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MDR

索尼(Sony)的 "MDR" 是其 "“动铁驱动单元”(Dynamic Magnetic Driver)" 产品的系列名称或品牌标识。这通常指的是索尼用于"耳机"(尤其是入耳式耳机)和"扬声器"(音箱)中的一种核心驱动技术。
以下是关于索尼 MDR 的一些关键信息:
1. "技术核心:" MDR 代表了索尼开发的基于动圈(Dynamic)原理的驱动单元技术。动圈驱动单元通过电磁场驱动振膜(Diaphragm)来产生声音。 2. "常见应用:" MDR 主要用于索尼的耳机产品线,特别是"入耳式耳机(IEMs)"。很多知名的索尼耳机型号都带有 "MDR" 前缀,例如经典的 MDR-EX71X、MDR-NC01X(降噪系列)、MDR-1000X(降噪系列)以及各种运动型、普通型入耳式耳机。 3. "产品线:" 带有 MDR 标识的索尼产品覆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旗舰的广泛范围,提供不同的音质特点、降噪功能、佩戴舒适度和设计。 4. "特点:" MDR 驱动单元通常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声音解析力"、"动态范围"和"结像度"。索尼会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调整驱动单元的大小、磁路设计和振

相关内容:

这次去美国参加CES 2017,我带着两条耳机上飞机。一条是常年使用的BOSE QC20耳塞,另外一条就是刚刚到手不久的索尼MDR-1000X。和之前在好友@花朵3GS 家里看到的那条黑色1000X不同(详细情况请见
http://www.xxxxxbbs.com/thread/112421.html),我手里这条索尼新降噪旗舰是所谓的“灰米色”——其实看起来更像是介于棕色和米色之间。如果说,之前黑色版本在外观上给我的印象比较一般的话,那么这条灰米色的索尼MDR-1000X给我感觉不错,似乎稍淡一点的配色不会像黑色那样显得沉重和过于朴素。

图片评论(0)

我知道各位很想听听索尼MDR-1000X 与BOSE QC35的对比,但一方面我的QC35已经送给朋友使用而手头只有QC20在,另一方面我依然觉得在BOSE的几款降噪耳机/耳塞中,QC20的声音其实是最好的——无论是降噪还是原生音质。当然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的随身背包容量有限,在加载了相机、笔记本以后是在无法容纳更多的耳机便携包,所以这次只能请QC20出马与索尼MDR-1000X一较高下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索尼MDR-1000X在说明书上明确写着该耳机在飞行中必须使用有线连接方式而不能采用蓝牙无线连接。这应该也是为了遵守航空公司的相关安全规定而特地强调的。因此,我在从上海飞往西雅图全程中都是用索尼MDR-1000X附带的3.5mm耳机线(防缠绕设计)连着我的vivo Xplay6手机。

图片评论(0)

先说一下降噪。之前在@花朵3GS 家我曾经简略的对索尼MDR-1000X和BOSE QC25做过降噪性能的对比,而结论是两者效能比较接近。在这次实际飞行过程中,索尼MDR-1000X的表现的确没有让我失望,它和BOSE QC20一样都很非常良好的消除掉持续的中低频噪音,极大的改善了我在机舱内的乘坐感受。

图片评论(0)

如果一定要说区别,那么BOSE QC20会比索尼MDR-1000X更多消除一些高频噪音:带着索尼你或许还能够听到一点点引擎较高频率的刷刷声(极其细微),但BOSE则几乎完全没有。但是,我在比较安静的室内环境中做同样对比时会发现QC20在开启降噪后会带有很小一点的本底噪音而索尼则没有。

图片评论(0)

所以,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各位对索尼MDR-1000X降噪能力有疑虑的网友:该产品拥有和BOSE QC20(个人认为QC20是BOSE降噪最出色的产品)相当的降噪能力。在降噪这方面,如果不考虑入耳设计和耳机设计差异的话,BOSE的黑科技已经被索尼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是直接拿起索尼MDR-1000X带在头上并打开降噪,或许你会觉得它不如QC20那样“强效”。这是因为索尼MDR-1000X会要求你长按两秒钟降噪按键,然后启动内置的“优化程序”。这个步骤非常重要,索尼建议用户在改换环境、发型,甚至仅仅是把眼镜从耳朵上取下后都最好能做一次优化。它会自动检测周边环境噪音与你的佩戴方式,给出最优的降噪结果。根据我的经验,在很多情况下做和不做优化很可能会带来30%的降噪性能差异!好在这个操作本身非常简单,各位还是尽量操作一下吧。

图片评论(0)

