信→“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扣费服务”;安卓用户张先生同理,路径更直观。
步骤2:选择需关闭的自动扣费应用
进入“扣费服务”后,页面会列出所有已授权自动扣费的应用/服务(如视频会员、外卖平台、工具类APP),点击目标应用(如“腾讯视频VIP”)进入详情页;注意:部分应用可能同时开通“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需确认关闭的是“自动续费”(通常标注“自动续费”字样)。
步骤3:关闭自动扣费(二次验证确认)
在应用详情页,点击“关闭自动续费”→系统会提示“关闭后该服务将无法自动扣款”,确认后完成关闭;部分用户需二次验证:若账户安全等级较低(如未绑定银行卡/手机号),需输入短信验证码或指纹验证(10秒内完成)。完成标志:关闭后,“扣费服务”列表中该应用显示“已关闭自动续费”,后续不再扣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