在音质部分,索尼MDR-1000X的优势的确非常明显。用我同事陈京(他也是业内知名的发烧友)的话来说:“索尼MDR-1000X是在音质上最接近高端耳机的降噪耳机”。尽管我一直认为QC20的声音其实也足够“好听+耐听”,但相对于有线模式下的索尼MDR-1000X,其在中高频细节方面的差异的确让人无法忽略(蓝牙模式音质会降低,但至少可以和QC20打平手或略好)。或许朋友们会觉得在嘈杂的机舱内并不会太在意音乐重放时的解析力表现,但事实上使用索尼MDR-1000X的确会比QC20更好听一些。

图片评论(0)

应该说,只要听音环境适宜,你马上就会发现索尼MDR-1000X开启降噪电路后声音无论在整体结像、低频力度还是高频细节上都会得到很明显的提升(类似于自己开了一个小耳放)。这款耳机整体声音风格开朗活泼,但实际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音染。其实我倒是不觉得索尼MDR-1000X是否会特别偏向某种音乐类型(当然主要还是听流行),它应该会满足大多数用户对于声音的要求。甚至,我觉得即使拿这幅耳机替代索尼自家的中高品质耳机专门用来音乐欣赏也完全不成问题——而BOSE在这一点上的确要逊色一些。

图片评论(0)

另外,在实际使用便利性上,索尼MDR-1000X的表现也很令人满意,特别是它按住右侧耳罩即进入“语音模式”(能够将周围环境音放大,特别突出语音)的设计让我爱不释手。我无需再像以前用BOSE QC25那样必须脱下耳机才能和空乘人员对话(QC20在线控上有一个觉醒按键会起类似功能),而只需用右手捂住耳朵就能很清晰的听到对方的语音——甚至要比摘下耳机听到的声音更清晰明亮一些。不过,在有线模式下,索尼MDR-1000X就不能采用在耳罩面板上滑动控制歌曲前进后退或者音量加减的操作,这一点略显不便。

图片评论(0)

但必须向大家坦承,我这次跨越大洋的飞行最终还是在BOSE QC20而非索尼MDR-1000X 的陪伴下完成的。原因只有一个:我怕热!无论是索尼MDR-1000X还是BOSE QC25/35,尽管这几幅耳机都拥有非常好的佩戴舒适度,但天生“蒸笼头”的我真的无法坚持长时间的佩戴头戴式耳机。在用索尼MDR-1000X看了一整部电影(飞机上自带的影片,另外现在很多航班的耳机插孔都采用普通3.5mm而无需专门的双头转接)后,我发现自己的耳朵又红又热且脑门上满是汗水。无奈之下我只能换回的QC20耳塞。但这并不是索尼MDR-1000X的问题而是和用户自身个体差异有关。事实上,在从西雅图返回上海浦东的航班上,这幅索尼MDR-1000X被我们美丽的领队MM借去搭配她的iPad使用。她觉得索尼MDR-1000的外观挺漂亮(但是不喜欢黑色版),对其降噪和音质更是赞不绝口,甚至下飞机就表示立即就要去买一幅——如果国内买不到就马上飞日本采购...

图片评论(0)

最后做个小小的总结:尽管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铁杆的BOSE粉,但这次索尼MDR-1000X的表现真的完全超越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拥有良好的音质(这是索尼的强项)同时首次在降噪性能上做到了能与BOSE正面抗衡的水准。而且,这款新品在外观设计、操作便利性等诸多方面也都可圈可点,所以虽然索尼还有不少更高端的随身音频产品,但这款降噪耳机可以算是他们在近期内给我的最大惊喜。

图片评论(0)

令人着急的是到目前为止索尼MDR-1000X的缺货问题依然没有能够得到解决。官方挂出的2899元依然是处于“预定”状态,部分现货已经被炒到三千元以上,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BOSE无线降噪新旗舰QC35却到处都有现货销售。坦率的说,如果只是为了在出行的交通工具上使用降噪功能听歌,这两款产品的实际临场表现差不多——有现货且同样品牌美誉度极高的BOSE显然在销售方面赢得先机,何况我觉得时不时就爆出一个“惊喜价”的QC20耳塞其实也非常值得买——毕竟BOSE QC20虽然是有线设计,但它体积小、降噪好,音质OK而且更便宜...

图片评论(0)

好在,索尼方面已经表示就在本月,索尼MDR-1000X的缺货状况就将得到改善,只要各位舍得花钱并能耐心多等两天,春节长假带着这款索尼的黑科技降噪耳机出去旅游不是不可能。但我还是想问问索尼:对于到我这种怕热的用户,你们在CES 2017上展出的那两幅无线降噪耳塞究竟啥时候才能正式发布?

图片评论(0)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